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智近乎妖,正史中郭嘉多智近乎仙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智近乎妖,正史中郭嘉多智近乎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25 更新时间:2023/12/6 15:07:08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多智近乎妖”的话,那么正史当中的郭嘉就是多智近乎仙了。出生在中原颍川的他,少年时已有远见,预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弱冠之年时就秘密结交英杰,期间曾经见过当时四世三公的袁绍,却深感此人并非结束天下战乱的明君,于是郭嘉没有选择跟随袁绍。

之后荀彧向求贤若渴的曹操推荐了郭嘉,两人相谈甚欢。曹操说道:“使吾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感叹曹操才是自己应该跟随的明君,相比于演义中杜撰的三顾茅庐,郭嘉和曹操的相遇,更称得上是文王和姜太公的翻版。当时,郭嘉年仅26岁,巧合的是,和诸葛亮遇到刘备时的年纪一样。

董卓覆灭之后,中国北方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乱世中的郭嘉,就像一面可以看透未来的镜子,摸透了所有曹操竞争对手的心理,当时刘备来投奔曹操,郭嘉就一眼看出一无所有的刘备将来必定是曹操争取天下的最大敌手,他向曹操建议将刘备软禁,以防将来放虎归山。当时曹操以人心不稳为由并没有听从郭嘉,从后来的结果来说,刘备确实成为曹操统一天下的最大阻碍。

官渡之战前,郭嘉分析了袁绍的为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这几乎成为历史上对袁绍最客观的评价,正是这样的论断,振奋了曹军的士气。本着对袁绍心理透彻的拿捏,最终促成了官渡之战袁绍的全线败退,经此一战,曹操直接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不但对面前的敌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哪怕是潜在的敌人,郭嘉也有着准确的判断。当曹操在前线和袁绍对垒,一度对于江东孙策不放心,郭嘉则说:“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孙策,果不其然死于刺客之手,当后人感叹孙伯符不死,当取中原时,也应该感叹郭嘉真乃鬼才也。

郭嘉最出彩的建议是在曹操征乌桓时提出的,当时曹操担心自己北上以后,在荆州的刘表会偷袭许都,郭嘉则说:刘表忌惮刘备的能力,不可能听取刘备的建议,如果此刻不北上扫灭乌桓,日后我们南下还没法避免后院失火。曹操听后决心一鼓作气,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最后一步,只是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为郭嘉的绝唱,在返回途中,郭嘉病逝,年仅37岁。

毫无疑问,曹操受到的打击是最大的,他本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结果这个放荡不羁的鬼才,就此离曹操而去。曹魏集团在经历了大胜之后,也迎来了军事上的黑暗时期,之后的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曹操彻底地败给了孙刘两家,也让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在天下大势已定的时候,一个人的生与死不会对局势产生什么影响,就像张角是否病逝,也不能改变黄巾军覆灭的结果。但是当天下局势决定于分毫之间的时候,郭嘉的离世,成了曹操之后失策的一个原因,但是反过来说,那个燃烧完自己的郭嘉,其实已经没有遗憾了,留下的空白,反而给了后人更多褒奖他的理由。

标签: 曹操,郭嘉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刘禅当了29年皇帝,这是怎么回事?阿斗真傻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赵云,

    有个成语叫做“乐不思蜀”,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卧薪尝胆”,都是实力薄弱的一方向实力强盛的一方藏起锋芒,假装无害,不同的是,前者的阿斗最终无法阻止蜀国的灭亡,而后者的勾践却最终灭了吴国成了霸主。最终,两者一个成了无用之人的反面教材,一个成了励精图治的典范。君王的历史上,在乎结果,而非过程。可是却无人会想

  • 如果刘备真得到天下会除掉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

    开国皇帝杀害功臣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所以说我们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刘备最推崇的祖先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东汉开国的功臣中也就几个人善终了,像功劳最大的韩信都被杀了,当然这也是因为韩信个人的问题了,但是杀功臣这件事确实事实。那么在三国里被称为贤君,最重兄弟感情的刘备会在赢了天下之后杀了自己的功臣

  • 解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不为人知的真实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第一,从三顾茅庐

  •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是否可助蜀汉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荆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诸葛亮可以算的上是一悲剧人物。“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出隆中,草船借箭、取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等,这些事迹都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和策略家。不幸的是,诸葛亮北伐未成,三国未统一·,病终于五丈原,令人惋惜。《隆中对》中便给进取天

  • 刘备死前还留了一手防诸葛亮,8年才彻底清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

    在三国中刘备去世前,为了让蜀汉的政权稳固,刘备除了任用诸葛亮作为辅政大臣之外,还留了一手,为此,诸葛亮用8年才彻底清除!说起托孤的重臣,就三国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托孤重臣当数司马懿,魏明帝曹睿去世后,留下司马懿和曹爽等人辅助曹芳,先是曹爽专权,给魏国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后内斗不止,司马懿杀死曹爽,最终司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出兵打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刘禅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群雄割据,可谓是天下大乱,这时候一些军阀趁着中央衰弱,纷纷起兵,有曹操、孙权这三大军事集团,他们占据一方,有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在这三大军事集团中,曹操一直都是最强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而刘备有着诸葛亮的帮助,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我们都知道

  • 三国的这位奇才,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却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蜀汉

    三国时期,诸葛亮有雄才大略,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江湖中笑傲群英,比他更优秀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奇才,诸葛亮对他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还由衷地公开称赞他:“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初”,就是刘巴。刘巴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人。出身官宦世家

  • 刘备东征孙权竟然这么重要,为什么还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马良

    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蜀汉初定,纠集六万大军东征孙权,这就是三国历史上三大战役中的夷陵之战。最后孙权赢得了胜利,刘备一方损失惨重,自此,蜀汉只能龟缩在蜀川一地,丧失争霸天下的主动权。毫无疑问,夷陵之战是蜀汉由兴转衰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争伤亡约五万人,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凋零。刘备也因此一病不起,最后命丧白

  • 诸葛亮死得早,得了什么病?现在很常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三国后期,诸葛亮成了最耀眼的主角。诸葛亮活了五十四岁,前27年在南阳种地读书,后27年兢兢业业地辅佐刘备父子。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诸葛亮一直忙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北伐攻魏国,最后倒在了北伐的路上。劳累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当时身体有病。在战争年代,劳累是必然的。但是很少有累死的事情发生,

  • 诸葛亮与辛毗谁强谁弱,真相竟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毗

    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北方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得以恢复。那么就算整个南方加起来,也没办法抗衡。诸葛亮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就这样了。可一旦中原缓过气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辛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