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具体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具体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2/19 18:25:28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安禄山起兵造反。笳鼓动,渔阳弄,唐玄宗惊惶之下,不得不避祸西蜀。

然而,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呢?

一,兵役制度

说起安禄山造反,首先要从唐代的兵役制度说起。

唐朝立国之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这是从北朝流传下来的一种兵役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闲时种地,战时杀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唐玄宗时期的关陇贵族已经失去了战斗的能力,因此唐玄宗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

所谓的募兵制,简单来说就是职业军人模式。

这种模式下,招募来的军士和地方军阀之间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再加上安禄山军中番将云集,这些胡人将领很少接触儒家思想,更是只认将领,不认皇帝。

日久天长,唐代的节度使权势日重,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安禄山身为三镇的节度使,其手中兵力大约有15万之众!因此,就算面对的对手是整个大唐帝国,安禄山也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二,迷之自信

俗话说:“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可安禄山造反,却要感谢“猪对手”唐玄宗的配合了。

早在安禄山起兵之前,高力士就曾对安禄山的庞大势力深感不安,他对唐玄宗说:“边将拥兵太重,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可惜的是,高力士的提醒唐玄宗并没有放在心上。

之后,杨国忠也曾提醒过唐玄宗要当心安禄山造反,可惜的是,唐玄宗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局势,杨国忠的提醒唐玄宗也没有听从。

等到安禄山征兵秣马,反迹已现的时候,无数的文武官员向玄宗报告安禄山造反。

可惜的是,玄宗偏偏要做个“叫不醒的人”,不仅不信大臣们的话,还把所有说安禄山造反的人都捆起来交给安禄山处置。

终于,天宝十四年,狼烟四起,渔阳鞞鼓,惊破了霓裳羽衣曲。

三,胡乱指挥

其时天下承平已久,早已兵无战力,民无战心,根本不是安禄山叛军的对手。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一个月便攻入洛阳,兵锋直指长安。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见叛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守潼关,以逸待劳,跟叛军打一场持久战。

这个战略部署无疑是正确的。一来当时潼关守军有二十万,只要死守潼关,就可以打破叛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二来潼关本来就是天险,又是长安的屏障,只要守住潼关,长安就无忧了。

可这时“猪对手”唐玄宗又来帮叛军的忙,他看这些将领不肯与叛军交战,竟然怀疑这些守将与叛军勾结,于是下令斩了潼关守将封常清、高仙芝。

没了守将,唐玄宗只得将白发苍苍的哥舒翰派去镇守潼关,可哥舒翰分析敌我形式后,同样认为坚守潼关是最好的方法。唐玄宗大怒,他要的是立刻打败叛军,哪有耐心等着这帮将领坚守不出。

于是唐玄宗下旨严令哥舒翰出战。哥舒翰无奈,大哭一场后只得带兵出战。

唐军弃险出战,中计大败,二十万大军只逃回了八千人。哥舒翰本想整顿旧部,来日再战。

可他手下将领想到封常清、高仙芝的下场,不愿继续给唐军卖命,于是绑了哥舒翰投降敌军,潼关就此失守。因为这场战役是在灵宝打的,史称“灵宝之战”。

潼关是长安的门户,天险已失,长安难保。唐玄宗只得狼狈西遁,可惜东西二京,一朝陷落敌手,自贞观至天宝数代经营的繁华盛世,就此戛然而止了。

虽然最后唐军历经8年苦战,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可大唐的繁荣气象,却再也没有回来了。可惜偌大一个王朝,竟被一个小小的节度使弄得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标签: 安史之乱唐朝

更多文章

  • 唐代名将颜杲卿是怎么诠释忠臣的一生 他是怎么设计堵死安禄山退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本是安禄山部将的颜杲卿毅然带兵抗击叛军,尽管他势单力薄,没能抵抗多久,但却为唐朝赢得了调兵遣将的宝贵时间。可以说,李唐政权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初期没有迅速瓦解,与这位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关系甚密,而他忠心为国、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也永远值得后人尊敬。颜杲卿是长安人,字盺。他是唐代著名书

  •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在唐朝这一历史阶段,安史之乱成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长平之战之于赵国。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

  • 李林甫为何能实行十九年专政 他为何能让安禄山如此忌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林甫

    古代重视门第,皇族后人一般都被封王封侯,可李林甫却是个特例。他虽贵为长平王之后,却未得到祖宗庇荫,只在地方得了个一官半职。可后来他又凭借雷霆手段,打破层层桎梏,成了百官之首。你可知李林甫为何能实行十九年专政,又为何让安禄山如此忌惮?李林甫刚开始只做了个地方的小官,所谓小官,就是为权贵收拾摊子毫无功绩

  • 安禄山与史思明罪过这么大 他们的下场数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中国古代社会,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优点:秦朝统一六国,严刑厉法,给人重兵器时代虎狼之师的震慑;汉代绵延久远,国力强盛,著名将相人才辈出,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到了宋明之时,虽然国家受到游牧民族的侵袭,可是单看其文化、气节、可以使人心向往之。而唐代,与他们都不同,以上优点,仿佛都有一点。这得益于唐朝统一又

  • 安史之乱的真相不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会是哪一个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杨国忠,本名杨钊,盛唐时期蒲州永乐人,是唐玄宗爱妃杨玉环的同族哥哥,在杨玉环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后,杨钊也青云直上,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被委任为宰相一职。朝里有人,不如皇帝的枕边人杨国忠生于官宦之家,其祖上都是为官之人,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衣食无忧,这让杨国忠自小就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长大后的杨

  • 天不怕地不怕的安禄山为什么惧怕宰相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禄山,李林甫

    在很多人眼中安禄山这个挑起安史之乱,差点颠覆大唐王朝的节度使应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但其实安禄山对于一个人怕得要命,尽管这个人曾经力捧过他。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安禄山究竟怕李林甫什么?是他害怕李林甫会在唐玄宗面前说他会造反呢?安禄山最早见到李林甫,可不是一种老鼠见到猫的感觉,而是趾

  •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什么“安史之乱”还是打了八年这么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等人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对于安史之乱来说,持续了8年左右的时间。正是因为时间久、规模大,所以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衰落中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在公

  • 安庆绪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禄山,唐朝

    安禄山被刺杀那个夜晚,恰好是他五十四岁生日,臣子为了讨好他,轮流向他敬酒,特别二儿子安庆绪和军师严庄,今天表现的格外殷勤,频频向他敬酒,喝着喝着就喝大发了!安庆绪、严庄和太监李猪儿,三人合力才将大胖子安禄山扶到了龙床上。这个安禄山实在太胖了,足足有三百多斤,他是糖尿病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大不如前,出现

  • 如果王忠嗣还在,安禄山还会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忠嗣,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王忠嗣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说到唐朝,我们能够想到几个大的盛世,比如贞观之治,比如开元盛世,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开元盛世的主人公唐玄宗。唐玄宗是一个比较厉害的皇帝,在开元初年的时候,唐玄宗让人将宫内的一些珠宝锦绣烧掉,对天下

  • 杨贵妃到底有没有出轨安禄山呢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杨贵妃

    杨贵妃有没有出轨安禄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杨玉环的绯闻,也被人说了上千年,这么一位大美女,几乎人人都说,她和安禄山有一腿,给李隆基戴了好大一顶绿帽子,甚至还说,安禄山和杨贵妃嬉闹,把她的胸口给抓伤了,所以就有了胸衣的发明。除了野史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