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拿下长安后 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搞定唐玄宗呢

安禄山拿下长安后 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搞定唐玄宗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2/19 18:25:20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被贡献,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不过,在唐军即将掌握主动权的时候,唐玄宗听信谗言将高仙芝和封长清斩首,并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最终导致安禄山的叛军攻克的长安,占据了唐朝的都城。值得注意的是,在攻克长安后,安禄山并没有斩草除根般的去追杀李隆基这位皇帝。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的叛军拿下长安后,为什么不去追击唐玄宗呢?

首先,对于安禄山等叛军,之所以没有追击唐玄宗李隆基,主要原因就是此时的叛军已经强弩之末了。根据《唐代军事史》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唐朝的军队数量在57万左右。其中,安禄山所领3镇的兵力总共约为18万人。虽然18万人的规模已经非常不小的,但是,和唐朝的整个兵力比起来,依然不到一半。同时,对于安禄山来说,因为是从河北一带达到关中地区,一路需要攻克多个重镇,所以战线越长,兵力也就相对分散了。如果是唐玄宗的错误判断和命令,安禄山很可能连长安城也拿不下来,更何况追击唐玄宗了。

针对安禄山叛军的强弩之末,举例来说,在攻克长安,叛军多次率军攻打扶风郡(后来的凤翔)。当时的陈仓县令薛景仙率军把守,多次击退了叛军。对于和长安城相距不远的扶风郡,叛军始终无法攻克。在此基础上,史料记载:贼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江、淮奏请贡献之蜀、之灵武者,皆自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道路无壅,皆薛景仙之功也。由此,安禄山的叛军仅仅是侥幸攻克了长安城,在拿下长安后,叛军已经没有多少实力来扩大地盘了。

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长年长疮疖,到起兵叛乱之后视力渐渐模糊,后期更是完全失明。公元757年正月,已经病重的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叛军大将史思明在太原又被李光弼打的大败。在此基础上,安史之乱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开始转向唐朝大军了。与此同时,唐朝名将郭子仪正在筹划和展开进攻河东之地的方案。由此,尽管已经占据了长安城,但是因为自身的内乱,加上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进攻,叛军已经是腹背受敌,这个时候必须要将主力放在巩固后方,而不是进攻唐玄宗李隆基上了。

最后,在安禄山攻克长安后,唐朝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遥奉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在这个时候,安禄山的叛军即便成功追击到唐玄宗,也不能实现斩草除根的效果了。因为唐肃宗李亨已经在别的地方登基称帝,而且获得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的支持。所以,叛军最大的对手已经变成唐肃宗李亨了。值得注意的是,唐肃宗李亨此时手握兵强马壮的朔方军,而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叛军,显然不是朔方军的对手。总的来说,基于以上几个原因,虽然攻克了都城长安,但是安禄山的叛军并没有乘胜追击唐玄宗。

标签: 唐朝唐玄宗安禄山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安禄山起兵造反。笳鼓动,渔阳弄,唐玄宗惊惶之下,不得不避祸西蜀。然而,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呢?一,兵役制度说起安禄山造反,首先要从唐代的兵役制度说起。唐朝立国之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这是从北朝流传下来的一种兵役制度,简单

  • 唐代名将颜杲卿是怎么诠释忠臣的一生 他是怎么设计堵死安禄山退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本是安禄山部将的颜杲卿毅然带兵抗击叛军,尽管他势单力薄,没能抵抗多久,但却为唐朝赢得了调兵遣将的宝贵时间。可以说,李唐政权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初期没有迅速瓦解,与这位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关系甚密,而他忠心为国、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也永远值得后人尊敬。颜杲卿是长安人,字盺。他是唐代著名书

  •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在唐朝这一历史阶段,安史之乱成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长平之战之于赵国。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

  • 李林甫为何能实行十九年专政 他为何能让安禄山如此忌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林甫

    古代重视门第,皇族后人一般都被封王封侯,可李林甫却是个特例。他虽贵为长平王之后,却未得到祖宗庇荫,只在地方得了个一官半职。可后来他又凭借雷霆手段,打破层层桎梏,成了百官之首。你可知李林甫为何能实行十九年专政,又为何让安禄山如此忌惮?李林甫刚开始只做了个地方的小官,所谓小官,就是为权贵收拾摊子毫无功绩

  • 安禄山与史思明罪过这么大 他们的下场数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中国古代社会,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优点:秦朝统一六国,严刑厉法,给人重兵器时代虎狼之师的震慑;汉代绵延久远,国力强盛,著名将相人才辈出,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到了宋明之时,虽然国家受到游牧民族的侵袭,可是单看其文化、气节、可以使人心向往之。而唐代,与他们都不同,以上优点,仿佛都有一点。这得益于唐朝统一又

  • 安史之乱的真相不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会是哪一个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杨国忠,本名杨钊,盛唐时期蒲州永乐人,是唐玄宗爱妃杨玉环的同族哥哥,在杨玉环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后,杨钊也青云直上,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被委任为宰相一职。朝里有人,不如皇帝的枕边人杨国忠生于官宦之家,其祖上都是为官之人,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衣食无忧,这让杨国忠自小就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长大后的杨

  • 天不怕地不怕的安禄山为什么惧怕宰相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禄山,李林甫

    在很多人眼中安禄山这个挑起安史之乱,差点颠覆大唐王朝的节度使应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但其实安禄山对于一个人怕得要命,尽管这个人曾经力捧过他。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安禄山究竟怕李林甫什么?是他害怕李林甫会在唐玄宗面前说他会造反呢?安禄山最早见到李林甫,可不是一种老鼠见到猫的感觉,而是趾

  •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什么“安史之乱”还是打了八年这么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等人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对于安史之乱来说,持续了8年左右的时间。正是因为时间久、规模大,所以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衰落中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在公

  • 安庆绪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禄山,唐朝

    安禄山被刺杀那个夜晚,恰好是他五十四岁生日,臣子为了讨好他,轮流向他敬酒,特别二儿子安庆绪和军师严庄,今天表现的格外殷勤,频频向他敬酒,喝着喝着就喝大发了!安庆绪、严庄和太监李猪儿,三人合力才将大胖子安禄山扶到了龙床上。这个安禄山实在太胖了,足足有三百多斤,他是糖尿病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大不如前,出现

  • 如果王忠嗣还在,安禄山还会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忠嗣,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王忠嗣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说到唐朝,我们能够想到几个大的盛世,比如贞观之治,比如开元盛世,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开元盛世的主人公唐玄宗。唐玄宗是一个比较厉害的皇帝,在开元初年的时候,唐玄宗让人将宫内的一些珠宝锦绣烧掉,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