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开历史谎言:还原真实的程咬金三板斧

揭开历史谎言:还原真实的程咬金三板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11 更新时间:2024/4/15 15:38:26

程咬金是小说《隋唐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众所周知,这个性格直爽、威风凛凛的猛将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斧头,他三斧子定瓦岗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程咬金三板斧”更是成了挂在人们嘴边的俗话,被用来比喻做事起初只要声势大,用招绝,就会效果好。

然而,演义毕竟不是正史,很多情节都是虚构或夸张的,正史中真实的程咬金半路杀出来时,手里拿的兵器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板斧,而是十八般兵器中的另一种。

网络配图

人们知道程咬金这个人多是从演义小说中认知的,俗话“程咬金三板斧”也同样出自小说。他成人后贩过私盐,蹲过监狱,卖过柴扒,会友楼义结响马尤俊达,后梦中高人传授了“三板斧”,他醒来演练时,被尤俊达喝破,因程咬金是一个健忘症患者,所以他只记住三招,这就是“程咬金三板斧”来由。

演义小说中的程咬金,只学会了三板斧,面对一切对手也都是用这三板斧,第一斧:劈脑袋,用板斧从上往下猛砍。第二斧:小鬼剔牙,对方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的脸。第三斧:掏耳朵,二马错蹬,回身横扫,因为对方前招的铁板桥刚起身,很难躲闪,所以到用第三板斧时,一般就能将对方斩杀。这三斧子一用完,马上收家伙,功夫简洁,回回奏效,屡建奇功。

程咬金(593-665),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济州东阿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卒于唐麟德二年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从演义中说他活了一百多岁看,其中就有很多臆造之嫌,他的板斧更是让人不敢相信。真实的程咬金打仗时究竟使用的是什么兵器,只能从新旧《唐书》中寻找答案,这才是最可信的。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十二程知节列传记载:“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卷一〇三程知节列传记载:“善马槊”。至于程咬金是如何使用马槊这种兵器的,史料中没有什么细节,倒是记载了他在战斗中受伤挂彩、“刺槊洞过”、折断其槊、救人危难的过程。不过,《旧唐书》和《新唐书》均对程咬金使用斧子一事,只字未提。新旧《唐书》寥寥数语足以证明,程咬金战场上得心应手的兵器其实是马槊,而不是斧头。

网络配图

那么,马槊到底是古代的一种什么样的兵器呢?汉代刘熙《释名·释兵》称:“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杀也”。汉代的马槊一丈八尺,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丈八蛇矛”。南朝梁简文帝《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

从历史资料看,古代的冷兵器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它种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大力士所使用。它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

古代小说演义中,为什么非让使用马槊的程咬金使用斧子呢?这与小说作者刻划人物特点的意图和需要分不开。俗话说,人是衣服马是鞍。要突出人物个性,不但要注重内在的气质,还要注意外部的形象。程咬金在小说中是一个性格直爽、粗中有细、好惹事端、占山为王的混世魔王形象,要突出这样的人物特点,必须让他手中的兵器相响应,马槊有点温柔,只有斧子才能衬托出程咬金粗犷豪壮的鲁莽形象。

网络配图

在古代十八般兵器中,槊和斧虽然同属重兵器,但斧子更重更大更具杀伤力,舞动时更有劈山开岭、气吞山河的威武雄姿。回首各种演义小说,其中使用斧头的人物大多是满脸乱须、坦露胸毛、眼睛暴出、粗犷豪放、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威风凛凛的杀场猛将,这是留下在中国人脑海中的大众印象。古代演义小说的作者把程咬金手中的蛇矛拿掉换成斧子,这不但能表现他粗暴骁勇的形象,而且也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演义小说的作者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把历史人物塑造得面目全非,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程咬金也不例外。他本来是一个世家大族,在小说中却变成了一个逃荒抢劫的穷光蛋,这种翻天覆地的颠覆式改编都能做出来,何况一柄不足挂齿的斧头呢?不过,对这一人物的虚构,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

标签: 程咬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程咬金的真面目 人家竟是官二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程咬金

    《说唐》里最有知名度的人是程咬金。即使没听过说书没看过戏曲的 90 后,也会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耳熟能详。《说唐》里的程咬金是个谐星,类似《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三国》里的张飞,《水浒》里的李逵,性格缺陷或智力缺陷明显,但胜在纯良。传统传奇小说里都有此类的角色。网络配图

  • 程咬金为何被称为老千岁? 友何被封为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程咬金

    在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九千岁”,这是对奸臣魏忠贤的别称。那你可曾听说过“老千岁”?这可不是什么贬义词,则是对程咬金这位开国名将的敬称。为什么,难道他活到了一千岁?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字义贞,唐朝大将,济州东阿斑鸠店人(今属山东省东平县),凌烟阁二

  • 一代福将程咬金传奇:长矛穿胸居然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其实,这只是民间对隋唐草莽英雄的一种调侃和幽默,也是民间对名人最早的“恶搞”,历史上真正的程咬金却不是这个样子的。程咬金,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人,史书记载为程知节。程咬金青少年时就很骁勇,善用马槊(马上长枪),而不是传说中的六十四斤八卦宣花斧。网络配图他生于隋末乱世,最初出道,可不是跑到瓦岗寨去当

  • 乱世英雄程咬金: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开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早朝后将魏徵叫住说:“魏爱卿请留步,朕有话要单独跟你说。”魏徵一听李世民让他留下,便停下了脚步。等大臣们都退出以后,魏徵问道:“请问陛下,有何吩咐?”网络配图李世民回答说:“魏爱卿啊!你与朕同甘共苦,南征北战,九死一生,朕虽然已封你为郑国公,但仍觉得亏待了你。”魏徵一听,连忙跪

  • 隋唐密史:程咬金三板斧背后竟是历史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三板斧”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众所周知,这个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斧头,他三斧子定瓦岗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程咬金三板

  • 乱世英雄程咬金:竟然是打仗勇猛的贵族子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提起这两句谚语,中国人是耳熟能详。说起程咬金,好多人都是通过小说、戏曲和电视剧来了解他的。那么唐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其实,唐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给人的印象与演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截然不同的。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改名为知节,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生于

  • 瓦岗寨的“混世魔王”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民间有句谚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等隋唐历史小说中,程咬金跨越的篇幅是最长的,从瓦岗寨起事,到玄武门之变,从薛仁贵征东,到薛丁山征西,从薛刚反唐,到中宗复位。小说中程咬金大腹便便,虽然本事不高,只会三斧子半(三板斧),但他粗中有细、机警过人,常常化险为夷,同时运气极好,还曾

  • 隋朝骁勇善战混世魔王程咬金竟然是笑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咬金

    隋唐战乱时期也是英雄倍出的时期,我们的混世魔王程咬金就骁勇善战,是战乱时期杰出的英雄。网络配图 李世民在打天下的时候就任人唯贤,十分器重程咬金,程咬金果然不负众望,带领李世民不断获得战争的胜利。可是一代英雄程咬金的下场如何?一种版本说是程咬金是自己笑死的。传说程咬金力大无穷,无人能敌。网络配图 众

  • 唐初大将程咬金因为看上老婆的大脚才娶她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咬金因为看上老婆的大脚才娶她的吗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擅骑射的陈咬金有着好身手,而关于他的小说形象更是被作者夸张和虚化人物的实际能力,但脱离不了其善战,勇猛的特点,

  • 程咬金“三板斧”的历史谎言:对民间大众的忽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三板斧”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是一个历史谎言网络配图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众所周知,这个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斧头,他三斧子定瓦岗的故事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