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文宗时超期休假罚俸禄 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唐文宗时超期休假罚俸禄 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4/1/20 23:41:02

除了大家统一得到休息的旬假、节令假,唐朝还有不少给人生重要时刻放的假,显得相当人性化。

综合《唐六典》、《唐令拾遗》及《太平御览》的记载,以一位出生、成长于南阳,但在洛阳上班的唐代公务员为例,假如其十七八岁就参加了工作,二十岁时举行成年加冠礼时,上司会给假三天,并且“给程”,也就是来回路上耗费的时间不计算在内;将来,他要是参加五服之内亲属的冠礼,也会给假一天,但不给程。

如果这位官员年轻有为,被上司提拔到比较远的地方去锻炼,会给一个为行程做准备的假,叫做装束假。其长短视路程远近而定,“一千里内者四十日,二千里内者五十日,三千里内者六十日,四千里内者七十日,过四千里八十日”。唐朝疆域广大,玄奘的父亲就是在漫长的上任路上遭人谋财害命,所以出趟远门要带足东西,还得留神安全问题,得好好准备准备。

假如这位官员二十二岁结了婚,会有九天的婚假,给程;有亲属结婚,也会依据亲疏远近,享受一至五天的假期。回乡祭祖,给假五天,给程;给亲人扫墓也有假,但只有任期超过五年的官员才有资格享受,五年有一次10天或15天的拜扫假。

考虑到很多公务员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不便团聚,唐朝还制定了省亲假,每三年给官员一次回家探亲的假,时长为一个月或三十五日。但是这种假,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奏请上司同意,不能说走就走,毕竟时间太长。

再往后,如果遇到父母、亲戚以及授业恩师去世,会有丧事假。老师去世,给假三天;父母去世,官员一般要解官,三年侍丁。除去这些,日常工作中,有时难免会有私事要抛开工作去忙,不要紧,每月可以请两日事故假。

考虑到唐朝官员已经拥有账面上的113天假期和不定期的辍朝假,再算上个人能休的各种事假,唐朝公务员每年的休息时间可能已经超过了今人。今人账面上约有125天假,包括春节等11天节假、104天周末以及5~15天的带薪休假。

白居易工作玩乐两不误

其实,开国前期,唐朝公务员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事务繁杂,到了休沐日或者节令假日,也常常加班。到唐高宗时,国事趋于安定,皇帝心疼下属,于是下旨说,现在天下无,再遇到旬休的日子,“许不视事”,大伙可以休息了。地方官立刻照此执行,但京官们还是忙得脱不开身。于是,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不得不继续鼓励官员公休,到天宝五年下令,正式免除了京官们旬节休假期间上朝的惯例,颇有些“强制休假”的味道。

白居易有长期的京官经历,又曾在江州、苏州等地做过地方官,他的诗歌无意中也透露出自己办公和休假的情况。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他在《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中写道:“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下车已二月,开筵始今晨……”在《秋寄微之十二韵》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与暮,消在两衙中。”

也就是说,当时官员处理公务,分“朝衙”和“晚衙”两次,每天登堂务公两次。白居易是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个好官,他辛苦做事,所以平日里的这“两衙”忙得昏天黑地。上任两个月后,他才终于腾出空来休息了一次,跟宾朋同事尽情宴饮作乐,纵观《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十六句诗有八句是讲这个宴饮Party的美酒、美食、美女和欢乐场面,足见当日放松之彻底。

末尾,他不忘自己公务员的使命,带着微醺醉意点评当朝休假制度,说“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在治吾民和乐吾身之间,白乐天已经找到了平衡点,那就是工作日就得效命朝廷,玩命干活,休息日则彻底放松,喝他个一日醉又如何。会工作又会玩,还有政绩,所以苏州人民对白居易爱戴有加。他离开苏州时,好友刘禹锡曾作诗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好生不舍。

如今的公务员即便是在节假日,在公众场合喝得烂醉也是有风险的。在唐代,官员没这个顾忌,因为政务之余,朝廷是鼓励官员“任追游宴乐”的。玄宗时曾下过《许百官游宴诏》,“自今后,非惟旬休及节假,百官等曹务无事之后,任追游宴乐”,也就是不止节假,平时只要该忙的事忙完了,想怎么乐怎么乐。甚至,官员们还被鼓励“每旬暇日寻胜地宴乐,仍赐钱”,这出游的盘缠、帐篷、酒食开支都由财政报销。唐德宗时,每逢重要节假日,“自宰相至各省奏事官员,各得赐钱五百贯文至一百贯文不等,朝廷委派度支于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常式”,“过节费”已形成定例。当然,这种花纳税人的钱休假宴游的做法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准则。

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唐朝的休假福利足够任性,可以说在前朝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丰富而人情味十足的休假体系。虽然假是官员们所享受的,但由此促动的节假活动的兴盛,极大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时尚和风气。到后来,过惯了逢节有假的日子,遇到节庆不放假,还会引发不满。

唐代有位日本和尚在中国待了很多年,他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大兴土木修筑仙台,工地上每天有三千人忙碌,其间赶上寒食节,按例应该放假七天,但朝廷不让停工,这下工匠们大恼,“怨恨把器伏,三千人一时衔声”,劳动工具扔在地上一起咒骂,结果“皇帝惊怕,每人赐三匹绢,放三日假”才算了事。与以往不同,唐代在服丧期间还可以免征劳役、赋税。这个制度在后来的各个朝代也有所采用,体现了旧时代的人文关怀精神。

但节假日多,不等于没有约束。唐代的休假制度有放有收,三品以上官员请假前要告假,假期结束了要到各自的官衙里打卡销假,叫做“参假”,超期不归则要处罚,比如,唐文宗太和八年,御史台曾规定放假逾期要罚一个月的俸禄。还有一些官员,找各种借口多得假期,白拿俸禄,朝廷的办法是克扣他的俸禄给顶替者。

到了晚唐,藩镇割据天下不稳,官员的考勤也愈发要紧,假日常被克扣。贞元十五年(799年),汴州叛乱,韩愈带着家人从开封匆匆逃到徐州,谋了一个节度使推官的小官做。结果上班头几天就有小吏来告知,半年之内必须每天“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韩愈相当不爽,但怕丢了工作没有立即发作,忍了几天终于忍不住,写了《上张仆射书》一文给上司,直言如此考勤自己“必发狂疾”。

韩愈把话说得相当有道理,你看重我韩愈,不是因为我能不能准时上下班,而是我的才能。你给我安排的活我都干了,何必拘泥于我有没有按时打卡呢?韩愈还给上司出了个改革方案,让大家“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换言之,凌晨3~5点上班,干到9点;下午3到5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剩下的时间自由安排。韩愈还说,假如您不这么干,全天下的人不光会说你只是可怜我才给我口饭吃,还会说我给你打工不是因为你有“道”,就是图俩钱而已。

韩愈说话直爽坦率,这番话放在今天也有大批拥趸,不过别忘了,考勤制度历来是老板的权柄重器,哪能讨价还价。韩愈的上司是南阳人张建封,能文能武也爱才,他是如何回复韩愈的不得而知,但怕是难完全遂韩愈的愿,因为第二年夏天,韩愈就辞官去了洛阳。

标签: 唐文宗韩愈待遇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李昂生平简介 唐文宗李昂是怎样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文宗,李昂,唐朝

    唐文宗李昂,汉族,本名涵,长庆元年(821)封江王。宦官刘克明等于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杀死唐敬宗后,伪造遗旨,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大和”。文宗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

  • 唐文宗李昂与甘露之变有什么关系?唐文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文宗,李昂,唐朝,甘露之变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唐朝后期,阶级矛盾和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发展,宦官掌握禁军,干扰政事,进退大臣,乃至拥立、弑杀皇帝。唐宪宗李纯被宦官陈弘志(一作弘庆)等所杀,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等所杀;穆宗李恒、文宗李昂等,皆立于宦官之手。宦官擅权专政达到了极点,成为朝政的一大弊

  • 甘露之变简介 唐文宗的死与甘露之变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甘露之变,唐文宗,唐朝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 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 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 权交给宰相,

  • 唐文宗李昂是怎样的皇帝?李昂为何会抑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昂,唐文宗,唐朝,皇帝

    唐文宗李昂,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文宗在位期间,颇思图治,遣散宫女三千人,裁汰官员一千二百余人。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牛李党争达到高潮。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文宗上位之后,有改革之心,勤勉自知,颇有太宗遗风,因此被后世称为

  • 甘露之变唐文宗要谋杀宦官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大和九年,这是一场宦官和唐文宗、大臣之间的斗争,是一场政变夺权性质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终宦官胜利,造成了朝廷中很多官员被杀害。那么在这场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呢?文宗像在甘露之变中,想要谋杀的宦官是唐文宗、李训、郑注等人。在宝历二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

  • 揭秘唐文宗李昂在位十几年为何一直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昂

    李昂是李唐王朝的第十六代皇帝,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后世称为唐文宗,在位时也是形同傀儡。唐文宗李昂宦官刘克明杀了唐敬宗之后,伪造圣旨欲立李悟为皇帝,但是两天之后另外的宦官王守澄和梁守谦就把刘克明和李悟给杀了,立了唐穆宗的次子,贞献皇后之子的李昂为皇帝。当时朝廷之上的权利都掌握在几个宦官之中,许

  • 李渊有三乳,唐文宗时京城不可以纹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

    1.《史记》记载周文王"体有四乳"。而《新唐书》则记载高祖李渊天生异象"体有三乳"。更为奇葩的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去见李渊,《新唐书》上说"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你猜他吸的是三个中的哪一个?2.传闻中唐代不能吃鲤鱼,是真的吗?是真的,因为鲤谐音李。按《酉阳杂俎·鳞介篇》:"国朝律:取得鲤鱼即

  • 唐文宗在位期间都做了些什么?有道而无才,一个皇帝却想要革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唐朝

    唐文宗有道而无才,一个皇帝却想要革命,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他虽然有皇帝的地位,却没有皇帝的才能。这样的评价显示出唐文宗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窒息。事实上,唐文宗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相反,他有信心成为明智的皇帝。然而,在经历了甘露之变后,他却在革命中被宦官无

  • 唐文宗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出名,干了三件“任性”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文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为了出名,还干了三件“任性”的事。唐文宗在唐朝是一位“特殊”的皇帝,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曾经有过他表演的舞台,英年早逝让其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位皇帝为了出名,他还做下不少“任性”的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

  • 唐文宗一个被被宦官架空权利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唐朝

    唐文宗傀儡皇帝,被宦官架空权利的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今天要说的是皇帝李昂,他是唐文宗。在公元826年,宦官刘克明杀死了唐敬宗,后来也被官宦王守澄给杀害了,后来王守澄的禁军拥立17岁的江王称帝,那就是唐敬宗的弟弟李涵,李涵继承皇位之后,改名为李昂,并且称自己为唐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