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于唐朝名相魏征,多次顶撞皇帝却大有裨益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于唐朝名相魏征,多次顶撞皇帝却大有裨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4/1/17 14:27:27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一说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初治家,少时丧父,家贫,但胸怀大志,喜好读书,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李密的瓦岗军起义,后随李密归唐,又为窦建德俘获,任起居舍人。

窦建德死后,他为李渊太子李建成信重,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喜欢他的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为太宗参谋国事,遇事进谏,所提意见贯穿一条“居安思危、节奢以俭”的主导精神,魏征口无遮拦直谏领导,对太宗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大有裨益。

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

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

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

但再开明的皇帝,毕竟身为九五之尊,

有时对于违逆自己的人难免怒火中烧,恨不得杀之而后快。魏征就曾因据理力争而使唐太宗恨不得杀了他。一次罢朝后,太宗大骂:“会须杀此田舍翁。” 意思是,

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把这土地主给宰了。

长孙皇后一听这话, 忙问是谁让太宗如此气愤。 太宗答道:“这个魏征狗胆包天, 老是在朝廷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跟我争,简直是羞辱我。”但是,

贤明的长孙皇后却笑着向太宗道贺, 说道:“我听说君主圣明大臣才会直言,现在魏征直言,恰恰是因为您圣明的缘故。”

太宗听了, 觉得“主明臣直”的确是有道理,而且长孙皇后言辞之间还把太宗给夸奖了一番,于是由怒而喜,不再对魏征耿耿于怀了。

魏征入朝为官之后,始终秉性忠直,仗义执言,只要是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必定要站出来说话,甚至不惜犯颜进谏。唐太宗也拥有难得的气量,敢于重用魏征,先后提升他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为魏国公。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仰慕魏征的才华,召他入朝

面对太宗的怒斥,魏征坦然说道:“太子如果早听我的忠告,绝无今日!”这种直率的态度不但没有让魏征获罪,反而赢得了太宗的好感,使他成为太宗的近臣魏征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他们的关系,是君臣,也是朋友。当然也有不和谐的时候,但是,魏征总能轻而易举的把不和谐变为和谐。就连太宗自己都说:魏征,朕所畏惧者也。

魏征一生进谏无数,深得李世民信任,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墓碑更是李世民亲自书写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派人探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建筑材料,全部为魏征建造大屋。公元643年,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并亲书碑文。魏征葬礼按其遗愿,极其简单。魏征去世后,因魏征曾经举荐过先后被黜戮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称赞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便怀疑魏征私结朋党。加之又有传闻,说魏征生前曾自录下给皇帝的谏词,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李世民更加火冒三丈。他不仅取消了衡山公主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在魏征死后半年尸骨未寒之际,下令推到了魏征的墓碑。

贞观十八年初,李世民君臣在商议是否对高丽用兵时,再次提到已经去世一年多的魏征。李世民自负地说,魏征生前劝他不要东征高丽是个错误,事后他很快后悔了。之所以没有再提这件事,主要是怕堵塞进言渠道。

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后,耳边重又响起自己大言不惭地批评魏征的话,不得不对群臣说出了“如果魏征在,决不会让我有今天”的反省话,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下令重修魏征墓,并且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魏征是怎么惹怒李世民了,为何李世民在他死后要对其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征,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也是一个明朝皇帝的历史,直到现在,李世民的政策在民间仍流行,但是,李世民魏征的尸体有些疑惑,魏征做了什么在他的生命,在他死后让李世民不安静,从著名的李世民的历史是指魏征如镜,换位思考,让李世民对世界的统治得到了很多新的想法。事实上,魏征不是一个人李世民,这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魏征应该在那个

  • 唐太宗竟想立弟媳做皇后,魏征对他讲了一段话,他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维尼撒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可谓是伉俪情深,是历史上的一对“模范夫妻”。但在长孙皇后病死之后,李世民又想册立一位皇后,而且此人身份非常特殊敏感,她就是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李元吉的妻子,不就是李世民的弟媳妇么?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话说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李元吉被杀,李世民的部下随即杀入东宫、

  • 魏征做了什么在他的生命,在他死后让李世民不安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也是一个明朝皇帝的历史,直到现在,李世民的政策在民间仍流行,但是,李世民魏征的尸体有些疑惑,魏征做了什么在他的生命,在他死后让李世民不安静,从著名的李世民的历史是指魏征如镜,换位思考,让李世民对世界的统治得到了很多新的想法。事实上,魏征不是一个人李世民,这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魏征应该在那个

  • 秦琼为什么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魏征一句话就点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琼

    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的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整个事件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带领自己的部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控制住了自己的父皇,他最终夺得了王朝的统治权。但

  • 意想不到,魏征一死,李世民就砸毁他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正直敢言之臣。他之所以能名垂千古,一半得益于自己忠心事主,不计风险,一半得益于李世民的虚怀若谷,心胸似海。他要是个昏暴之君,魏征别说名垂千古,早就被尸首两分。因此李世民拥有魏征这样的忠心之臣,是一种福分,而魏征拥有李世民这样的主公,也是一种福分。要说李世民的容人之量,堪称千古无人可

  • 唐太宗曾经多次想杀魏征,可是为什么魏征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唐太宗

    略微学过历史的都晓得, 李世民部下有个犯言敢谏的大臣叫魏征,魏征经常指出皇帝的缺乏,跟皇帝争锋相对。李世民虽怒气冲冲想杀他,但也不会痛下杀手。最典范的故事莫过于上面这个,险些众所周知。有一次,唐太宗罢朝,痛骂道:“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十分疑惑,问道:“谁惹恼了陛下?”李世民说:“还

  • 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竟效力过六个主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征

    忠孝节义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忠诚都被视为一种可贵的品质。关羽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凭的就是他对刘备的忠诚,即使被曹操俘虏之后,依然要千里迢迢寻找旧主刘备。现代的职场各种辞职,各种开除,人与企业之间忠诚基本不存在,良禽择木而栖成了硬道理。但是日本的企业,忠诚的观念依然非常重。如果关羽是忠诚的正面

  • 《天下长安》魏征义子长安在历史上有原型吗 长安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魏征是大唐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因为以敢于直言进谏而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与李世民明君贤臣,开创了大唐盛世。但是除此之外,魏征的其他事迹在历史上似乎并不出名。那么历史上魏征有几个儿子?在《天下长安》中魏征还有一个义子,名叫长安,这也不由得让人好奇,魏征义子长安在历史上有原型可循吗?魏征有几个孩

  • 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之子——诸葛靓,诸葛靓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魏,三国,诸葛诞,诸葛靓

    诸葛靓(jìng),字仲思 ,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 ,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少子。 诸葛诞叛乱后入仕东吴。吴亡后投降晋朝,但因父仇而终身不仕,时人称许他至孝。滞留东吴诸葛靓原与父亲在魏国,性格方正且有才能和声望。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据守寿春反抗掌握朝政的大将军司马

  • 揭秘魏征梦斩泾河龙王的故事 他哪里来的权力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魏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魏征是他的遮羞布,也是他的政绩牌。不动魏征,才能标榜李世民的贤德,不杀魏征,才能成就李世民的千古一帝!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集团的心腹幕僚,后来因为李建成失败才被推荐到李世明羽下!由于之前在李建成手底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