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历经三朝每次都逢凶化吉依靠的是什么?

郭子仪历经三朝每次都逢凶化吉依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14 更新时间:2024/1/6 15:28:31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网络配图

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李享取了一个饼,慢慢把手上的油擦下来。玄宗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觉得李享太浪费了。但让玄宗意想不到的是,李享擦完油,把沾满油的饼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玄宗看罢,非常高兴。夸奖李享说:“幸福的生活应当珍惜。”

李享当上皇帝,多亏了节俭的品格。这种节俭并非是一种“伪装人格”。李享当政的几年,历经“安史之乱”、宫廷政斗,他内忧外患,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在他当政期间,还出了郭子仪这样的名将,非常“巧合”的是,郭子仪比起李享更为节俭。

网络配图

郭子仪经常让人把书皮边上多余的纸裁下来,日积月累地攒着;至于公文什么的,看完了也都收起来,装订好,“每至岁终,则散与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让他们翻过来继续使用。有一天,裁纸的小刀折了,“不余寸许”,裁纸的小吏不是丢掉了事,而是削了两小块木板,“加于折刃之上,使才露锋”,继续用来裁纸。郭子仪高兴地说:“你真是我郭子仪的部下啊。”

郭子仪功劳很大,唐肃宗曾感叹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这样的大功,其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著名的戏剧《打金枝》讲的就是关于郭子仪家里的一个故事,因为郭子仪功劳大,升平公主下嫁给了他的儿子郭暧,郭暧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妈行礼,但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认为不能向郭子仪行礼,为了这事,升平公主常跟驸马争吵不休。

一次家宴后,回到房里的郭暧再次指责升平公主,酒后的郭暧终于发作了,抬手给了妻子一个耳光,他说:“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的话,还轮得到你家?”公主跑到宫里告状去了,郭子仪吓得不轻。但皇帝最终没有加罪给郭暧。

网络配图

郭子仪却历经三朝,逢凶化夷。郭子仪每次“逢凶化夷”,节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据说郭子仪的府门向来是不关的,谁都可以进入。郭子仪这样做,既迎合皇帝倡导的节约之风,又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贪欲,也没有反心。郭子仪能保全自己,也多亏了节俭。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唐朝名将郭子仪与诗仙李白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子仪

    有人说郭子仪和李白是往年交,郭子仪在军中犯事被李白所救。李白参与反叛,郭子仪听闻后愿用自己的官爵来买李白的罪行,后李白逃过一劫,被流放到了夜郎。后人称赞两人的友情说李白能识人,郭子仪能报恩。这段生死交情一时成为美谈,但是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实际上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当时的唐朝文化风气很盛,不少官

  • 郭子仪心胸坦荡不与人结仇不设围墙的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待人宽厚,不与人结仇,不得罪小人,以真诚打动皇帝,朋友遍天下。他的一生没有做过亏心事,心胸坦荡;平易近人,府中不设围墙。宦官鱼朝恩之前十分嫉妒郭子仪,甚至去挖了郭子仪的祖坟,后被郭子仪感化。军官李光弼担心郭子仪得势后报复,后与郭子仪合作无间。郭子仪心胸坦荡,面对宦官的恶意中伤,一直对自己进行反

  • 历经四朝而不倒:名将郭子仪为何能够安享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名将郭子仪

    武则天在执政时期提出“忘战必危”,兴起尚武精神,武举应运而生。郭子仪就是在那时候通过武艺和军事理论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地方军官。唐玄宗时期,郭子仪升为朔方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场战乱,郭子仪这个英雄不会这么快出现。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势如破竹挺近洛阳。当时有很多官员跟着变节

  • 唐朝杰出将领郭子仪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子仪

    唐朝杰出将领郭子仪(697—781年7月9日),汉族,祖籍山西汾阳。公元697年阴历十二月十二日(一说是中秋节)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

  • 历经四朝而不倒:郭子仪为何能够寿终正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子仪

    武则天在执政时期提出“忘战必危”,兴起尚武精神,武举应运而生。郭子仪就是在那时候通过武艺和军事理论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地方军官。唐玄宗时期,郭子仪升为朔方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场战乱,郭子仪这个英雄不会这么快出现。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势如破竹挺近洛阳。当时有很多官员跟着变节

  • 郭子仪被害之后,儿子被杀,女儿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郭子仪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

  • 安史之乱后同为功臣的李光弼和郭子仪为何最后结局差距巨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李光弼,郭子仪

    在中国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名将并不罕见,但是能够保全自身并得以善终的却只有寥寥几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似乎成为了功臣们逃不过的宿命。最典型的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几位功臣们的悲催下场。比如堪称头功的李光弼,上了战场威震千里,下了战场就被朝中的宦官们治得动弹不得,以至于在平叛战争胜

  • 唐代名将郭子仪后代 成吉思汗时期的著名大将郭宝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郭宝玉(生卒年不详),字玉臣,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人,唐代名将郭子仪后代。成吉思汗时期的著名大将。通天文、兵法,善骑射。金朝末年,他被封为“汾阳郡公”兼猛安(猛安:金初期女真族军队组织名称,辖3000户。金军南下中原时,有些猛安迁移于河北、山东一带,授田定居,相当于地方组织),领兵驻扎于定州(今河

  • 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仅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为什么没有战功的宋高宗赵构却是正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天下兵马大元帅,唐朝

    “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官职听起来就是这么的威武霸气,而事实上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一国军务,负责征讨劲敌,虽然天下有点夸大,但是其兵马大元帅的职权确实相当于现在的军队一把手。纵观历史,从春期时期有了元帅这个词汇后,各种大元帅便出现了历史的舞台上了,例如“行军元帅”、“西讨元帅”、“统军元帅”等等。其中最

  •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讲了什么?郭子仪是怎么智退回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郭子仪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讲了什么?郭子仪是怎么智退回纥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郭子仪手下有一名大将叫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立过战功。他不满意唐王朝对他的待遇,发动叛变,派人跟回纥和吐蕃联络,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公元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