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什么时候?最后结果怎么样?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什么时候?最后结果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34 更新时间:2024/1/16 20:54:56

在历史长河中,诸葛亮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赵云关兴、张苞三将围攻南安十天,依然无法拿下该城。诸葛亮率来到前线视察后,认为该城城防坚固,不易攻占,如果曹军趁机兵分多路袭击汉中,北伐大军的局势将面临险境。随后,诸葛亮问起南安郡附近的天水郡和安定郡的曹魏太守姓名,并对魏延、关兴、张苞等人做了战前部署。

曹魏安定太守崔谅得知南安被围,担心北伐大军将对安定发动进攻,下令士卒严守城池。没过几天,有一位名为裴绪的将领来到安定,自称是夏侯楙的心腹,奉夏侯楙之命前来要求崔谅前往南安解围。崔谅信以为真,立即率部出城前往南安。

崔谅出城不久,遭到北伐大军伏击,伤亡惨重,只得返回安定。但到了安定城下才发现,蜀军已经占领城池。崔谅不得不逃往天水郡,谁知诸葛亮早已在途中等候。崔谅走投无路,只得下马投降。

诸葛亮要求崔谅劝降南安太守,崔谅满口应允。谁知崔谅进入南安与太守杨陵见面后,却提出以诈降为名除掉诸葛亮的计划。不过,崔谅的企图早就被诸葛亮识破。在诸葛亮的巧妙部署下,北伐大军顺势进入了南安城,关兴斩杀杨陵,张苞刺死崔谅,王平生擒夏侯楙,南安郡和安定郡都落入了诸葛亮之手。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小说中的描述与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出祁山”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小说中出现的崔谅、杨陵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关兴、张苞、夏侯楙也从未出现在“一出祁山”的战场。除了这些人物上的差异之外,“一出祁山”的战局发展也与小说有巨大的差异。

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诸葛亮兵出祁山后,曹魏西北地区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数郡局势告急,其中的天水郡郡治冀县落入诸葛亮之手,南安郡太守投降,安定郡人杨条聚众响应诸葛亮,陇西郡遭到北伐大军的攻击。

不过,这种看似一片大好的局势下却隐藏巨大的危机。以天水郡为例,尽管北伐大军占领了郡治冀县,但重镇上邽依然在曹魏的控制之中;在陇西郡的攻防战中,陇西太守游楚顽强抵抗,令北伐大军毫无进展;而在安定郡响应北伐大军的杨条也仅仅控制了月支城,对曹魏的影响有限。

从以上介绍的战局情况来看,北伐大军同时在天水、南安、陇西等郡作战,兵力分散,取得的实际战果并不大。反观曹魏一方虽然失去了部分城池,但将西北地区两个最为关键的战略要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两处都在天水郡境内,分别是上邽和祁山堡。

上邽,位于天水郡东南部,向西与河西走廊相连,向东通往中原地区,向南通往汉中,向北可达广魏郡,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时任雍州刺史的名将郭淮当时就屯兵于上邽。诸葛亮虽发动了多次进攻,却始终未能占领该地。

祁山堡,位于天水郡南部,是陇南通往陇中渭水河谷与上邽之间的通道,是曹魏西北防御体系的重要支点。此地距离诸葛亮本人的驻扎地西县仅五十余里。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此地有一位名叫高刚的曹魏将领把守。与上邽一样,诸葛亮发动了多次进攻,却始终未能得手。

祁山堡和上邽这两个战略要地的得失,对于战争的胜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保证军力及粮草供应及大本营的安全,诸葛亮不得不以重兵将祁山堡和上邽进行封锁。如此一来,前线兵力的投入必将减少,对于战局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同时,祁山堡和上邽的存在,也造成北伐大军心存忌惮,不敢渡过渭水向安定郡和广魏郡前进,因此难以对两地反抗曹魏的本地势力进行支援。

祁山堡和上邽的作用,在“一出祁山”之战后期更为明显。当张郃率部进入陇右增援时,郭淮从上邽果断出击,击溃了驻扎在列柳城的高详所部,令马谡所部的退路被切断,伤亡惨重。

此时的诸葛亮既要派兵掩护其他战场上的军队撤退,又要防止祁山堡的高刚所部发动反击,难以两头兼顾,只能下令全线撤回汉中。至此,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如果在战争开始初期,诸葛亮不采用四面开花的战术,集中全力拿下祁山堡和上邽,“一出祁山”之战将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比起军师诸葛亮,刘备更喜欢谋士法正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蜀汉,法正

    大家好,说起法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谈起刘备,想必大家都会知道,在刘备征战天下的路途中,诸葛亮给刘备谋划了不少的计策,来帮助刘备更快的建立起蜀汉。刘备曾这样赞赏诸葛亮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意思就是刘备有了诸葛亮就跟鱼儿有了水一样,能够行动自如。而诸葛亮一生所作出的贡献也被我们后代

  • 为什么在后期刘备每次出征,几乎都不带上诸葛亮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蜀汉,法正

    很多人都不了解法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有几位战略大师,首推诸葛亮,其实诸葛亮在战略战术方面的能力虽然很强大,但诸葛亮最为强大的还是治政能力。三国时期这样的谋臣不多,东吴的张昭算是弱化版的诸葛亮,曹魏的荀彧是没有战略战术能力的诸葛亮。其实这类人几乎已经算不上是谋士了,他们的

  •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缺粮食 蜀汉亡国也是情理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粮食

    对蜀汉粮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大家肯定都知道诸葛亮,诸葛亮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非常出色的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用兵如神,经常神机妙算。并且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增加了很多神奇的细节,可以说将他神化了,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 刘备一辈子打了十多场仗,没有一次带着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他除了会拉拢人心之外,他也非常善于冲锋陷阵,在排兵布阵方面,刘备也有一定的才能!从参加黄巾镇压以来,到夷陵之战结束,刘备一辈子打了18场仗。但是打了这么多场仗,刘备大部都是带着关,张,赵,然而一次

  • 诸葛亮上演空城计时,为什么要派士兵装成普通人在门口扫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空城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空城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的时候,诸葛亮算得上是最厉害的谋士了。而在他的一生之中,也出现了一个可以和他平分秋色的人物——司马懿。也是他六出祁山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宿敌,一起较量了多次的司马懿和诸葛亮自然是十分了解彼此的,而也是因为足够的了解,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汉 放过蜀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死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读过三国史的朋友都知道,蜀国国相诸葛亮因急于匡扶汉室而频频挥师北伐,却因遇到老谋深算、旗鼓相当的司马懿而鲜有斩获。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殁之后,司马懿完全可以抓住蜀国政权动荡不安这样的好时机,加快发动进攻以便将蜀汉版图尽快收入囊中。然而

  • 韩信被困蜀中都能暗度陈仓 诸葛亮为什么只能“六出祁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在成都探访武侯祠后,怀着深深的敬意与遗憾,为诸葛亮写下的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千百年来传唱不绝。诗中的“出师“主要指的是诸葛亮多次率军北伐。刘备在章武三年(

  • 诸葛亮当初和关羽镇守荆州的话 荆州能不能守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诸葛亮和关羽一起守荆州,能否守住?对于这个假设,尽管没有意义。为了娱乐,还是有说的必要。诸葛亮假如与关羽一起守荆州,荆州还是会丢失。为什么?山野老人以为,这是关羽性格决定的。关羽这个人太傲慢,特别瞧不起士大夫。如果诸葛亮

  • 诸葛亮明知夷陵之战会战败,到最后为什么他一句话都不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三国

    明知夷陵之战会战败,诸葛亮为何一言不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命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镇守阆中,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赵云跟随自己坐镇益州。同年7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斩杀曹军大将曹仁,又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曹操认为许昌离荆州太近,怕汉献帝受

  • 诸葛亮一生与司马懿的三次交锋,结果分别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纵观诸葛亮一生,在军事方面有着卓越贡献,可以说指挥的惨败战役屈指可数,为说不多的也仅是失街亭一役。但并不是说诸葛亮无所不能,三国时期能人辈出,独领风骚的现象并不存在,再以诸葛亮举例,其一生短短50余载,和司马懿交锋数次,均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