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在发动兵变之前,都做过什么?有什么样的舆论攻势

安禄山在发动兵变之前,都做过什么?有什么样的舆论攻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4/1/19 19:43:20

你们知道安禄山在发动兵变之前,营造过怎样的舆论攻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我们现在提起唐朝的时候,往往会将其和汉朝并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两个高峰。不过相对于汉朝的稳定而言,唐代的兴盛年代则稍显短暂。自唐玄宗在位前期,其发展到了极盛,而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代国力便迅速衰落,再也没有重现之前的荣光。

针对安史之乱的发生,人们一直将目光集中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及唐代政治制度内部存在的问题,而很少有人将目光放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之上。我们知道一个王朝在其十分兴盛的时候,想要发动叛乱是很难赢得百姓的支持的,因此安禄山在兴兵之前,对于当时的舆论环境一定也有所改造。

对此我们发现,在天宝年间,唐玄宗针对唐代统治地位的由来有过不同的解释,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这件事又是怎么被安禄山所利用的呢?

在唐王朝统一了中国并正式继承了隋朝的统治地位之后,其便按照五德始终理论将王朝定义为"土德",并以此来继承隋朝的火德。这样的决定在当时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唐玄宗在位期间,却一直有朝臣希望提出重新解释唐代统治权力合理性的建议。

之所以这样的讨论在唐玄宗时期会再次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在天宝年间,出现了四星相聚的天象,而在当时的解释中,这样的天象预示着天下大变,甚至会出现王朝的更替,这让颇为迷信的唐玄宗十分担忧。对于这种星象,《星传》中有如下解释:

另一方面,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曾经有过以金德代替土德的论调,并以此为武周政权的建立造势。而在之后其将政权交还给了李氏后人,但是对于政治合理性的解释却没有做得十分到位,这让李氏王朝急需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发展到了全新的高度,朝臣们开始认为唐代不应与周,汉之后的短命王朝并列,而是应该直接继承汉代的国祚。而汉代崇尚火德,和隋代一样,这样唐代依然是一个土德王朝,不过其继承的天命来源却从隋变为了汉,这是全新的天命,可以应天象四星齐聚之变。

不过这种理论却没有赢得百官的全面支持,尤其在李林甫杨国忠争权的背景之下,这个由李林甫支持的政策在不久之后就被杨国忠说成是一个动摇唐代统治基础的阴谋。而随着杨国忠的掌权,唐玄宗也终于废止了继承汉德的说法,重新承认了魏晋以及之后几个王朝的正统地位。

虽然随着杨国忠的专权,唐玄宗对于天命的新解释被废止了,但是这却给唐朝政坛留下了两个隐患。首先是在天命的解释上,唐玄宗依然无法解决其政权继承自武周之后依然维持土德的原因。而且因为唐玄宗的即位是通过击败太平公主等人才成功的,并不是和平即位,这让其统治合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于此同时,唐玄宗对于新天命解释的否定让他无法消除"四星聚尾"这一奇特天象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在之前的史料记载中,一旦出现这样的天象,就会出现王朝更替之事,这让唐朝政府中的高官颇为担心。再结合唐玄宗本身在统治合理性上的缺失,就让这样的危机被进一步放大了。

而这一天象也同时为安禄山的起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时四星相聚于天空的北方,与安禄山所在的方位是契合的,而之后安禄山将自己的王朝命名为"燕"也和这一天象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也可以看出安禄山在起兵过程中,对于政治合理性的重视。

在安禄山起兵的时候,还有一个人给予了他间接的帮助,那就是武则天。在武则天打算建立新王朝的时候,其对于自己的统治合理性也进行了完善的解释。她除了用天下广泛出现的祥瑞来为自己的登基造势之外,还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的五德理论。

武则天按照五行理论将自己的武周定义为土德,并且对相应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善。而唐玄宗所在的年代距离武周并不遥远,这让社会上对于金德王朝会取代李氏王朝的讨论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武则天在准备建立武周的时候,她知道自己很难说服士大夫阶层支持自己,于是其转向少数民族寻求帮助,粟特人也为武则天的政治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安禄山本就出身于粟特聚落,其身边也有精通制作符瑞之人,他们对于武则天的手段颇为了解。

因此安禄山利用了唐玄宗统治合理性的问题,并获得了四星聚尾这一异象的帮助,号称自己建立的燕国是金德的代表,是应天象终结李唐王朝的代表。由于当时社会上有该论调的舆论基础,而且安禄山也有精通造势的属下,这让安禄山的起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让他的势力快速扩大。

安禄山起义一直被视作唐代历史的转折点,其让唐王朝走上了由盛转衰的下坡路,并将唐代政治问题彻底暴露了出来,人们一直认为安禄山对于唐朝最大的破坏在于军事行动,其实其对于李唐王朝的统治合理性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唐玄宗在位期间,由于出现了四星相聚的天象,催生了新朝将兴的传言。这让唐玄宗不得不对唐朝的天命进行了全新的解释。但是由于政治斗争原因,唐玄宗的新天命观在不久之后就宣告废止,这让唐玄宗始终没有解决好自己的统治合理性问题。

而安禄山抓住了这个机会,用"四星聚尾"的天象为自己的起义造势,让百姓相信自己是天命的继承者,是取代唐王朝统治的最佳人选。与此同时,其还利用了武周政权曾经制造的舆论,声称自己也是金德的代言人,为自己收获了大批信众,这对其势力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大唐盛世军队充足,为何安禄山却敢叛乱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安禄山

    大唐天宝年间,精锐部队的部署是,在西域的安西节度使有24000人,北庭节度使,2万人,甘肃的河西节度使7.3万人。陇佑节度使有6.6万人,朔方节度使有,7.2万人。河东节度使有,6.7万人,范阳节度使有9万人,平卢节度使有,3.8万人,剑南节度使有2.2万人,岭南节度使有1.4万人。安禄山就是这样,

  • 史思明的名声为什么不如安禄山的响?史思明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思明,唐朝

    安史之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李唐帝国,又有着盛唐的美誉,无论是经济还是武力,唐帝国都曾触及到了中原王朝的顶端,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唐玄宗晚年逐渐不理政事,任用小人,再加上对形势的判断失误,却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从此唐朝一蹶不振,不由得让人感到叹

  • 李林甫:他是安禄山唯一忌惮的宰相,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林甫,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的故事。说起安禄山,大家一定觉得他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大唐盛世就是被他一手颠覆的,连唐玄宗都不放在眼里,浩浩荡荡的举兵谋反,还建立了大燕帝国,自封为王,完全不把大唐放在眼里,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见到唐朝宰相李林甫却服服帖帖,不敢声张,

  • 安禄山被冠以吹牛祖师爷,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安禄山叛唐之前任朔方节度使,手握重兵。这样一个武人,却在历史上留下一则绝妙的吹牛“轶事”。事情发生在安禄山叛唐,自称大燕皇帝之后。那时,他身边已聚集一大批文人墨客,经常给他吟咏一些歌功颂德的诗赋。老安自以为高人一等,诗

  • 安禄山造反一年多就死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禄山起兵一年多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有人以为安禄山造反了很长时间,其实不是的,安禄山起兵造反一年多后就死了,但是唐朝却在平叛多年后无法恢复到盛唐的水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件事,到底唐朝因为

  • 当时的帝国统治者非常的强大,安禄山为什么还能坚持八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禄山,唐朝

    说到安禄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当时雄居地球,四方来贺,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无论是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产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在此之前通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百姓生活也得到了

  • 唐玄宗是怎么一步一步喂大安禄山的野心?还葬送了大唐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玄宗,唐朝

    你们知道唐玄宗是怎么一步一步喂大安禄山的野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安禄山,一个几乎颠覆盛唐王朝,为曾经繁盛的唐王朝带来万劫不复之祸的男人,他的野心与他的欲望一样无法被填满。面对唐王朝一次又一次对他的信任与重用,他想到的不是回报赏识他的唐玄宗,反而是在看透了唐王朝的外强中干后,选择了反叛,

  • 杨国忠简介 揭秘历史上杨国忠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国忠,宰相

    杨国忠生活于唐朝时期,原名杨钊,杨贵妃的堂哥,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执政期间,独揽大权,起用奸佞,外戚跋扈,民怨沸腾,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最后被将士乱刀砍死马嵬驿上。杨国忠简介杨国忠生活于唐朝时期,是一朝宰相,原名杨钊,山西芮城人氏,与杨贵妃是亲戚关系,张易之的外甥。杨国忠出生年月不详,死

  • 揭秘:奸相杨国忠和虢国夫人之间的露水情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国忠,虢国夫人,杨玉环,唐朝

    杨国忠,何许人也?其原名并非为国忠,乃单名一钊。因被唐玄宗赏识器重,亲下圣谕赐名为国忠,此乃杨国忠名字之由来。杨国忠的故事,代入现代人观念,摒弃政治立场和功过评判,可谓是一部励志史。他出生于市井,成长于乱世,幼时的他常常吃完上顿不知下顿在哪里,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他逆境长成,正是这种环境,造就

  • 杨国忠是谁?杨国忠与杨玉环有着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国忠,杨玉环,唐朝

    杨国忠,原名杨钊,玄珣养子。本系张易之子,张易之伏诛后,其妻改适杨珣,遂为杨姓。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自幼不学无术,饮赌无度,为宗族亲友所不齿。至30岁时,收收敛,发奋从军。所以杨国忠与杨玉环同曾祖兄,但如果纠其血缘关系,是没有的。杨国忠的老婆,是历史上少有被正史记下来的有名有姓的大臣之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