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世英明的唐宣宗晚年犯的两个致命错误

揭秘一世英明的唐宣宗晚年犯的两个致命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1/16 21:38:21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所托非人,因此造成兄弟觊觎帝位,给了宦官得以私自拥立新君,重新执掌权柄的机会。就这样,唐宣宗自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小贞观”之治,很快便土崩瓦解了。也正是唐宣宗这一人生最大的遗憾,让大唐朝的最后时刻,真的很快就到来了。

网络配图

唐宣宗共有十二个儿子,他在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登上皇位后,便封长子温为郓王、二子李渼为雍王(大中六年薨,追册为靖怀太子)、三子李泾为雅王、四子李滋为夔王、五子李沂为庆王。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月,户部魏侍郎进言:“如今天下无事,惟有未立储君,是臣下最为忧心的大事。”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起来,群臣也都很看重立储这件事,可英明的唐宣宗却未置可否。

原来,因为唐宣宗不愿意立皇后,所以太子也就一直未进行册立。又因为他素来不喜欢长子李温(其他儿子都住在宫中,只有李温住在宫外的十六王宅),因此他也没有立李温为太子的打算。他喜欢的是四子夔王李滋(雍王死后,成为三子),因为李滋的性格和他类似,故而想立李滋为储君。但又担心废长立小,乱了次序,会遭到群臣的反对,也会造成兄弟反目。这让他十分纠结,因而东宫久未建立。

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唐宣宗让宰相裴休畅所欲言谈谈当前的时政大事。裴休提出,早立太子,便是天大的事。宣宗说:“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资治通鉴》语)吓得裴休再也不敢对立储君的事发言了。立储之事就这样一直延宕了下来。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唐宣宗因服丹药中毒,疽发于背,而且已经非常危重了。一个多月来,宰相与朝臣都无法见到皇帝。弥留之际,唐宣宗密嘱内枢密使(宦官)王归长、马公儒及宣徽南院使王居方,一定要立夔王李滋为太子。这三人与右军中尉(宦官领禁军)王茂玄都是宣宗皇帝平日所器重的,唯有左军中尉王宗实不和他们一条心。三人担心王宗实会从中作梗,便定计先调他去当淮南监军。于是,王归长派人王宗实宣读伪造调左军中尉为淮南监军的圣旨。当时,王宗实已经受敕,即将出城。左军副使对王宗实说:“圣上病重,已经逾月,中尉平日只能隔门请示起居。今将中尉调至淮南监军,实在真伪难辨,何不见圣上一面,以辨真伪,再走不迟。”王宗实顿时大悟,重新入宫,此时诸宫门已增派卫士,王宗实带着副使从侧殿直入寝殿。哪知寝殿里面传来哭声,原来皇帝已经殡天,正位东首,众嫔妃环绕哭泣。王归长、马公儒及王居方三人正在寝殿安排后事,准备拥立夔王李滋继承皇位。

网络配图

王宗实大声喝斥道:“圣驾已崩,为何不先诏告天下?却这般鬼鬼祟祟,在背地里搞阴谋诡计,你们到底想做什么?”说到这里,便从袖中取出调动敕旨,掷给王归长等三人,喝道:“皇上大渐弥留之际,哪里来的这道圣旨?显然是你们在搞鬼。你们自己考虑清楚,假传圣旨,该当何罪?”王归长等只有管理内侍的权力,却无法调动禁军,能调禁军且与他们同心的右军中尉王茂玄又不在现场。因此,当王归长等忽然看见王宗实闯进寝殿时,已经惧怕了三分,又被他一顿喝斥,揭露矫诏隐情,越发觉得心虚畏罪,当时便吓得面无人色。三人齐齐跪在地上,捧着王宗实的脚,请求饶命。王宗实假意道:“立嫡以长,古今使然。汝等既已知罪,速即起身,往迎新皇,以便稍图自赎。”三人连滚带爬地站起来,往迎新君去了。其实,迎接新君的差使哪里还有他们的份!

这里有一个无法解开的谜,既然手握右军禁军的王茂玄与王归长等三人同心,为何他未参与此事并留在现场呢?分析起来,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唐宣宗病情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二是准备调王宗实去当淮南监军,若王茂玄留在寝殿,怕引起王宗实的怀疑;三是王归长三人不想让更多人分享拥立之功。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越是担心的事情,往往越容易发生,唐宣宗的纠结终于被王宗实打破了。

王宗实派宣徽北院使齐元简去迎接居住在十六王宅的李温,不到一时,李温已到,至御榻前大哭一场。王宗实随即召人拟诏,立郓王李温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并更名为李漼。次日,唐宣宗大殓,灵柩停在寝殿中,皇太子李漼柩前即位,是为唐懿宗。李漼皇帝随即召见百官,封令狐绹为代理宰相。才过不久,又下一道圣旨,捉拿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归案,当日处斩,罪名为伪造圣旨(而夔王李滋死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八月,原因不明)。

唐懿宗即位后,追尊生母晁昭容为元昭皇太后。封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原被唐宣宗压制的宦官气焰,因拥立之功,重又嚣张起来。

网络配图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即唐懿宗即位的第二年十一月,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他父皇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但君临天下后的唐懿宗,言行举止却几乎找不到他父皇的影子。他在位期间,骄奢淫逸,宠信宦官,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无怪乎《新唐书》说他是:“以昏庸相继”。正是由于他的昏庸无能,使大唐王朝的政局更加风雨飘摇,并把他父皇重新点燃的一点希望之光给彻底熄灭了。

有历史学者在评论唐宣宗立储纠结的后果时,是这样说的:“以立储之大经,不先决定,及驾崩以后,竟为宦竖握权,视神器为垄断之物,英明者果若是乎?……无感乎唐室之天下,与阉人共为存亡也。”

且不论郓王与夔王,谁劣谁优,如果立谁又会怎样,因为历史没有如果。综上所述,正是唐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反复纠结与再三犹豫,才给宦官重新掌权提供了机会,也才使他身后会留下无数的隐患与无穷的遗憾。这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历史教训。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揭秘:恭谨节俭的唐宣宗竟然出家为僧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汉族,初名李怡,后改名李忱。唐朝第十八位皇帝。登基之前封为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母郑宫人,元和五年六月廿二日生于大明宫,是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唐宣宗继位后,便“尽革武宗乱政”,下令恢复货款,并诛杀赵归真、刘玄靖等撺掇武宗灭佛的十名道士,“

  • 侄子病危皇叔继位 唐宣宗李忱装傻赢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忱

    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位皇子,从小备受欺负,由于他的母亲本是宫女,母亲郑氏本是郭贵妃的侍女,后来得到了皇帝李纯的赏识和爱慕,升级为妃子,生下了李忱。当然,他也是后来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只是辈分比他们大实际上比他们还小一岁。其实李忱的皇子当的可不是那么如意的,由于他是唐宪宗皇帝的第十三位皇子,就算是继

  • 唐宣宗也是疯狂追星族:看看唐宣宗如何追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怡(后来改名李忱),是唐宪宗之子,唐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李怡年轻时为了免受政治迫害,韬光养晦,故意装傻,大家都认为他窝囊得很,唐文宗、唐武宗更是经常很无礼地取笑这个叔叔。唐武宗病危时,宦官们为了找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选择了李怡。没想到,李怡改名李忱,登上皇位后,立即现出了他精明能干的一面

  • 唐宣宗开创了大中之治 为什么最后没有挽回唐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为什么不能挽救唐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宣宗李忱是唐朝倒数第四位皇帝,在位十三年间,颇有一番作为,开创了“大中之治”,被司马光誉为“小太宗”。然而,唐宣宗却没能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或者说他在位时的繁荣景象,不过是唐朝灭亡前的回光返

  • 唐宣宗李怡:母亲是宫女出身,不得不装疯卖傻几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李怡,唐朝

    对唐宣宗李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宣宗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他虽然在大明宫中出生,但是母亲却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宫女。唐朝时期对于出身是非常看重的,这样出身寒微又没有势力的李怡根本得不到皇帝的看重。而且史书上记载这位皇子一开始就表现得又痴又傻,连普通的宫

  • 唐宣宗李忱:装疯痴傻30多年,被誉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忱,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忱。01翻身当皇帝论辈份,李忱是前面两任皇帝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被封为“光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光王不慧”,就是不聪明,这还是隐讳了的说法,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这人很痴傻。怎么痴傻法呢?这位“光王”一向沉默寡言,表情呆板,怎么逗他都不说话。有一次,唐文宗

  • 唐宣宗李忱装疯卖傻30多年 李忱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忱

    还不知道:李忱为什么装疯卖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还真的少有像李忱这样,装疯卖傻三十多年的人,就算不是皇帝,这样的人也少有,毕竟装疯卖傻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必须疯癫,人前人后都是如此,因为你无法确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是不是还有人在监视你。但是李忱为什么要

  • 唐宣宗是怎么死的?唐宣宗最满意李滋为何传位给李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宣宗最满意李滋为何传位给李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九月,此时的长安依然壮丽、繁华,坊市中依然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外面喧嚣的声音越不过皇宫高大的宫墙。皇宫中是安静的,安静中又似乎透着几分冷清、凄惶。在这安静之下,宣宗的大限即将到

  • 唐宣宗李忱:装疯卖傻熬死四个皇帝,他是如何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高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XXX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洋小时候其实是个非常聪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父亲高欢为了考考自己的几个儿子是否成才,便出了一道题目,将乱作一团的丝线给这帮儿子,命令他们解开。在其他兄弟

  • 深藏不露的唐宣宗李忱,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忱,唐朝

    对李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有一位皇帝,当皇子时装疯37年,被宦官拥立登基后成为傀儡皇帝,然而他上位时的第一道圣旨却直接震惊了百官。自古以来有这样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因为出色被残害的人。当然,也有少数人选择避其锋芒,装疯卖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