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时秦琼去了哪里 秦琼没有参与政变是真的吗

玄武门之变时秦琼去了哪里 秦琼没有参与政变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13 更新时间:2024/2/19 18:28:49

对玄武门之变秦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琼,秦叔宝,是隋唐时期那段历史当中,最为璀璨的将星之一,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最得意的将领之一,犹如他的左膀右臂一般。即使是在李世民最艰难的那段时间里,太子李建成向他投来了橄榄枝,他也不为所动。后来李世民建造凌烟阁纪念功臣,虽然此时秦琼早已去世多年,李世民也没有忘记他,将他位列凌烟阁之中,成为著名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不过就是这么一位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的将军,在李世民最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玄武门之变”中,却仿佛隐身了一般。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秦琼根本就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显然不是。

《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旧唐书·秦琼列传》: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这些史料都证明了秦琼确实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那么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在玄武门之中冲锋陷阵,而和尉迟恭同为秦王府中扛把子级的将领秦琼却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呢?难道是因为秦琼名义上参加,实际上是出工不出力,去打酱油了?当然不是。“玄武门之变”虽然主要战场是在玄武门,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当时的布置绝对不单单只有玄武门这一个地方。

结合史料简单介绍一下李世民的布置,临湖殿:主战场之一,李世民本人以及猛将尉迟恭都被布置在这里,同时也是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命丧之地。玄武门:主战场之一,主要是挡住太子李建成的援兵。还有芳林门、嘉酞门、秦王府等地方都是主要的防御战场,尤其是秦王府,李世民的家属都在其中,是太子党重点针对的地方,这样重要的地方,自然也需要将领坐镇。

很显然,秦琼在李世民起初的布置中,并没有出现在临湖殿、玄武门这主战场之上,而是被布置在防御战场,之后在玄武门情况不太乐观之时,再增援至玄武门(《旧唐书》:武德九年,长孙顺德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旧唐书》李建成传记载: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这里的数百骑很有可能就是秦叔宝率领的援军,由此可见,秦叔宝在玄武门之变中同样有着贡献。

其实从李世民对于秦琼的封赏来看,也能看出秦琼的作用,《旧唐书》:事宁,(秦琼)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虽然说食邑并不高,但是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可是实实在在的重要位置,非心腹不可居,毕竟兵变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得控制兵权,唐太宗李世民能将这个职位交到秦琼手中,也能反映出秦琼对于玄武门之变的态度和作用。当然看到这里,也不禁发问,为什么李世民在一开始不将秦叔宝这员猛将放在主战场之上呢?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李世民方多一员猛将,胜率也能高上一筹啊。

就笔者个人观点来说,有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来说,诸如芳林门、嘉酞门、秦王府等地,虽然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这些地方属于次要战场,也没有太大规模的交战,但是在之前的规划中,这些地方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主战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自然不会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也需要布置得力将领镇守,而秦琼就这样被布置在外围战场。

那么为什么不是秦琼跟在李世民身边,而是尉迟恭跟在李世民身边呢?这是因为当时秦琼的身体健康可能不是过于乐观,实力已经在走下坡路,相比较而言,尉迟恭当时会更强一点。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秦琼这个人,在战场上是一等一的猛,每逢战事,便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也因此受过大大小小的伤是数不胜数,失血过多,伤到本源。就如他自己所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秦琼基本消失在了对外战场上的原因。

标签: 玄武门之变秦琼

更多文章

  • 安禄山是谁?安禄山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禄山,唐代,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谁?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

  • 安禄山死在谁手里?是死于亲生儿子之手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儿子,唐朝

    安禄山之死,似乎没有什么疑团。多部正史记载:他当皇帝后眼瞎患疽,性情暴躁,经常打人,亲信严庄和宦官李猪儿挨打最多。安禄山宠段氏及她生的庆恩,常想以庆恩代长子庆绪。长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使安禄山宠幸的宦官在替安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

  • 安禄山和杨贵妃真的只是“纯洁”的母子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杨玉环,马嵬坡,安禄山

    历史上说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是一名胡人,他最后也成为了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并且建立了燕政权,他长得也很胖,在朝拜的时候只对着杨贵妃朝拜,唐玄宗问他为何只拜杨贵妃,而安禄山说是因为他们的地方是以母为贵,所以他只拜杨贵妃,唐玄宗哈哈大笑,随即让杨贵妃认了安禄山为干儿子;实际上安禄山早已经看上了杨

  • 安禄山的15万叛军为何能够摧毁掉一个“开元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安史之乱,安禄山,开元盛世

    公元755年,唐帝国北方地区的军事将领安禄山发动了叛乱。15万叛军从范阳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在这一年的年底就攻克唐朝的东都洛阳。老迈的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但是在马嵬坡发生了那场政变。在此之后,唐玄宗成为了傀儡,唐肃宗走上台前。经过郭子仪等名将们的一系列努力,再加上回纥军队的帮助,唐军最终平定了

  • 大唐灾星安禄山是如何顺利成为唐玄宗的宠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胡人,唐朝,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 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盛 世”的解说倾注了

  • 唐朝安禄山:生时造反死后成圣 最后被掘墓毁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李隆基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的杂种胡人。营州柳城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啥叫杂种胡人,顾名思义,就是非纯种胡人。旧唐书没写他姓啥,新唐书说姓康。康姓来自于昭武九姓的康国,在西域境内。从西域到东北,隔着好几千里地。安禄山老妈是个突厥巫师,以占卜为业。巫师一般来说是不结婚的,她们跟修女尼姑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神。

  • 安禄山为何要造反:一半为江山 一半为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康姓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属于昭武九姓之一。轧荦山在突厥语中就是战神的意思。其母阿史德氏是个巫婆,多年不育,便去祈祷扎荦山,遂于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母信的是袄教,也就是拜火教。安禄山长大后,通晓六种语言,当一互市牙郎,省称"互市郎",亦称"互郎

  • 安禄山是怎样被他儿子杀掉的 安禄山的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儿子安禄山有名有姓记载的儿子有十个,分别是安庆宗,安庆绪,安庆恩,安庆和,安庆余安庆则,安庆光,安庆喜,安庆祐和安庆长。但是很多儿子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也就安庆宗、安庆绪、安庆和与安庆余几人在历史上有较多的文笔来记叙。影视剧中的安禄山当初唐玄宗察觉到安禄山的反叛之心的时候,就准备用给安庆宗赐

  • 李林甫到底有何能耐竟让安禄山忌惮不敢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代玄宗皇帝时期的宰相。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李林甫这人,有几个很显著的特征。一、文化程度不高。根据记载,李林甫从小精通音律,也就是很会填词作赋。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文化水平不低。李林甫的文化水平确实比普通百姓好一点,但和他之前的几任宰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有一次,他看到

  • “安史之乱”安禄山:好可怜的一个大胖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禄山

    唐朝人以肥为美,大约是专指女子;男人若是胖呢,恐怕就只能称其蠢了。譬如安禄山,今儿个给你讲讲这个“巨人”吧。网络配图一:出奇大胖子安禄山到底有多胖?《新唐书》云:“腹缓及膝,奋两肩若挽牵者乃能行。”说禄山老兄胖得肚子上的肥膘赘肉垂盖到了自己的膝盖,行走时,要费力地先耸动双肩,以便牵起大肚皮,然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