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福将程咬金传奇:长矛穿胸居然不死

一代福将程咬金传奇:长矛穿胸居然不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72 更新时间:2024/4/15 15:37:51

其实,这只是民间对隋唐草莽英雄的一种调侃和幽默,也是民间对名人最早的“恶搞”,历史上真正的程咬金却不是这个样子的。程咬金,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人,史书记载为程知节。程咬金青少年时就很骁勇,善用马槊(马上长枪),而不是传说中的六十四斤八卦宣花斧。

网络配图

他生于隋末乱世,最初出道,可不是跑到瓦岗寨去当混世魔王,而是聚众数百,建立民团,立马横槊,保卫乡里。换句话说,程咬金当初非但没有当强盗,反而是率领乡民抗击盗贼的民团首领。隋末各地纷纷起事,程咬金这支保卫乡里的非正规军,生存非常艰难。不得已,程咬金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率领数百人的小部队,依附了当时很强大的瓦岗军。在李密手下,程咬金如鱼得水,和秦叔宝一道,成了李密最精锐的八千贴身卫队的头领,官衔是内军骠骑。从此,程咬金便把名字改成了文绉绉的程知节。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与隋军的北邙山大决战中,程知节大出风头。当时,瓦岗名将单雄信率领外军驻扎在外围,遭隋军王世充偷袭。单雄信向李密求援,李密派程知节和另一员号称“万人敌”的大将裴行俨(即小说中的隋末天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前去驰救。裴行俨奋勇当先,不幸被流矢击中落马,正危在旦夕。

程知节飞马赶到,连杀数人,所向披糜;连忙从地上抱起行俨,横在马上,往自己的大营撤退;隋军随后追赶,程知节抱着裴行俨,行动不甚灵便,只觉胸口一热,一柄长槊透胸而出,只见知节大喝一声,撅断长槊,并调转槊头刺死杀手,吓散追兵,这才与裴行俨平安回营。一柄长槊透胸而出,居然没死,且还杀死敌人,救回战友。这一举,便奠定了程咬金是福将的传奇人生。

网络配图

不过,这一仗打下来,失败的还是李密。程知节、裴行俨、秦叔宝、单雄信等都成了王世充的俘虏。李密死里逃生,投奔了李渊,不久因叛唐被杀。王世充对这批勇猛的降将十分看重,优渥有加。封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不料,瓦岗降将却瞧不上王世充,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世充不但器量狭小,而且说大话打妄语,还喜欢发誓赌咒,简直就是巫师老妇的做派,哪里是拨乱反正,平定天下的明主!”明主是谁?当然是正在招贤纳能的秦王李世民了。估计李世民早已派人与秦、程等人暗通关节了。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王世充与唐军战于九曲,双方列阵对峙,程咬金与秦叔宝等皆率军在阵前。突然,程、秦与其他数十骑向西急驰百多步,然后,程咬金在马上向王世充作了一个揖说:“仆荷公殊礼,深思报效;公性猜忌,喜信谗言,非仆托身之所,今不能仰事,请从此辞。”(见《资治通鉴.唐纪三》)说完率领数十名同伙打马奔投唐军,慑于秦、程的威名,王世充的人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蹄扬起的烟尘,而不敢追赶。这就是程咬金和秦叔宝归唐最为的戏剧性过程。

归唐后,李渊将程咬金划归秦王府,李世民待之甚厚,授秦王府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就成了秦王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每次接战必身先士卒,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又领左一马军总管,以功封宿国公。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在太子李建成集团和秦王李世民集团争夺太子之位的血雨腥风中,左一马军总管程咬金首先成为李建成的清洗对象,准备把他调到离长安十万八千里的康州(今广东德庆县)当刺史。

网络配图

有人认为,程咬金征西域晚节不保,是老糊涂了。其实,程咬金才不糊涂,他打了一辈子仗,岂不知兵贵神速,秋毫无犯的道理?他之所以任王文度所为,完全是为了避祸自保。要知道,显庆元年早已不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了,高宗李治对开国功臣的防范之心已显露出来,武则天已从李治的昭仪变成了皇后,铲除异己的行动也已经开始了。因此,李治对王文度下达密旨并不是假的,只是后来事情败露,不好交待,才说王文度“矫诏”。要不然,“矫诏”怎么能可免死?且三年后,又将王文度起用为熊津都督(在朝鲜半岛),这就说明了密诏的奥密。也就是说,如果当年程咬金不听王文度传达的密诏,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寿终正寝了。故曰:程咬金虽老,却不糊涂。

标签: 程咬金

更多文章

  • 乱世英雄程咬金: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开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早朝后将魏徵叫住说:“魏爱卿请留步,朕有话要单独跟你说。”魏徵一听李世民让他留下,便停下了脚步。等大臣们都退出以后,魏徵问道:“请问陛下,有何吩咐?”网络配图李世民回答说:“魏爱卿啊!你与朕同甘共苦,南征北战,九死一生,朕虽然已封你为郑国公,但仍觉得亏待了你。”魏徵一听,连忙跪

  • 隋唐密史:程咬金三板斧背后竟是历史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三板斧”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众所周知,这个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斧头,他三斧子定瓦岗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程咬金三板

  • 乱世英雄程咬金:竟然是打仗勇猛的贵族子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提起这两句谚语,中国人是耳熟能详。说起程咬金,好多人都是通过小说、戏曲和电视剧来了解他的。那么唐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其实,唐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给人的印象与演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截然不同的。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改名为知节,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生于

  • 瓦岗寨的“混世魔王”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

    民间有句谚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等隋唐历史小说中,程咬金跨越的篇幅是最长的,从瓦岗寨起事,到玄武门之变,从薛仁贵征东,到薛丁山征西,从薛刚反唐,到中宗复位。小说中程咬金大腹便便,虽然本事不高,只会三斧子半(三板斧),但他粗中有细、机警过人,常常化险为夷,同时运气极好,还曾

  • 隋朝骁勇善战混世魔王程咬金竟然是笑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咬金

    隋唐战乱时期也是英雄倍出的时期,我们的混世魔王程咬金就骁勇善战,是战乱时期杰出的英雄。网络配图 李世民在打天下的时候就任人唯贤,十分器重程咬金,程咬金果然不负众望,带领李世民不断获得战争的胜利。可是一代英雄程咬金的下场如何?一种版本说是程咬金是自己笑死的。传说程咬金力大无穷,无人能敌。网络配图 众

  • 唐初大将程咬金因为看上老婆的大脚才娶她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咬金因为看上老婆的大脚才娶她的吗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擅骑射的陈咬金有着好身手,而关于他的小说形象更是被作者夸张和虚化人物的实际能力,但脱离不了其善战,勇猛的特点,

  • 程咬金“三板斧”的历史谎言:对民间大众的忽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三板斧”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是一个历史谎言网络配图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众所周知,这个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斧头,他三斧子定瓦岗的故事被后

  • 程咬金“三板斧”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历史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首先,变形的是他的兵器。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马上用的长矛,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如果用刀去砍,能发出金属的声音,那就说明制作成功了,必须是出身武

  • 隋唐草莽福将程咬金传奇:长矛穿胸居然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之传奇随着盛唐繁荣留在人们心中的深刻记忆,初唐英雄的形象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传到了喜剧化、脸谱化、甚至漫画化的程度,有的已经变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俚语。譬如:“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与“程咬金的三板斧”,就是其中的经典。前者是说程咬金劫皇纲和在瓦岗寨当混世魔王时,总喜欢埋伏在半路

  • 隋唐好汉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最后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为隋唐好汉之一,是为唐朝开国功臣,生性豪爽勇敢,作战决绝霸气,曾为李密部下因战勇被器重,为李密赞为“此人可当百万军”。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一代英雄程咬金怎么死的。《隋唐演义》中关于程咬金怎么死的是这样描述的,他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被杀害而亡的,而是笑死的,情绪过激而导致心律不齐,一代大将如此死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