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真的是为了杨玉环吗

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真的是为了杨玉环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25 更新时间:2024/1/22 12:43:55

大家好,说起安禄山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安禄山出生于东北地区,是粟特族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胡人。当时称少数民族,多数都叫胡人。之后来到唐朝,因为屡建军功,所以深得唐玄宗赏识。唐玄宗天宝年间,平步青云,历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封为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

他是当时唯一一个异姓称王的节度使。可见,唐玄宗对他宠爱有加。而且他可以说在讨好唐玄宗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认了比自己小16岁的杨贵妃为母亲。在唐玄宗和杨贵妃眼中他都是红人,看起来是没有造反的必要了。其实,看到下面的原因之后,你就发现,他真的很有必要造反。

唐玄宗虽然宠爱安禄山,不断给他升官,但并不是绝对的昏庸,也是有自己的目的。当时唐朝边境周围有很多节度使,除了北方安禄山担任的几个之外。在山东地区,西北西区还有众多的节度使。

这些节度使实力也很强大,唐玄宗宠爱安禄山就是想借用安禄山来镇压其他节度使。当然,这个目的却是达到了。但对于安禄山来说却很危险,他也得罪了其他的节度使。而其他节度使的实力并不比安禄山差。要知道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太子可是立刻跑到西北去了,依靠西北节度使的支持,最终称帝。这是安禄山造反的第一个理由,因为得罪其他节度使了。万一唐玄宗驾崩了,到时自己靠山没有了,倒霉的还是自己。所以他选择先下手为强。

第二个理由就是和太子李亨有关。安禄山自始至终只对唐玄宗和杨贵妃表露过忠心,但对太子始终是不屑一顾。当然,唐玄宗对于太子李亨也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使得安禄山看到了希望。

只要太子李亨被废掉,自己之后绝对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于是他联合李林甫一起想要扳倒太子,结果李林甫至死都没扳倒太子。之后杨国忠担任丞相之后,也没有扳倒太子。这对于安禄山来说非常危险了。因为当时的唐玄宗快到七十岁了,活不了几天了。到时候太子继位,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再加上西北和其他地方节度使的反对,自己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两个理由让安禄山决定立刻造反。当然,他因为凭借自己的军队,可以打得唐朝措手不及。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最后太子和其他的节度使联合起来了,一起反对安禄山了,而且太子称帝了,唐玄宗被迫成为了太上皇。这就意味着,安禄山不得不与整个唐朝为敌了,也就注定了他之后的失败。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在以肥为美的唐朝,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有多胖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杨玉环

    现在的女孩子,都喜欢减肥,认为这样子才是最美的,穿衣服也好看,所以身上肉一旦多一点,就开始绝食减肥。其实在古代的时候,瘦子不一定会招人喜欢,比如说唐朝,就是以胖为美。杨玉环就是最特殊的例子,不过大家知道杨贵妃究竟有多胖吗?她的真实体重原来是这样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据了解,在历史记载中,唐朝的人们都

  • 以胖为美的唐朝,杨玉环的体重真有那么重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玉环,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杨玉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这是唐代小说家陈鸿在《长恨歌传》中描写杨贵妃的一段话。在陈鸿的笔下,杨贵妃是一个不胖不瘦的匀称美人,而并非是世人所想的“胖美人”。对此,可能有些人会嗤之以鼻,毕竟杨贵妃已经“肥胖”了千余年时

  • 高力士为什么赞成李隆基杀了杨玉环?他对杨玉环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力士,唐朝

    高力士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历史上,有名的宦官虽然很多,但大多名声恶劣,专断弄权,贻误国事。高力士,若是从唐玄宗李隆基的角度来看,无人能比过他,“力士当上,我寝则稳。”这句评价相当之高,说明李隆基无比信任他。若是从国家大局看,他只能说是“褒贬参半”了。都

  • 杨玉环要给安禄山洗澡时,唐玄宗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玄宗,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玄宗的故事。安禄山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大人物,他这个人聪慧过人,虽然体型很胖,却非常灵活,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精通六国语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安禄山的官场生涯可谓是平步青云,他为人圆滑,利用贿赂等手

  • 唐玄宗的皇后位子一直空着,为什么不立杨玉环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贵妃,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贵妃故事,欢迎关注哦。杨贵妃是一个十分令人惋惜的历史人物,作为绝世美女,又深受唐玄宗的喜爱,但是最后的结局却不怎么样,甚至是悲惨,在那样一个为皇帝喜爱却落得如此下场,让人觉得十分意外,而且为什么没有给她赐后呢,这不应该呀。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

  • 唐玄宗是真的不在意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的流言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不在乎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流言蜚语?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论及开元盛世最具争议的人,安禄山与杨贵妃必定榜上有名,一个乱臣贼子,一个红颜祸水。因为身份的特殊和亲密的言行,关于两人的流言蜚语也是广为流传,比如题中说的两人曾整晚待在一起,加之杨贵妃

  • 魏征为什么和唐太宗说只做良臣不愿做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魏征,唐太宗

    在众多的中国皇帝中,有作为的不少,但在其统治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所建材,发挥出超群智慧者并不多。唐太宗李世民正是这个“不多”中的佼佼者,他之所以能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生平时代,由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这与他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唐太宗曾有一个千古流芳的比喻,他把自己比作玉石金矿,把大臣比作良工巧匠。那

  • 一代名臣魏征:为什么他说只做良臣而不做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征,唐太宗,长孙无忌

    在众多的中国皇帝中,有作为的不少,但在其统治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所建材,发挥出超群智慧者并不多。唐太宗李世民正是这个“不多”中的佼佼者,他之所以能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生平时代,由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这与他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唐太宗曾有一个千古流芳的比喻,他把自己比作玉石金矿,把大臣比作良工巧匠。那

  • 堂堂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什么还怕言官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魏征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爱玩鹞鹰,一天,他正捧着一只鹞鹰在宫门外把玩,突然看见谏议大夫魏征迎面向他走来,惊慌之余,唐太宗把鹞鹰藏进了自己的衣袖里,等魏征走了后才敢拿出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鹞鹰因在唐太宗的袖中藏得过久,早已窒息而死了!若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作为臣子的魏征应该怕天子唐太宗才对,从

  • 魏征做了什么? 竟然让唐太宗亲自砸了他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征,唐太宗

    他的名字与贞观之治将同垂于青史。他是唐初卓越的政治家,他刚正不阿,素以有胆有识、犯颜直谏而著称,辅弼唐太宗拨乱反正,以成贞观之治。李世民这么尊宠他,可是为什么后来又亲自砸了他墓碑呢?影视剧中保剑锋饰演的魏徵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