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文宗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出名,干了三件“任性”的事

唐文宗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出名,干了三件“任性”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3/7 13:40:08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文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为了出名,还干了三件“任性”的事。

唐文宗在唐朝是一位“特殊”的皇帝,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曾经有过他表演的舞台,英年早逝让其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位皇帝为了出名,他还做下不少“任性”的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史学家曾经这样评价过唐文宗,认为他是“有帝之道而无帝王之才”,换句话说,唐文宗确实有着很大的决心,想让大唐重复往日荣光,为此他励精图治,整顿国内吏治军备,既遣散三千后宫佳丽,又放逐供人玩乐的鹰犬,只是每日苦读,寻求强国之道。

可天不遂人愿,此时的大唐帝国,犹如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再难恢复生机。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劫难后,余波依然影响着大唐的上上下下。此时的唐王朝内有宦官乱政,外有藩镇势力割据拼杀,宦官们傲慢欺主,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及生死,而藩镇们拥兵自重,不时还相互攻伐,朝廷根本没有管控的能力。

人祸的因素已经让大唐不堪重负,天灾也时有不断,虽然唐文宗想尽力的弥补过失,但所取得的成果依然是杯水车薪。

唐文宗迷茫不已,大唐这辆战车,究竟会驶向何方?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为了尽到一位做君主的本分,唐文宗只能按照贤君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于是做了三件“任性”的事。他究竟做了什么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唐文宗认为,皇帝不但要勤于政事,而且必须要以勤俭为主,为天下作出表率,故此,唐文宗在节俭方面,完全可以与当年的汉文帝相媲美。

不知道是出于真心还是政治作秀,反正唐文宗的节俭是出了名的。文宗皇帝严禁铺张浪费,自己从饮食到穿着都提倡“能省就省”,甚至有一次,在唐文宗看到驸马戴贵重头巾后,对其严厉训诫并罚俸两个月以示警告。唐文宗在此之后还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看衣料识人,凡是粗布烂衫的都是忠臣,穿绫罗绸缎的尽是奸佞贪官。

当然,光是节俭还远远不够,想要做“贤君”必须要有求知精神,用现代话说,唐文宗绝对是一个“书虫”。他最喜欢看的书是《贞观政要》,对书中的人物魏徵十分仰慕,认为书中记载的君臣关系才是自己想要的。唐文宗特意找到了魏徵的五世孙魏謩,并将其封为右拾遗,准许其为自己直言进谏。不过,唐文宗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魏謩可比不上自己的祖宗,他是一个闷葫芦,很少能提出有见解的意见,为此唐文宗还郁闷了好一段时间。

既然名臣的子孙不争气,唐文宗就又想到了“名人效应”,想通过名人将自己包装成“贤君”。他遍请当世名人,让其自由出入宫禁,营造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气氛。

著名的书法大家柳公权时任翰林学士,曾多次被唐文宗召入宫中,两个人每次都谈到深夜,直到蜡烛燃尽还不尽兴。唐文宗甚至还和柳公权写下了联句:“人皆苦热,我爱夏日长(唐文宗)。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以此表现自己的高雅情操与求贤若渴的心态。

唐文宗称不上昏君,相反他还有着一颗成为“贤君”的心,只是大唐多年的积弊已再难糊裱,也并非靠他一己之力就能挽回的。在“甘露之变”发生后,唐文宗彻底沦为了傀儡皇帝,被太监威胁逼迫软禁起来,终日闷闷不乐。他曾经问过身边的近臣,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近臣答道:“陛下乃舜之主也”,谁知唐文宗苦笑道:“自己连汉献帝都不如,何谈尧舜?汉献帝尚且受制于强臣,而自己却被家奴所制,想来真是羞于见自己的祖宗”。

唐文宗只活了三十三岁便驾崩而亡,这与他被软禁后的郁郁不得志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哪位君主在登位之时不想做一位贤君明主?只可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非人人可以做的,这些帝王的伟大成就小编就不说了,咱们说的唐文宗,应该是众多不幸皇帝中的一个典型吧!

标签: 唐文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文宗一个被被宦官架空权利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唐朝

    唐文宗傀儡皇帝,被宦官架空权利的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今天要说的是皇帝李昂,他是唐文宗。在公元826年,宦官刘克明杀死了唐敬宗,后来也被官宦王守澄给杀害了,后来王守澄的禁军拥立17岁的江王称帝,那就是唐敬宗的弟弟李涵,李涵继承皇位之后,改名为李昂,并且称自己为唐文宗。

  • 唐文宗面对“钱荒”,传下了一道“奇葩”的圣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文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以来,华夏民族都有着强烈的“储蓄思想”,即将生活的中结余的钱都存起来,以做将来之需。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是这种储蓄的思维,却让唐朝的经济出现问题,而成了皇帝的一大负担。于是唐文宗就传了一道“奇葩”圣旨,圣旨的内容曾让人哭笑不得,

  • 唐文宗思想前卫,面对“钱荒”下了一道圣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唐文宗

    唐文宗思想前卫,面对“钱荒”下了一道圣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自古以来,华夏民族都有着强烈的“储蓄思想”,即将生活的中结余的钱都存起来,以做将来之需。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是这种储蓄的思维,却让唐朝的经济出现问题,而成了皇帝的一大负担。于是唐文宗就传了一道“奇葩”圣旨,圣旨的内

  • 唐文宗李昂:活得不如汉献帝,一生都受制于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昂,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唐敬宗并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又指挥神策

  • 唐文宗:晚唐时期少见的明君,可惜一生被宦官束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李昂,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文宗。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这首诗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名中的“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指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

  • 唐文宗李昂为什么会放弃朝政?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文宗李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宦官专政祸害朝纲一直是历代皇帝所忌惮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都经历了宦官之乱,其中唐朝要属程度比较严重的一个时代。到了晚唐,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气数将近,虽然皇帝致力于削减宦官势力、重新独揽大权,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唐文宗就

  • 唐武宗灭佛在当时有什么影响?唐武宗灭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

  • 唐武宗李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唐武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李炎

    早年经历唐武宗李炎生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是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文宗李昂之弟。继文宗为唐代第十六任皇帝。公元814年(元和九年),宣懿皇后韦氏生李炎于东宫,初名李瀍(chan)。公元821年(长庆元年)穆宗封为颍王。公元836年-公元840年(开成年间),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文宗即

  • 唐武宗与唐宣宗的死有何相同之处?都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唐宣宗

    唐武宗(814—846,李炎),是唐穆宗第五子。会昌五年(845),他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僧尼还俗者达26万余人,史称“会昌灭佛”。但这个不信佛的皇帝,却笃信道教。早在下诏灭佛的前两年,他就下令在宫禁中修建望仙楼,幻想在楼上与神仙相会。他在诏令灭佛的同时,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让他

  • 唐武宗为什么会下令大肆灭佛?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

    一、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笔者认为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其深层次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存在着矛盾,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被佛门收留。武宗之所以毁灭佛教,一方面是为了追杀宣宗,另一方面是对保护宣宗的佛门泄恨。唐宣宗在朝野内外颇有声誉,武宗一直将其视为劲敌,对其百般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