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腹便便的安禄山是如何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呢?

大腹便便的安禄山是如何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49 更新时间:2024/2/19 18:20:56

唐玄宗晚年有多昏庸?看安禄山起兵之前怎么邀宠的就能明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及一些少数民族军队10余万人,号称20万人,由范阳(今北京)急速南征。大军所到之处,绝大多数州县望风瓦解,或降或逃或被杀,毫无抵抗能力。十二月,安禄山已抵达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利用河水结冰之机迅速渡过黄河,克陈留、陷荥阳,直通虎牢(今河南汜水)。

戒备疏忽松懈之敌,势必思想麻痹,斗志涣散,指挥不力协同不好,反应退钝,战斗力弱。“乘疏击解”就是要出其不意地在这种时机敌人发起猛攻,使敌人措手不及,神志混乱失去抵抗能力。但在一般情况下,敌人不会麻痹松懈。因此在发起猛攻之前,往往要通过“假阳行阴”来迷惑敌人,使敌人麻痹,使自己养精蓄锐。“阳”是公开、暴露,“阴”是伪装、隐蔽。

“假阳行阴”就是用公开的行动来掩护隐蔽的企图和行为。安禄山在发起攻击之前,用了整整10年时间来施行“假阳行阴”的计策。

安禄山的“假阳”就是故意装出憨直、笃忠的样子,贏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对他毫不防备。公元743年,安禄山已任平卢节度使,入朝时玄宗常常接见他,并对他特别优遇。他竟乘机上奏说:“去年营州一带昆虫大嚼庄稼,臣即焚香祝天:‘我如果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否则请赶快把虫驱散。’下臣祝告完毕,当即有大批大批的鸟儿从北下来,昆虫无不毙命。这件事说明只要为臣的效忠,老天必然保佑。应该把它写到史书上去。”

如此谎言,本十分可笑,但由于安禄山善于逢迎,玄宗信以为真,并更加认为他憨直诚笃。安禄山是东北混血少数民族人,他常对玄宗说:“臣生长蕃戎,仰蒙皇恩,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为国家死,聊报皇恩。”玄宗甚喜。有次正好皇太子在场,玄宗令安相见,安故意不拜。殿前侍监喝问:“禄山见殿下故不拜?”安佯惊道:“殿下何称?”玄宗微笑说:“殿下即皇太子。”安复道:“臣不识朝廷礼仪,皇太子又是什么官?”玄宗大笑说:“朕百年后,当将帝位托付,故叫太子。”安禄山这才装作刚刚醒悟似地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并向太子补拜。玄宗感其“朴诚”,大加赞美。

玄宗见其大腹便便竟能作舞,笑着问:“腹中有何东西,如此庞大?”安禄山随口答道:“只有赤心!”玄宗更高兴,命他与贵妃兄妹结为异姓兄弟。安禄山竟厚着脸皮请求做杨贵妃的儿子。从此安禄山出入禁宫如同皇帝家里人一般。杨贵妃与他打得火热,玄宗也更宠信他,竟把天下1/4左右的精兵交给他掌管。

安禄山的叛乱阴谋许多人都有察觉,一再向玄宗提出。但唐玄宗被安禄山“假阳行阴”之计所迷惑,将所有奏章看作是对安的妨嫉,对安禄山不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怜惜,不断施以恩宠,让他由平卢节度使再兼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及闲厩、群牧等节度使。安禄山见假阳行阴之计得手,唐玄宗对他已只有宠信毫不设防,便紧接着采取“乘疏击懈”的办法,搞突然袭击。他的战略部署是倾全力取道河北,直扑东西两京(即长安和洛阳)。

这样,安禄山虽然只有10余万兵力,不及唐朝1/4,但唐朝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对安禄山毫不防备,广大内地包括两京只有8万人,河南河北更是兵稀将寡,武备废弛,面对安禄山一路进兵,步骑精锐沿太行山东侧的河北平原直逼两京自然是惊慌失措,毫无抵抗能力。因而,安禄山从北京程到袭占洛阳,只花了33天时间。安军占领潼关后曾止军10日,进入长安后也不组织追击,使唐玄宗安然脱逃。可见安禄山目光短浅,他只想巩固所占领的两京并接通河北老巢,消化所掠得的财富,好好享受大燕皇帝的滋味,并无彻底捣碎唐朝政权的雄图大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无赖之徒,竟然能深得大唐皇帝的信任,最终将唐玄宗打得溃退千里,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标签: 唐朝安禄山

更多文章

  • 盘点安禄山手下谋臣猛将 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安禄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安禄山手下猛将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起点,而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就是安禄山,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安禄山手底下的那些谋臣武将。安禄山手下的谋士诸如严庄、阿史那承庆、高尚三人。其中严庄和高尚是安禄山的左右臂,而阿史那承庆则为安禄山的亲

  • 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军队为什么七年就被打败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禄山,唐朝

    说到安史之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安史之乱的双方决策层感觉就是菜鸡互啄,明明都有很多机会消灭对方,但是彼此都在接连犯低级错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绝佳战机,让这场本无悬念的战役变得如此丰富有料。安史之乱是唐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交锋,最终朝廷虽然平息了此次叛乱,但是也元气大伤,成为唐朝由盛

  • 安禄山是什么出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跟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禄山,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安禄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自唐朝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短短八年时间,就让唐朝的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更是为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情形埋下了一个伏笔。这场战乱也因此而被现代史学家称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可问题是《旧唐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安禄山,营州柳

  • 杨贵妃给45岁安禄山洗澡,李隆基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贵妃,唐朝

    说到杨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李隆基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之一,杨贵妃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美人,唐代审美是以丰腴为美,而杨贵妃可以说是绝对的胖美人了,一般来说,皇上的占有欲都是非常强的,他们的皇位权利和他们的女人都是不能够被染指的。可是当27

  • 薛嵩参加过安禄山的叛军,后来为何能被封为节度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薛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薛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薛仁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的人物,他自从军以来,战功赫赫,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深受皇帝的信任,并且他的家族也得到了唐王朝的重用。在《薛仁贵征西》、《薛丁山征东》等多部小说中,也展现了薛家的勇猛和对大唐

  • 安禄山喜欢杨玉环吗?这二人真的有私情之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禄山, 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说“安史之乱”的之时,安禄山打出的一个口号就是将杨玉环夺过来纳为己有。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安禄山一定是非常非常喜欢杨玉环的,但针对二人是否有私情之事,却实在难说。无论是新旧唐书,对这点是没有任何记载的,反观野史和杂记之

  • 安禄山为什么敢起兵作乱?他是什么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唐朝

    你真的了解安禄山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上安禄山起兵作乱,在他看来,兵多马壮,长年习战,哪一项不是能颠覆唐朝的利剑?试问侯景反叛时部众才区区多少人?李隆基晚年衰老迷昏,至此大错,无论如此都谈不上安禄山高估自己。倒是胡人握此好牌,若是安禄山身体再好几年,恐怕提早100多年进

  • 唐玄宗那么重用安禄山真的是因为杨贵妃的关系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玄宗,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宗。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安史之乱前,能威胁皇权的主要是两股势力,一个是外戚,汉朝最明显,以至于东汉末年,窦家、梁家等外戚轮番登场,皇帝想对抗,就只能重用宦官集团。另一个就是藩王势力,啥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搞得皇上很受伤!而唐朝自安史之乱爆发

  •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什么会被亲生儿子所杀 只能说天道好轮回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与史思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世界历史,绕不过中华上下五千年;提起中国历史,绕不开汉唐盛世;提起唐朝历史,又不得不提开元盛世的转折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顾名思义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为首的犯上作乱,所以合称安史之乱。原本这场叛乱该称为“安禄山之乱”,最后

  • 安史之乱是什么发生的 安禄山当初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对安禄山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的时间是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奠定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社会繁荣安定。但是在唐玄宗执政后期,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