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和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庞统的名声为何比不上诸葛亮

庞统和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庞统的名声为何比不上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3/12/24 20:17:31

庞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军师”,有以主谋划施诈者。如新莽末,隗器聘方望为军师,嚣之部将高峻有军师皇甫文。汉末,荀攸华歆均任军师。在《三国演义》中,魏国、蜀国、吴国这三个国家的实力最是强劲的,从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这些国家之间的争斗,最少不了的就是军师的出谋划策。

说到三国时期的军师,相信大家脑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人物就是诸葛亮。而诸葛亮的大名不仅仅是在我国家喻户晓,放在亚洲的任何一个国家那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是,今天的我们不聊诸葛亮,而是谈谈诸葛亮的忘年好友——庞统。

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当时,司马徽对他们二人的评价是:“卧龙凤雏,两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由此可见,庞统的才能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是,为什么会造成如今世人皆知诸葛亮,但是,却没有几人记得庞统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或许,是因为世人觉得此人从外貌上来看就不太聪明,又或许是因为庞统太过朴实,因而,在年少时,庞统并不出名。又或许,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庞统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司马徽,且二人相谈甚欢。

司马徽被庞统的才能所震惊,便说道:“南州士子再没有一人可以与庞统相比。”从此,庞统也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而司马徽也算是庞统的伯乐了吧。因为,得到了司马徽的赏识,庞统终于得到了一些重用。

庞统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对老人、小孩的照顾也十分的重视。所以,当他称赞别人的时候通常会言过其实。有人觉得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觉得:这个世上的好人永远比坏人少,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帮这群行善之人建立信心,从而,促使他们去帮助更多的人。

然而,庞统入军后,并没有因此而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刚开始的时候,庞统是周瑜身边的幕僚,直到周瑜死后,才被鲁肃引荐给孙权,但是,孙权因嫌弃庞统相貌太过丑陋,并不打算重用他。之后,他被诸葛亮带回蜀国,几经周转,终于在刘备那里一展宏图,和诸葛亮一起成为了刘备麾下的军师中郎将。

那么,庞统究竟是如何到刘备麾下的呢?

起初,庞统在面见刘备的时候,身上有两封举荐信:一封是鲁肃写的;一封是诸葛亮写的。但是,刘备在见到庞统第一面的时候,也是非常嫌弃庞统的样貌,于是,便把他直接打发到了耒阳县,做了一个小官。

可是,刚上任不久,他便被人给举报了,说是庞统不务正业、玩忽职守。于是,刘备便派张飞前来查探。可是,当张飞到达耒阳后,看到的却是庞统几乎没用多久时间便把存了一个月的政事全部处理完了,随后,庞统就拿出了鲁肃的举荐信。

这里,庞统为什么没有拿出诸葛亮的举荐信呢?

我想,他应该还是被凤雏的虚名给左右了,毕竟,凤雏与卧龙齐名,若是拿出诸葛亮的举荐信的话,怕会感觉低人一等,心中难免会不痛快。记得鲁肃曾说过:“庞统绝非百里之才。”而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之人,又如何能简单的了呢?

世人都知火烧赤壁是诸葛亮能掐会算,招来的东南风。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火烧赤壁之所以可以成功,仅仅只需要一场风就可以了吗?不是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曹操的战船必须是连起来的。

要想让曹操的战船连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假意投奔曹操的庞统,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正是有了庞统为曹操献计,让所有的战船都连了起来,才有了后面诸葛亮招来的东南风,火烧赤壁一举夺胜。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庞统却是英年早逝,仅享年三十六岁。

纵观庞统这一生,虽有才学,终得刘备赏识,但是,却始终盖不住他的一身傲气。因不听劝阻,执意率众将士攻城,而被飞箭击中身亡。死后,刘备十分痛惜,为其亲自挑选墓地,葬于落凤坡。

都说卧龙凤雏,两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可是,为何刘备都得到了,却还是没能安定天下呢?按道理来说,刘备应该一统三国都对呀。

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他只说:得到诸葛亮和庞统其中一人,就可以得到天下,却没说若是得到他们二人,会是什么后果。更何况,诸葛亮和庞统的性格差异甚大,处事方法也不同,所以,他二人并不适合合作。

诸葛亮的计策都是属于稳中求胜的,而庞统就属于那种胆大,喜欢快刀斩乱麻的人。正所谓正正得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鲁肃说庞统并非百里之才,那他究竟是几里之才呢?凤雏既与卧龙齐名,那世人又为何只知诸葛亮而不识庞统呢?

庞统祠墓又名龙凤祠。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侧。庞统祠墓为建安十九年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王屏蕃乱蜀,墓、祠均毁。清康熙三十年修复,现存大门、正殿、两侧亭、栖凤殿,祠外为庞统墓。祠、墓周围松柏千株,郁郁葱葱,风景如画。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庞统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姜维为什么要等诸葛亮去世二十年之后才重新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姜维,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姜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众所周知,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在诸葛亮六次北伐不成,最后病逝五丈原之后,所有都开始打了退堂鼓,打算就此放弃。只有姜维北伐的决心依然坚定。然而,诸葛亮去世之后,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姜维并没有北上。姜维为何在诸葛亮而是20年

  •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在隆中隐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三国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诸葛亮出生在山东,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十分腐朽,眼看着就要覆灭,诸葛一族在当时是名门望族,祖上曾经有人担任重臣。正因如此,诸葛家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诸葛亮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齐鲁地区的儒士学习,

  • 诸葛玄是什么人?为什么是他造就了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玄,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玄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家族祖籍徐州琅琊,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在汉末三国各自白手起家,异军突起,甚至一度控制了整个蜀国(诸葛亮)、整个吴国(诸葛恪)以及魏国局部(诸葛诞)。我们最熟悉的便是诸葛亮,被神化成为智慧的化身。民语云:“诸

  • 历史上真实的曹真真的是个酒囊饭袋妈?诸葛亮曾为其手下败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真,三国

    大家好,说起曹真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很多熟读小说《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三国之中,诸葛亮神机妙算,从出山开始一直帮助刘备运筹帷幄,使刘备这个屡败屡战的落魄英雄逐渐扭转了局势,最终与曹操和孙权这样的枭雄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全力辅佐刘禅,七次北伐,虽然都已失败告终,但诸葛亮鞠躬尽瘁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期的对手是谁?为什么会是夏侯渊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期的对手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在平定南中收服南蛮各部后,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之战,由于曹魏对诸葛亮的突然兴兵准备不足所以战役之初进展很顺利,陇右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投降,广魏郡和

  • 张松是什么人?才智媲美诸葛亮,是刘备成就帝业最关键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松,三国

    张松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三国鼎立形成之前,东汉王朝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就如益州被刘璋做占领,不过这并不是刘璋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得来的,而是祖上积攒下的一份家业,他只是幸运的继承了父业而已。他是一个没什么野心和抱负的人,每天只管着吃好喝好,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就行。若

  • 同样都是益州 诸葛亮为什么对这个地方两次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益州

    对诸葛亮和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益州之地,在古代常被看作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地方,汉朝时益州更是十三州中地盘最大的一个州。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因为诸侯争霸,益州之地再次展现了他的重要性。对于益州之地,三国头号智神诸葛亮有过两次评价,但是说法却截然不同:早

  • 魏延真的是被诸葛亮设计所杀的吗?诸葛亮杀他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延,蜀汉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魏延。一、演义中魏延为诸葛亮设计所杀不符合逻辑,因为不真实《三国演义》中,大部分人物的形象和他们的行为都一脉相承。曹操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预示着曹操是要通过非正当手段干大事业的;刘关张的桃园结义,预示着刘备这样义气之人是要被万民拥戴的;

  • 刘禅真的那么扶不起吗?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坚持了29年才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蜀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34年,一代名相终生致力于北伐的丞相诸葛亮病逝于渭水的五丈原。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邓艾率偏师成功偷渡阴平,直逼成都,蜀后主刘禅不战而降。那么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又坚持了29年才被灭,阿斗刘禅算是大智若愚吗?后主刘

  • 诸葛亮的师兄是谁?他为何不顾同门情谊,将师兄免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徽,东汉

    诸葛亮师兄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194年,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投奔刘表,之后隐居于隆中。自此期间,诸葛亮寻师访友,向当地的名士学习请教,其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庞德公,另一个是司马徽,两人算是诸葛亮的恩师。可是,诸葛亮在成为蜀汉丞相后,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