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杨贵妃竟与安禄山有私情 杨贵妃之死

揭秘:杨贵妃竟与安禄山有私情 杨贵妃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84 更新时间:2024/1/27 7:15:59

杨贵妃(719~756年),名玉环。据说其美貌如花,通晓音律舞蹈。初为唐玄宗之子寿王妃,后得玄宗喜爱,天宝四载(745年)封为贵妃。因其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其兄姐皆显贵,堂兄杨国忠把持朝政。755年安禄山叛乱,杨贵妃与玄宗逃至马嵬驿。随军诛杨国忠,并请玄宗赐其自尽。缢亡。一说其以替身代之缢,其逃向了东瀛。

农历七月除七,俗称七夕。这一夜月上柳梢,已是夜深人静,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沿着曲折的小径,有一队宫女捧着香盒瓶花等前行,待到了内殿的庭院,早已有内侍张好锦幄,摆开案几。唐玄宗令宫女退下,亲自添香盒,焚龙涎,爇莲炬,烛光在烟篆氤氲中忽明忽暗。月亮的银辉洒在汉白玉的石阶上,夜空深邃高迥。

杨玉环斜倚着玄宗,低声说:“今夜双星,渡河相会,真是一件韵事。”

玄宗道:“他双星相会,一年才一次,不及朕与妃,可以每时每刻相守。”

网络配图

杨玉环却无端地落下泪。玄宗十分心疼,替她拭去泪水,问她为什么事而感伤。杨玉环道:“妾想那双星,虽然一年只是一会,却是地久天长,年年皆有今日,而妾与陛下,恐怕不能似他们那样长久。”

玄宗道:“朕与妃生同衾,死同穴,这难道不是长久么?”

杨玉环黯然道:“长门孤冷,秋扇抛残,妾每阅前史,心中多有凄恻。”

玄宗急道:“朕不是如此薄幸之人,今夜可对双星起誓——”说着便携住杨玉环的手,同至案几前,拱手作揖道:“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似海深,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妇。”

杨玉环亦敛衣道:“愿如誓言,若有违此盟,双星作证,不得令终。”接着她侧身握住玄宗的双手道:“今夕密誓,妾死生不负。”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令人们千年难忘,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写的就是七夕月夜李杨盟誓的爱情故事。

这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里的杨玉环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的蜀州,据说出生时胳膊上就有一枚玉环。她的父亲杨玄琰曾为蜀州司户。玉环幼年时父亲亡故,她寄养在洛阳叔父家。开元二十三年,嫁与寿王李瑁为妃。从名分上说原是玄宗的儿媳妇。这时玄宗最宠幸的武惠妃刚病死,玄宗陷入深深的哀恸与孤寂中,喜怒无常。近臣高力士进奏说寿王妃杨氏姿色无双、倾国倾城,长得颇似惠妃。

玄宗便叫高力士传旨宣召杨妃入温泉宫,他想亲自看一看。这一看不要紧,此时已正是黄昏,蜡烛摇曳着红茫茫的光,石阶上月辉沉彩,只见杨妃肌态丰艳,顾盼生情,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黑,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是沉鱼落雁,玄宗一下子不能自已。当下命她宽衣解带,沐浴华清池。玉环脱去衣衫,黑发如云,肌肤照雪,在氤氲的水汽中带着一丝疲惫,更觉娇媚无限。沐浴后设宴,杨妃侍坐右侧。玄宗婉转地问杨妃会些什么技艺,杨妃答浅晓音律。杨妃吹的玉笛清音逸韵。惹得玄宗不可名状,亲斟美酒三杯。杨妃逐杯饮后,脸颊泛红,愈加明艳不可方物。玄宗赠杨妃一副金钗钿盒,杨妃含羞接过,玄宗顺势捏住她的手,觉得滑腻且柔弱无骨。这一拉住就再也不放开了,两人不停喝酒,乘着酒兴携手入内,在床帐里便鱼水同欢,迟至日上三竿,玄宗还不愿起来。面对杨玉环年轻的赤裸身体,玄宗觉得自己也仿佛年轻了几十岁,杨玉环依稀有当年武惠妃的影子,但更多了些野性和放荡,而这正是玄宗从不曾感受过的。

网络配图

名分所限,唐玄宗虽然喜欢杨玉环,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把儿媳强占,为了能够常相厮守,高力士替玄宗想出一个办法。先教唆杨妃上一道表文,以为已故的窦太后奉献为名,乞为女道士。玄宗赐其法号为太真,先到长安太真宫假做了几天女道士,然后再暗暗地接进宫里。从此天天求欢,夜夜纵欲,加上杨玉环性情聪敏,善于迎和上意,遂专宠于后宫,宫中人皆称她“娘子”。旋被册为贵妃。册妃这一日,追赠杨妃亡父玄琰为兵部尚书,母亲李氏封为陇西郡夫人,堂兄杨铦拜鸿胪卿,堂弟杨-为驸马都尉,娶武惠妃所生的太华公主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地方的胡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原来与杨国忠相互勾结,后因为屡立奇功受皇帝赏识,被杨国忠嫉妒。杨国忠常加以诋毁,但杨玉环想到自己与玄宗年龄悬殊,万一玄宗死去,太子早对杨家不满,那时有实力的安禄山就是一个依靠。因此杨玉环极力保持与安禄山的关系。安禄山也极尽所能讨好杨玉环。洗完澡后让人裹进襁褓里,拜杨玉环为母。安禄山时时进宫朝见杨玉环,杨玉环赐安禄山在华清池洗浴,浴罢用色锦结成一个小儿摇篮,令安禄山装作婴孩儿模样,卧在摇篮中。数十个宫女,抬着摇篮来到杨玉环跟前,安禄山口中唤着妈妈。嬉闹中慢慢产生了私情,毕竟安禄山强壮有力,动作野蛮,刺激了杨玉环的情欲。

玄宗不在时两人偷偷幽会,一次安禄山用力过猛,竟然在她的酥胸上抓出一道道伤痕。杨玉环无法向玄宗交代,只好以锦锻遮在胸前,称为“诃子”,这便是后世“乳罩”的起源,“禄山之爪”成了典故。事后安禄山私下对人说:“贵妃人乳,滑腻如塞上酥!”安禄山肚腹肥大,但跳起胡旋舞却灵巧无比,一次玄宗问:“吾儿腹中何物,却如此庞大?”安禄山应声道:“臣腹中更无他物,唯赤心耳!”玄宗无比高兴,赏赐无数。

安禄山进助情花,此花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玄宗与杨玉环同床时,含一粒助情花,可以助情发兴,筋力不倦。玄宗高兴地说:“此花可比汉之慎恤胶。”(慎恤胶是汉代的春药)

杨国忠时时在玄宗面前讲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辗转不安,渐起反意。天宝十四年在范阳起兵,以诛杨国忠的名义兵锋直指长安。杨国忠扰乱朝政,将士指挥无方,二十万大军顷刻崩溃。潼关很快失陷,长安震动。在一个细雨迷蒙的清晨,唐玄宗、太子、丞相韦见素、杨国忠、杨玉环姐妹及大将陈玄礼率领的少数卫军,奔出延秋门西逃。

网络配图

傍晚至马嵬坡,军士持戟鼓噪,乱兵诛杀了杨国忠。围住驿站,鼓噪久久不止。陈玄礼奏称:“国忠既诛,贵妃不宜再侍候陛下,请赐其死以塞天下怨。”玄宗不忍,高力士劝玄宗:“贵妃原是无罪,但将士已杀国忠,贵妃尚侍左右,终未能安众心。愿陛下俯从所请,将士安,陛下亦安了。”玄宗还在迟疑,外面哗声更烈,乱兵几乎要拥进门来。杨玉环听到情状,含泪辞别玄宗:“愿陛下保重!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惟乞容礼佛而死。”玄宗已是泣不能语:“愿妃子投生在一个好地方。”杨玉环以白绫一束挂在驿馆院中的梨树枝上,北向拜道:“今与圣上永诀了。”接着自缢而亡,一道幽魂渺渺无迹。

然而,对于杨贵妃的最后归宿,却有许多疑团。流传最广的是杨玉环自缢。陈鸿《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她难免一死,但不忍见,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

标签: 杨玉环

更多文章

  • 揭秘胡人安禄山为何就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安禄山

    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只羊到集市上交易,可是没有给安禄山交够保护费,安禄山就不允许

  • 安禄山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原因真相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安禄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十多万大军长驱直入,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及朝中大员逃往四川。行至马嵬时,禁军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网络配图 这场叛乱,整整持续了八年时间。大唐王朝由此转入衰败。这场叛乱的发起者安禄山,曾经深

  •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恋情可以真的成立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玉环

    在那个脏唐、臭汉的历史岁月当中,曾经有一位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就是杨贵妃。当然,说起她的故事有很多,但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她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情人关系?首先,诸位看官跟上老吕先回顾一下杨贵妃其人其事。说起杨贵妃,她其实先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但后来,被唐玄宗看中后,她就先是被受令

  • 唐玄宗宠妃杨贵妃陪安禄山洗澡?玩火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贵妃

    历史上的杨贵妃天生丽质,是在唐玄宗后宫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有一次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网络配图大唐天宝六年,安禄山被赐为平卢节度使,并

  • 揭秘:安禄山是如何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盛世”的解说倾注了很高

  • 安禄山嗜欲极重:竟是体重三百三十斤的大胖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嗜欲极重

    首先要解释一下“嗜欲”的意思,嗜欲就是指追求肉体感官上的追求和享受,古话就有之,“嗜欲者,伤身、败德、破家、覆国之本。”所以说,嗜欲如果不加以皆知,就会成为人们事业成功路上的障碍,如果有人利用了人的这个弱点,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身败名裂。而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嗜欲极重之人,这一点从“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

  • 备受恩宠的安禄山却为什么非要起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

    历史上的安禄山不仅仅是唐玄宗面前的大红人,更是杨贵妃的干儿子,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的精彩生活。然而如此备受恩宠的他竟然在玄宗晚年起兵造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安禄山(703~757)唐安史之乱的祸首。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本名轧(一作阿)荦山,据说姓康。母突厥人。禄山少孤,因母改嫁安延偃,遂

  • 唐朝名将王忠嗣:一个比安禄山更厉害的节度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名将王忠嗣

    节度使是我国古代一种对边疆进行有效防备而设立的官位,但是在唐代的安史之乱却将节度使这个官位推到了末路。历史上,有很多人知道节度使都是因为安禄山,但是,今天带给带家的却是比安禄山还要厉害的人物――大唐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王忠嗣(706―750),初名训,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

  • 安禄山是被谁杀死的?安禄山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之死,似乎没有什么疑团。多部正史记载:他当皇帝后眼瞎患疽,性情暴躁,经常打人,亲信严庄和宦官李猪儿挨打最多。安禄山宠段氏及她生的庆恩,常想以庆恩代长子庆绪。长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使安禄山宠幸的宦官在替安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

  • 揭秘安史之乱爆发原因:杨贵妃安禄山私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玉环

    “安史之乱”无疑与杨玉环有关联,至少可以说是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借口图谋不轨。《新唐书・则天武皇后杨贵妃传》有载:“禄山反,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大意是说安禄山造反,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而且公开指出杨贵妃及几个姐姐的罪恶。但翻阅新旧唐书,实难找出杨玉环与安禄山有暧昧关系的任何记载或暗示,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