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相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竟然是抢刘备的?

名相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竟然是抢刘备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4/4/8 15:11:00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就不曾火烧博望坡。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载:火烧博望坡一事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时,却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火烧博望坡之时,孔明尚在隆中高卧,岂能去新野指挥军队火烧博望坡呢?

网络配图

那么,真正火烧博望坡的指挥官是谁呢?是刘备。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中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综合史料的情况分析:刘备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投奔刘表之后,刘表对刘备虽然不加重用,但也算是厚待,给了他一些军队,让刘备驻扎在新野,看守荆州的北大门。曹操闻讯后,立即派大将李典和夏侯惇在博望与刘备对垒,后来,刘备设下伏兵,先自烧博望,佯装被战败逃,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对缓解荆州的紧张局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之后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荆州的刘表、刘备也得到了六年的喘息机会。这也是刘备为数不多的打败曹操的战例之一。

这个历史故事后来的移植,不完全怪罗贯中,这又是民间艺人们的杰作。估计在元代之前这个故事的主角就已经变成了诸葛亮。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就是在之前民间艺人改编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只不过到了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写的更加精彩。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关羽张飞对刘备屈尊“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颇有微词,“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加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阵营后,除了联吴抗曹做了一回说客之外,基本上在荆州数年时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很难满足民间艺人赞颂诸葛亮的愿望。所以也就顾不得历史上原本火烧博望的功劳是刘备而非诸葛亮了。

网络配图

要说罗贯中在处理火烧博望这个情节时还是有一番考虑的,并不是为了烘托诸葛亮而完全不顾刘备。历史上的刘备创业初期历经坎坷,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见《三国志•先主传》)著称,但军事指挥则是水平低劣。《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傅子》中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也评价刘备:“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都能说明刘备军事才能之差的在当时已是有目共睹,就这么一次火烧博望的胜利还被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可能有点于心不忍,所以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出现了一个刘备建议的“围师必阙”情节。这个情节在历史上也是不曾出现在刘备身上的。《资治通鉴》载:

贼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儶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儶曰:“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儶登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撤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儶因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网络配图

很明显,“围师必阙”计出朱儶。而此时的刘备只是征讨黄巾队伍中的无名小卒,身份低微,《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有没有和朱儶一起并肩作战还尚未可知,想凑到右中郎将朱儶这样的统帅身边说长到短,恐怕连门儿都没有。很明显,罗贯中的这次移植是有意而为的,也可以理解为算是对刘备的一个补偿吧。“围师必阙”本身就反映出一种传统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素养,移植到刘备身上也是比较合适的。要不然到后来第八十三回刘备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这句话所对应的例子就实在是少的可怜,成吹牛了。作者的细致在这两个情节中得到了一个体现。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终拿出一枚钉子为蜀汉续了29年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遇,实在是太精彩了,二人一旦彼此错过,那么三国就少了一大亮点。司马懿能够算准诸葛亮时日不多,耐心耗他至死;诸葛亮能够算准司马懿一旦知道他死,蜀军撤退时,会趁机发动进攻,就精心做好了一切,让自己死了还能对付司马懿。蜀汉部队秘不发丧,悄然拔营撤退。司马懿得报,本该趁乱追击,可是贼汉会看家

  • 诸葛亮死后为何设计杀死魏延?魏延真的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延

    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

  • 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为什么干不过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读《三国》,很多人可能都为刘备可惜。刘皇叔一生奔波流离,兢兢业业,口口声声为天下百姓着想,可是到头来,不但没有恢复汉室,到了他儿子阿斗手里,整个蜀国都被魏国干掉了。想一想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从此生死相随,出生入死一起去打天下。到头来却只能偏安西南一隅,壮志未酬,英雄惆怅。大家读史读到这里,是不是也为他

  • 名臣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到底有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名臣诸葛亮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

  • 揭秘帮司马懿折腾死诸葛亮的幕后谋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辛毗

    因为有一本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的故事中国网友大都熟悉,在诸葛亮攻打魏国之时,他的对手司马懿采取守势。以逸代劳,诸葛亮使尽了各种办法都不见效,甚至还送给司马懿女人的衣服,都没有用。最终活活把诸葛亮给累死了。对此,网友们都觉得司马懿很鬼,是他把老对手诸葛亮给折腾死的。但这个故事背后却有一个鲜

  • 诸葛亮被气死背后的原因:因过度劳累引发疾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说穿了,诸葛亮的死,和周瑜、王朗一样,最终都是死于一个‘气’字。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而这个能气死诸葛亮的最大凶手当然就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千百年来,不少人为诸葛亮这颗“彗星”五十四岁便离开

  • 揭秘: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何识不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峰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

  • 诸葛亮都望尘莫及的谋士 曹操都想得到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曹操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在三国时期有人择良主而栖,有人隐居山林选择远离纷争。但是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远离世人的评判。有人因为择主不善,而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满腹才华。网络配图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谋士叫做沮授,他虽然不是很有名,但是他的才华是诸葛孔明都比不上的,但是他却没能遇到一个好的伯乐,因此

  • 赵云差点丢了性命他是如何征服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云

    话说诸葛亮想取天水,派赵子龙为先锋,赵按诸葛亮的计策行事,不料在攻城过程中,所用之计被守城将领识破。赵子龙被敌将围困,他左冲右突,差不点战死疆场,好不容易才冲出敌人的包围圈,独自回营,向诸葛亮汇报。不过取天水时的赵子龙已不是大战长坂坡时英俊潇洒的赵子龙了,而是有了白发和胡子的老将了,是当时刘备五虎大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让阿斗娶张飞的两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

    从刘备来说,阿斗要结婚,首选的人家也是关家和张家。但这个事情刘关张三人都没法直说,只能由外人来撮合。关张二人虽然兄弟情深,但在这件事上,无疑是暗中较劲的。孙权派诸葛瑾来提亲,无形中是坏了关公的事,所以关公才大发雷霆。网络配图诸葛亮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败亡后,做媒娶了张飞的大女儿做皇后。张皇后死后又续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