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仁杰包青天都是传说 郅都先生才是铁面第一人!

狄仁杰包青天都是传说 郅都先生才是铁面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1/22 17:04:04

苍鹰郅都:成也公正,败也公正

郅都是《史记》《汉书》里都有传记的人物,能入史书,单独有一段人生描述,自然是极大荣耀。郅都先生为人优点还是有不少,勇敢,公正廉洁。勇敢倒说不上十分出色的品格,但是公正廉洁就比较难得。

事实上郅都先生也的确是公正,甚至公正过了头,最终他自己也被这所谓的公正给害死了。

和所有出身底层的草根一样,郅都在汉文帝时代,当的最大的官也就是郎官。说是官,其实不过是侍从之类。不过,郅都的勇敢还是在同事中有了不小名声,再加上他敢于直言进谏,对于贤明君主景帝来说,他的这点尤其难得。从郎官升到中郎将,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当了中郎将,和皇帝亲密接触的机会更多,自然也就有更多机会接触权重位高的大臣。换作一般人,那肯定得打好关系,将来怎么着也得图个外放,当上一方诸侯。可是郅都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从没有什么媚骨。丞相周亚夫正当红,景帝很多事情也都得听听他的意见。能在朝廷混的,都是人精。多种树,少栽刺,不图丞相大人提拔,最少也要在他面前表现出恭顺一面。可是,郅都对周亚夫,却只作揖,不跪拜。他不求他什么,本身廉洁得很,怕丞相干什么?他执法极严,见谁都不留情,所以贵族们,甚至是皇帝都怕他,人送外号:“苍鹰”。

有人说,他不买丞相的账,说不定他是极力讨好景帝呢?其实也没有。

有一次,天子带着宠妃贾姬前往上林苑。本来嘛,游山玩水的,郎情妾意的,还真是美妙啊。只是有一只不解风情的野猪出现了。原来贾姬要大解,那会儿厕所都比较简单,哪怕是天子用的,也不过是简陋的几堵墙,贾姬前脚进,野猪后脚进,对着这只不长眼的野猪,贾姬只有大声尖叫,花容失色的份。景帝心疼得不行,如果是个人,倒可以大喊抓刺客,甚至诛他九族,但这只野猪又不和人讲礼义廉耻,怎么办?景帝只好用求助的眼光看着郅都,虽然是保卫皇帝性命的,但是看在皇帝的份上,保护下皇帝的妃子,应该也不算公器私用啊。没想到郅都竟然一动不动,似乎就没发生过什么事似的。

这个郅都,这会儿完全不了解景帝的心情啊。景帝起身准备自己亲自去救了,但是不开眼的郅都却跪下来说:“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个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看轻自已,而祖庙和太后怎么办呢?”他倒是为景帝考虑,只是无形中得罪了人,他都不知道。

这话说的,也有点替太后着急的意思。后来这事传到太后耳朵里了,太后明白,这小子不错,如果皇帝真的因为救了那小狐媚子,出了什么意外的话,那么该怎么向祖宗交待呢?所以,她赏了郅都黄金百斤,格外高看郅都的意思。

郅都做事也是一把好手。济南地区大姓宗族常不服教化,济南太守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胡作非为。汉景帝把郅都派过去,叮嘱郅都好好干。郅都到任后,经过调查把首恶分子挑出来,杀他全家。豪强们碰到过硬的,但没见过这么耍流氓的官员。你讲情,给送他礼,他和你讲法,你和他讲法,他又和你讲情,这流氓官员还打着律法的口号,能怎么滴?所以,从此都得老老实实,不敢作恶。一年后,济南郡路不拾遗,连带着其他郡守也乖乖的,唯郅都马首是瞻。

对于景帝来说,郅都是个好帮手,对于太后来说,他不救那宠姬,是替她出了一口闷气。用郅都的话来讲,是替太后着想。可是后来郅把刘荣杀了,太后恨他恨得牙痒痒。

刘荣原是太子,在与刘彻争斗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强大的后台,又因为母亲贾姬的愚蠢,所以,最终落败,被贬为临江王。不是太子,成了临江王了,就得修建宫殿。可是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刘荣又因为扩建王宫,侵占了刘恒祭庙外面的地。被人给告到了中尉府,倒霉催的,中尉府的长官是郅都。

如果是其他人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人家是皇子,占了点爷爷的地,又有什么关系?何况父子一家亲,转身就会和好,外人强行插手,反而讨不到好处。何况占地这事,说小不小,说大其实也不大。当年晁错就干过,结果也没怎么的他。可是到了郅都这,就是了不得的大罪。刘荣好歹还是个皇子,他就不明白了,皇太子做不成了,难道还不是刘家人?他被关起来后,想讨个刀笔什么的,给父亲写个信。郅却下严令,谁都不许拿给他,否则就是同党。不过,郅都虽手眼通天,也还有不怕死的人。窦婴想个办法,偷偷派人送了过去,刘荣留下遗书后,自杀。

景帝知道这事,没多说什么。他能说什么?刘荣固然是儿子,儿子死了,他也伤心。但是他的死,却可以带来很多好处。窦太后可不这么想,刘荣是她的爱孙,太子当不成了,就算了。可因为占地这么点事,就被逼得自杀。退一步讲,就算犯了死罪,连写个遗书的愿望都不能满足,郅都怎么办的事?要说她不恨景帝,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也不好拿儿子说事,于是所有的气都撒在郅都身上。

太后发话了,皇帝也不能不听。郅都被免官了。不久,匈奴南侵,边疆没有什么得力人手。景帝想到了郅都,派他去雁门当太守,抗击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军情紧急,反正,大老板下令,郅都不必入朝,可以直接赴任。

郅都的大名,匈奴人都是听过的。本来他们也不过是抢一抢,没打算真的就发动大规模战争,所以郅都一来,匈奴人就撤了。和汉人打了多年交道,匈奴人变乖了,为了让郅都早点离开,他们用起了反间计。自然郅都深陷法网,其他人有没有说情不清楚,反正景帝和太后商议这事时,说,郅都是忠臣,应当赦免。窦太后大怒:“难道你儿子刘荣就不是忠臣?”于是,太后揣着明白装糊涂,亲下懿旨,诛杀间谍郅都。

真是夜路走多了,就会遇见鬼了。郅都一生公正,却最终也被人用律法的名义诛杀。归根结底,还是有些事情过了就到头了,人情不留一线,日后不好相见。(百家说史)

标签: 郅都先生汉朝景帝

更多文章

  • 史上最能忍的宰相娄师德就连狄仁杰都自愧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娄师德,狄仁杰,唐朝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在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稍有不慎,就会丢乌纱,掉脑袋的危险。在唐朝有一位宰相,论能力他出将入相,文武兼备,是位响当当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在武则天时期,竟然没有遭到酷吏的迫害。当然也不是他跟酷吏们关系好,主要是酷吏实在从他身上跳不出毛病,没法下手啊!他绝对堪称是史上最能忍让

  • 大唐风云:武则天为狄仁杰痛哭背后的复杂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武则天,狄仁杰

    武则天治理天下,一用贤臣,二用酷吏。其中她和贤相狄仁杰的故事,各种影视作品里都有介绍,在中国基本没有人会不知道。狄仁杰在武周时期两次出任宰相,政绩卓著,被武则天尊称为“国老”。她不但在政治上倚重狄仁杰,还在生活上关心他。狄仁杰常陪武则天到郊外游览,一天遇上大风,狄仁杰头巾落地,坐骑受惊,狂奔不止,女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狄仁杰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污辱却能极度隐忍,从来不加以反抗。不要以为这个词是凭空捏造、文人虚构,这个词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娄师德。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曾和狄仁杰同朝为相。娄师德最大的

  • 揭秘:李唐王朝复兴能在武则天死后是狄仁杰的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名相,狄仁杰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

  • 狄仁杰凭什么能成为武则天信任一辈子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狄仁杰

    远征高句丽的战争刚结束,狄仁杰已为中心所召,担任大理丞一职。大理寺是主司惩罚的衙门,长官为大理卿,次官为少卿,丞在其下,职位约等于今天的查看厅局长。尽管高宗照旧上朝,但健康状态已大不如前。每次他坐到王座,帘幕的后边必定有武则天在那儿。也就是说,武则天才是真实的主政者。曩昔的“皇帝”、“皇后”之名已被

  • 狄仁杰靠肉体上位 最后他真的出卖了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武则天

    今天咱来说说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克星——狄仁杰。说起来狄仁杰和武则天还是老乡,都是山西人,前者在并州,后者在文水,两个地方没相距多远。不过狄仁杰可不需要靠关系上位,武则天也不是吃这套的人。有许多奇闻野史哄传狄仁杰和武则天有一腿,说狄仁杰是依靠肉体上位的。事实第二次任相时狄仁杰已经六十九岁了,武则天虽然喜

  • 揭秘狄仁杰:一个既当过囚犯又做过法官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唐朝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狄仁杰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据说一年内裁断羁押案件无数,涉及1.7万人,没有喊冤的。他甚至敢跟皇帝据理力争。当时大将军权善才和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唐太宗陵的柏树,高宗怒道,“这是让我当了不孝子,必须杀!”但最后被狄仁杰说服,免了他们死罪。之后,在豫州刺史任上,

  • 《大唐狄公案》简介:狄仁杰系列故事的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唐狄公案,狄仁杰,小说,

    《大唐狄公案》(Celebrated Cases of Judge Dee)是荷兰伟大的汉学家、外交官、小说家高罗佩的英语文学巨著。作者用十五年时间写成,全书有十六个长篇和八个短篇,翻译成中文后约140万字。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被译成十余种文字,是美国芝加哥

  • 解密:狄仁杰如何做到在一年之内断案一万七千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断案,唐朝

    影视中的狄仁杰,大都身手不凡,断案入神,“狄仁杰‘神探’称号主要来自他在地方和中央大理寺担任司法官员时候的业绩。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有说他一年断案一万七千起,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史籍中没有留下他断案的详细细节,有野史说他断案效率高,担任大

  • 狄仁杰一生有四个闪光点:品德高尚是其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品德高尚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狄仁杰一生的四个闪光点之一:品德高尚。狄仁杰一生一身正气,为官清廉且勇气十足,他的所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