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是什么发生的 安禄山当初为什么要造反

安史之乱是什么发生的 安禄山当初为什么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4/2/19 18:20:09

安禄山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的时间是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奠定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社会繁荣安定。但是在唐玄宗执政后期,也许是过分骄狂,放松了懈怠,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又重用李林甫等奸臣,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十五万大军势如破竹攻入长安城,破灭了开元盛世的美梦.

公元732年

安史之乱为什么可以发生?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那么为什么安禄山和史思明拥有那么大的权力而皇帝却控制不住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唐朝的兵制。“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唐初行府兵之制,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在关内者二百六十一,其势本内重于外。府兵之制,无事时耕于野,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根据这段历史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兵制是重内轻外,天下置折冲府六百三十四个而其中二百六十一个都用来护卫京师。这么一来我们可以看出在唐初中央也就是关中相比于节度使拥有兵力优势。但是后来唐玄宗在开元十年设立节度使制度使得地方势力逐渐强过中央,安禄山更是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兵力达到十五万,且由于地方势力在唐初的扩张政策下得到了实战的磨练,作战能力更是强过中央军。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双方兵力悬殊。再加上安禄山非常善于投机取巧,拜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为异父异母,善于笼络朝廷官员,导致唐玄宗对安禄山及其信任,疏于防备。

李隆基

那么为何唐玄宗要实行节度使制度呢?

原因是高宗、武后时,均田制的逐渐破坏,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地方兵力又承接了唐朝对于开疆扩土的意志,所以常常需要扩员。唐玄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把所以就让地方把这些流民招募并武装起来,结果数量越来越多,而府兵制又决定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力度不够,地方军力膨胀,逐渐超出了中央的控制,其中最大的当属安禄山势力,已经强大到皇帝无法控制的地步了。唐玄宗实行的节度使制度可以说是安史之乱发生的硬性条件和必备因素。

安禄山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对安禄山如此的信任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玄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和唐玄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皇室多腥风血雨,公元685年,李隆基诞生在洛阳,他的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立为了皇帝,但没有实权,李隆基3岁被立为楚王,4岁被过继给了唐高宗长子李弘,5岁时,父亲李旦被废除帝位,祖母武则天登基称帝。693年,李隆基的母亲窦妃

  • 史思明和安禄山相比 谁才是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史思明

    很多人都不了解史思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一般认为,大唐是毁在安禄山手里的。本来唐朝正处于盛世之中,天下太平,国力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甚至排第一,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则是中国之幸,人民之幸也。然而,一场安史之乱,把偌大的一个唐朝弄得乌烟瘴气,尽管后来安史之乱被平定了,但从此

  • 胡人安禄山为什么会对唐玄宗那么重要?他是什么身份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胡人安禄山为什么会对唐玄宗那么重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熟悉历史的人已经知道,安史之乱之前,威胁皇权的主要是两个势力,一个是外戚、汉王朝最明显,东汉末年、窦家、梁家等外戚依次登场,皇帝打算对抗唐王朝从安史之乱爆发到灭亡,一直是封疆大吏们(节度使 )心腹

  • 历史上真实的田承嗣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为安禄山父子建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承嗣,唐朝

    历史上真实的田承嗣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代宗对挑起“蜀中之乱”的罪魁祸首崔旰,最后以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了安抚——任命其为西川节度使,并赐名为“宁”。事情平息后,它看似一切如旧,其实它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那就是让其他割据势力意识到,叛乱也没有多大的危险性,

  • 安禄山在发动兵变之前,都做过什么?有什么样的舆论攻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你们知道安禄山在发动兵变之前,营造过怎样的舆论攻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我们现在提起唐朝的时候,往往会将其和汉朝并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两个高峰。不过相对于汉朝的稳定而言,唐代的兴盛年代则稍显短暂。自唐玄宗在位前期,其发展到了极盛,而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代国力便迅速衰落,再也没有重现之前的

  • 大唐盛世军队充足,为何安禄山却敢叛乱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安禄山

    大唐天宝年间,精锐部队的部署是,在西域的安西节度使有24000人,北庭节度使,2万人,甘肃的河西节度使7.3万人。陇佑节度使有6.6万人,朔方节度使有,7.2万人。河东节度使有,6.7万人,范阳节度使有9万人,平卢节度使有,3.8万人,剑南节度使有2.2万人,岭南节度使有1.4万人。安禄山就是这样,

  • 史思明的名声为什么不如安禄山的响?史思明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思明,唐朝

    安史之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李唐帝国,又有着盛唐的美誉,无论是经济还是武力,唐帝国都曾触及到了中原王朝的顶端,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唐玄宗晚年逐渐不理政事,任用小人,再加上对形势的判断失误,却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从此唐朝一蹶不振,不由得让人感到叹

  • 李林甫:他是安禄山唯一忌惮的宰相,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林甫,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的故事。说起安禄山,大家一定觉得他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大唐盛世就是被他一手颠覆的,连唐玄宗都不放在眼里,浩浩荡荡的举兵谋反,还建立了大燕帝国,自封为王,完全不把大唐放在眼里,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见到唐朝宰相李林甫却服服帖帖,不敢声张,

  • 安禄山被冠以吹牛祖师爷,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安禄山叛唐之前任朔方节度使,手握重兵。这样一个武人,却在历史上留下一则绝妙的吹牛“轶事”。事情发生在安禄山叛唐,自称大燕皇帝之后。那时,他身边已聚集一大批文人墨客,经常给他吟咏一些歌功颂德的诗赋。老安自以为高人一等,诗

  • 安禄山造反一年多就死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禄山起兵一年多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有人以为安禄山造反了很长时间,其实不是的,安禄山起兵造反一年多后就死了,但是唐朝却在平叛多年后无法恢复到盛唐的水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件事,到底唐朝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