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宣宗李忱为什么竟要装疯卖傻36年?

揭秘:唐宣宗李忱为什么竟要装疯卖傻36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3/7 23:46:42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第十三子,母亲是孝明皇后郑氏,他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收复了沦陷于吐蕃人手里近百年的河、湟全境,缔造了唐朝中晚期的最后一抹辉煌。

元和五年,李忱出生于大明宫,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按照继位的顺序,李忱是永远没有机会做皇帝的。而且,他的母亲郑氏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宫女,所以李忱虽然是皇子,也享受不到其他皇子一样的待遇,因为自己的身份,他总是被其他皇子嘲笑捉弄。为了掩饰内心的卑怯,他便将自己封闭起来,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只能报之以沉默,于是,连父亲都觉得这个儿子可能有些痴呆。

网络配图

长大后的李忱已经被贴上了“智障”的标签,成为大家争相欺负的对象。比如,有一天,唐文宗李昂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上,众人把酒言欢,热闹喧腾,李忱依然不言不语地,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李昂看到了,便指着他说:“谁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李昂本来是李忱的侄子,可是在他眼里,李忱显然只是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而已、面对一哄而上的诸王,李忱依然保持沉默,不管他们怎么戏弄,面色丝毫不改,始终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这让众人很得意,却让座中的亲王李炎起了疑心。

李炎是李昂的弟弟,就是后来的唐武宗。面对始终不悲不喜的李忱,他开始怀疑此人是否真的痴呆,于是在后来的日子,他抓住一切时机对李忱进行试探。

武宗李炎即位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李忱和诸王一起随皇帝外出踏雪,众人兴尽而返时,已是日薄西山,加上中途休息时设宴畅饮,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个傻乎乎的李忱已经从马上坠落,掉在了冰天雪地中。虽然史料说这是一次意外,但是李炎在位期间,李忱经历的意外也太多了,隔三差五就要坠马,平地走路都会摔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次被丢在冰天雪地之中,李炎料定他不会再回来了。可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侍卫来报,说李忱又出现在了十六宅。

就这样,李炎更认定李忱有蹊跷,于是决定直接弄死他,以绝后患。几天后,可怜的李忱被突然闯入的宦官抓进了永巷。永巷从汉代开始就是幽禁宫女和嫔妃的地方,跟监狱差不多,关押在那里的大多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网络配图

李忱被关押后,又被人捆成肉粽一样扔进了厕所。当时,李炎身边有一个宦官姓仇,他对李炎说,这种傻子留着也没用,干脆一刀杀了。

李炎同意了。可是,这个宦官并没有真的杀了李忱,而是偷偷将他运出宫里藏了起来,以备日后之用。

从此,这个一度被人取笑的傻子就从宫廷消失了。据记载说他逃到了浙江出家为僧,也有人说他被姓仇的宦官软禁,总之,他暂时远离的复杂的皇宫。

会昌六年春天。李炎病危,他的儿子都年幼,还没有立太子,所以,朝野上下人心浮动。那时的宦官势力很大,一等到武宗驾崩,仇姓宦官联合他人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李忱。虽然李忱一直被众人视为弱智,但是他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论资历绝对够老,而且有宦官力挺,朝臣也不敢反对。于是,已经被人遗忘的李忱又回来了,并且顺势当上了皇帝。

会昌六年,李忱登基,是为宣宗。而拥立这个傻子皇帝的宦官们以为可以通过操控李忱来控制天下时,却被李忱的一系列大动作吓傻了眼。

网络配图

他非但没有像众人想象的那样不知所措,反而对处理政务非常熟稔,好像久经磨练的储君一样。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原来之前的一切都是演戏。这位隐忍了三十六年的皇帝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迫不及待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执政第二天,就解决了持续40多年的牛李党争,使中央政权更加巩固。随后,趁着吐蕃内乱,收复吐蕃,使大唐版图由分裂而统一。

李忱在位期间很勤劳,而且能举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命人将《贞观政要》写在屋内的屏风上,以便时刻鞭策自己,他还让翰林大学士每天朗读太宗所写的《金镜》给自己听。为了熟悉大小官员的姓名和官秩,李忱还专门让人编纂了《具员御览》,放在案头随时阅览。因为李忱曾流落民间,所以深知民间疾苦,对老百姓很是同情。在他的统治下,唐王朝出现了最后一次治世,史称“小贞观”。可惜的是,他最后因服用金丹之药而死。

唐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落,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揭秘一世英明的唐宣宗晚年犯的两个致命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

  • 揭秘:恭谨节俭的唐宣宗竟然出家为僧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汉族,初名李怡,后改名李忱。唐朝第十八位皇帝。登基之前封为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母郑宫人,元和五年六月廿二日生于大明宫,是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唐宣宗继位后,便“尽革武宗乱政”,下令恢复货款,并诛杀赵归真、刘玄靖等撺掇武宗灭佛的十名道士,“

  • 侄子病危皇叔继位 唐宣宗李忱装傻赢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忱

    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位皇子,从小备受欺负,由于他的母亲本是宫女,母亲郑氏本是郭贵妃的侍女,后来得到了皇帝李纯的赏识和爱慕,升级为妃子,生下了李忱。当然,他也是后来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只是辈分比他们大实际上比他们还小一岁。其实李忱的皇子当的可不是那么如意的,由于他是唐宪宗皇帝的第十三位皇子,就算是继

  • 唐宣宗也是疯狂追星族:看看唐宣宗如何追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怡(后来改名李忱),是唐宪宗之子,唐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李怡年轻时为了免受政治迫害,韬光养晦,故意装傻,大家都认为他窝囊得很,唐文宗、唐武宗更是经常很无礼地取笑这个叔叔。唐武宗病危时,宦官们为了找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选择了李怡。没想到,李怡改名李忱,登上皇位后,立即现出了他精明能干的一面

  • 唐宣宗开创了大中之治 为什么最后没有挽回唐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为什么不能挽救唐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宣宗李忱是唐朝倒数第四位皇帝,在位十三年间,颇有一番作为,开创了“大中之治”,被司马光誉为“小太宗”。然而,唐宣宗却没能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或者说他在位时的繁荣景象,不过是唐朝灭亡前的回光返

  • 唐宣宗李怡:母亲是宫女出身,不得不装疯卖傻几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李怡,唐朝

    对唐宣宗李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宣宗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他虽然在大明宫中出生,但是母亲却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宫女。唐朝时期对于出身是非常看重的,这样出身寒微又没有势力的李怡根本得不到皇帝的看重。而且史书上记载这位皇子一开始就表现得又痴又傻,连普通的宫

  • 唐宣宗李忱:装疯痴傻30多年,被誉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忱,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忱。01翻身当皇帝论辈份,李忱是前面两任皇帝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被封为“光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光王不慧”,就是不聪明,这还是隐讳了的说法,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这人很痴傻。怎么痴傻法呢?这位“光王”一向沉默寡言,表情呆板,怎么逗他都不说话。有一次,唐文宗

  • 唐宣宗李忱装疯卖傻30多年 李忱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忱

    还不知道:李忱为什么装疯卖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还真的少有像李忱这样,装疯卖傻三十多年的人,就算不是皇帝,这样的人也少有,毕竟装疯卖傻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必须疯癫,人前人后都是如此,因为你无法确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是不是还有人在监视你。但是李忱为什么要

  • 唐宣宗是怎么死的?唐宣宗最满意李滋为何传位给李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宣宗最满意李滋为何传位给李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九月,此时的长安依然壮丽、繁华,坊市中依然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外面喧嚣的声音越不过皇宫高大的宫墙。皇宫中是安静的,安静中又似乎透着几分冷清、凄惶。在这安静之下,宣宗的大限即将到

  • 唐宣宗李忱:装疯卖傻熬死四个皇帝,他是如何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高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XXX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洋小时候其实是个非常聪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父亲高欢为了考考自己的几个儿子是否成才,便出了一道题目,将乱作一团的丝线给这帮儿子,命令他们解开。在其他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