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墓地千年来没人敢盗的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的墓地千年来没人敢盗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86 更新时间:2024/2/10 1:43:1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为了光复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等气节与忠心,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诸葛亮

诸葛亮五丈原失利,病死后葬于今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钟会攻陷成都时,诸葛亮显灵,给钟会托梦,让他不要残害蜀中百姓。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道墓地所在之处而没被盗的陵墓。关羽墓没人盗是因为三教九流的人均敬关羽忠义,而且很多地方视关羽为财神爷,那么诸葛亮的墓至今无人敢盗,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先听小编讲几个关于孔明墓的传说:

一、明朝宰相刘伯韫听闻诸葛亮得天书,便亲自率人去挖诸葛亮墓,挖开后,里面有七口大油缸相连一根棉绳点着火,六个缸已经空了,第七口也只剩下一点油,刘伯韫忽然发现旁边一竹签上有字,上前细看,写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

刘伯温只说了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放弃了挖墓行动。

二、孔明临死前安排下葬,为保密,只能五人。一伙夫做饭,四大汉抬棺材去葬。五个人分四锭金子做报酬。埋葬完毕,四人嘀咕着五人咋分四锭金子,不如回去弄死做饭的伙夫,就好一人一锭。商定好后,回去就弄死了那伙夫,一人分一锭金后就大吃起来。不多时,四人暴毙。参与者全部死光,从此无人知晓诸葛孔明的墓葬所在。原来,伙夫也在想,五人四锭金,没法分,那四人很可能会弄死自己,然后他们一人一锭。以其这样,还不如……最后,伙夫在饭菜中下了毒药。结果,参与者全部死亡,无人知道诸葛亮究竟葬在哪。

三、与上面一样,诸葛亮临死前安排五个人为他安葬,嘱咐四个人抬棺材一直向南走,绑棺材的绳子在哪断就葬在哪,但是这四个人抬了三天三夜绳子还没断,实在抬不动了,五个人就决定就地安葬。后来刘禅知道这五个人没有按照吩咐去做,全部赐死,于是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究竟葬在哪。

这虽然是传说,但足以体现后人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佩服。诸葛亮墓至今没被盗,其实另有原因:

诸葛亮墓地

诸葛亮精通五行八卦机关术,盗墓者不敢轻易进墓。

世人皆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节折服,连盗墓者都仰慕。

诸葛亮生平节俭,一生为政,两袖清风,陵墓里并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武侯墓传言只是诸葛亮的衣冠冢,没有陪葬品。

正是由于这四个原因,导致盗墓者们不敢冒着生命危险或是世人的唾弃,去光顾一座很可能什么宝贝都没有的陵墓。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虽智谋过人神机妙算,但却不善用人和培养人才,比如挥泪斩马谡廖化当先锋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对于用关羽留守荆州,一直以来备受争议,有人说守荆州非关羽不可,也有人说可派赵云黄忠同守才万无一失。你更支持哪种说法呢?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解析当初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到底是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到底在哪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提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在河南南阳隐居?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呢?卧龙岗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一直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研究的问题,其实,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这样一查

  •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如果各位读者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话,那么肯定知道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为报孙吴杀关羽和夺荆州之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毅然兴兵东征伐吴。最终被陆逊火烧七百里,导致夷陵大败。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

  • 为了他 诸葛亮干了他一生唯一一次徇私枉法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核心提示: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什么?你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人家都在他死后追封忠武侯,要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在人们心目中,他永远都是那位足智多谋、严于律己的千古一相。可就是

  • 诸葛亮治蜀:他们受诸葛亮严惩还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

  • 诸葛亮为啥选择为刘备出山而不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草船借箭”、“声东击西”等都是他的良策。也正是因为他的足智多谋,为刘备打下了一片江山。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真的是一个最好的决定,然而曹操也曾三请诸葛亮,为何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而不是选择曹操呢?民间曾有歇后语“曹操请孔明——没诚心”来评价曹操三请诸葛

  • 东周春秋时期的战神 诸葛亮崇拜的偶像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先轸他的一生纵横战场未尝败仗,在三场大战城濮之战、崤之战和箕之战中均是大胜,但是最后因为过于自责而卸掉头盔铠甲,单人匹马杀入狄人的阵中战死。兵法祖师先轸,今山西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中国兵法的祖师爷,著有《孙轸》五篇(已失传),正是他,奠定晋国之两百年春秋霸业。《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列传,《左传》中对

  • 军神乐毅 连一代神人诸葛亮都推崇的战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乐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孔明“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孔明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能让孔明自比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管仲是辅佐和成就了春秋霸主齐桓公的能臣,那么乐毅是谁,他又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他的故事且听作者细细道来。乐毅的先祖乐羊原是魏国大将

  • 春秋战神先轸一生纵横战场诸葛亮崇拜的偶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先轸,诸葛亮

    先轸他的一生纵横战场未尝败仗,在三场大战城濮之战、崤之战和箕之战中均是大胜,但是最后因为过于自责而卸掉头盔铠甲,单人匹马杀入狄人的阵中战死。网络配图兵法祖师先轸,今山西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中国兵法的祖师爷,著有《孙轸》五篇(已失传),正是他,奠定晋国之两百年春秋霸业。《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列传,《左

  • 我们都误会了!诸葛亮老婆黄月英其实很美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月英,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诸葛亮于汗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老婆黄月英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

  • 诸葛亮一生之中最信任的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定南)人。自幼刚正雄壮,喜好练武,遇事善于思考,肯动脑筋。青少年时期喜武但不逞强,有勇但不斗勇。曾先后在袁绍、公孙瓒帐下为将,但因此二人皆非仁德之明主,遂改投刘备,与刘备一见如故,倍受重用,从此追随刘备,直至病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为曹操所败,与妻小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