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帐下两大谋士:庞统和诸葛亮谁更机智?

刘备帐下两大谋士:庞统和诸葛亮谁更机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14 更新时间:2024/2/10 17:35:33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网络配图

《三国演义》里庞统是个悲剧的人物。论能力,他与诸葛亮齐名;论操守,同样也是难分伯仲。但是为什么诸葛亮声鸣四海,功成名就,留下来千古佳话。而庞统则命途多舛,最终命陨落凤坡,昙花一现的出现在历史长河里。也许这并不是一句天妒英才可以解释的吧。

小说里写道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说道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二人差别究竟有何差别?刘备得到二人,为何没有安天下?

话说《三国演义》里有四位关系不一般的谋士,徐庶程昱,诸葛亮,庞统。他们不但都与司马徽相交,而且他们关系还不错。他们四人出场时间有异,但是四人取得的成就大大不同。程昱取东阿,徐庶取樊城,诸葛亮取荆州,庞统取西川。为什么程,诸葛二人的成就要大于徐,庞二人呢?

因为四人所用的谋略和智慧不同,方向自然也不同。我们重点谈庞统和诸葛亮。话说庞统当初完全是效忠于刘备的,他去东吴的目的就是为了曲线救刘。所以赤壁大战之后他直接去投靠刘备了。为了不难为刘备,他决定从基层做起,果然枺阳之事他征服了刘备,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孔明也不得不承认庞统比自己厉害。

网络配图

然而诸葛亮也是有私心的。他既然帮助刘备夺取荆州,那么夺取西川也势在必行。他也在纠结如何帮助刘备夺取刘璋的地盘,于是他去东吴之机去请庞统。于是二人同时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一个守荆州,另一个陪他去西川。庞统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即说服了刘备,又使用一批将领达到了西川突围。然而这时候孔明向庞统发出了一封信。二人针锋相对,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然而二人的分歧让刘备狐疑不定,他不想二人闹不和,于是他想退回荆州。关键时刻庞统一番说辞让刘备下定了决心,然后不久落凤坡下,庞统中箭身亡。庞统死去使得孔明不得不远赴西川,留下关羽留守荆州。也为后来关羽覆灭埋下了伏笔。

英雄所见略同,孔明认识到庞统的宽阔胸怀,只见他刚刚擦干眼泪就开足马力进川,调走张飞和赵云,只留关羽一人守荆州,从关羽开始打断刘备的兄弟链。诸葛亮最终不但没有辜负庞统的期望,灭掉了刘璋,在西川实施了较刘汉“仁”政先进的“儒法混”新政。

网络配图

诸多谋士,从郭嘉到程昱,从徐庶到诸葛亮,到庞统,特长和价值观或许各有差别,但都是清一色的好男儿——不退缩、不逞强,只求生命无怨无悔、纵情燃烧!长期以来,人们都在疑惑,刘备得了一龙一凤怎么仍旧没安天下?原来他只摸到了凤毛龙角,从来就没有真正得到过他们。惟有司马昭具备乘龙驾凤的能力,还记得邓艾结结巴巴说的“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吗?还记得钟会在定军山感应诸葛亮显圣吗?此即指明邓艾是庞统式的凤,钟会是孔明式的龙,也同样是一忠一逆。诚所谓龙凤常有,而安天下的主公不常有!二人不分伯仲,孰优孰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庞统与诸葛亮的评价

庞统自评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诸葛亮评价庞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标签: 谋士

更多文章

  • 曹叡临死托孤司马懿 比刘备托孤诸葛亮诚心得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叡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是历史上君臣信任的典范,但也受到了无数后人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刘备所谓的“均可自取”,是在威胁诸葛亮。但是,三国还有另一段托孤,显得比刘备诚恳得多。而且,这一段托孤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曹叡托孤司马懿。曹叡死之前,感觉不妙,而小孩岁数都很小,于是紧急召几位大臣来给小皇帝辅政。网络配

  • 关羽为何不待见诸葛亮?对其命令总是阳奉阴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

    在三国时代,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那是出了名的,因此蜀汉内部,文武官员对诸葛亮基本上是唯命是从,从不敢违抗。但是,唯独关羽,对诸葛亮始终不待见,对诸葛亮的命令总是阳奉阴违,最后失荆州也是因为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八字方针”。网络配图那么,关羽为何如此不待见诸葛亮?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 揭秘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什么要开城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

    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欲夺荆州,出兵攻打东吴,不料起兵前夜张飞被杀,属下更是逃往东吴,这更加坚定刘备攻打东吴的决心。刘备战败逃至白帝城,次年刘备由于病情恶化在白帝城去世后,诸葛亮是一心辅佐刘禅。此时的诸葛亮深知,魏国的基础雄厚,不能给他休养生息的机会,一旦魏国恢复,那么蜀国离亡国之日就不远了。所以

  • 为什么诸葛亮那么出众:却不自己当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在准备自己的宏图大业的时候,曾经三顾茅庐去邀请诸葛亮担任自己的军事,这足以证明诸葛亮有非常好的军事才华。而诸葛亮出师之后也不负众望,带领着军队打赢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为刘备后来的称帝霸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网络配图等到刘备好不容易收复了天下之后没有办法称帝,让他的儿子当了皇帝。而诸葛亮在

  • 揭秘三国智商最高之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我们说到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想必就是号称诸葛神明的诸葛亮了,的确诸葛亮的才智在三国时期是很出众,所以后人常常歌颂他的才能。但是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他也是拥有这高智商的人,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后来曹魏政权的抢夺者。这个司马懿到底的才智有多高呢?有人说他比诸葛亮的智商还要高是三国时期智

  • 诸葛亮为何选中姜维传授毕生所学 最后真相大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群雄争霸,智者、勇者、谋者大显身手,将三国时期那段历史点缀得熠熠生辉。说起智者,最为有名的当属诸葛孔明。他智力超群,精通兵法,成为刘备军师后,硬是帮着刘备在只有几万人马的情况下打出了一片江山。网络配图不过,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收徒传艺,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够以一己之力匡扶

  • 诸葛亮足智多谋 临死前唯独此事隐瞒20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可以说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有很深厚的学识,尤其是在派兵打仗的时候,诸葛亮总会想出很多取胜的办法,常常化解危机。可以说,这么多年诸葛亮一直服侍于刘备左右,作为宰相总是能够为刘备出谋划策,鞠躬尽瘁。网络配图诸葛亮似乎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去保卫蜀国,然而在自己终老的时候,似乎诸葛亮可以猜

  • 诸葛亮夫人黄月英真是个其丑无比的无盐女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黄月英

    三国黄月英是黄承彦的女儿,生卒年份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她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军师诸葛亮的妻子。她最为后世人称道的是她不同于那个年代女性无才便是德的道德约束,她自小才名就非常高。她能成为诸葛亮的妻子,三国黄月英一定有她不同于常人的地方,那么她有哪些优点呢?据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来说,黄月英德才兼备、聪慧

  • 诸葛亮为什么派关羽把守华容道从而放走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许多功绩值得称颂,功盖三分国,赤壁的一场火可谓是既烧醒了自大的曹操,又烧出了天下三分的必需条件,诸葛亮意气风发,在陆上追击曹操可谓是神机妙算,派兵对曹操穷追不舍,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但当时明明能够一举抓住曹操,但为什么诸葛亮还是派关羽镇守华容道,从而放走了曹操?网络配图读过三国演义的

  • 诸葛亮真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亮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