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生平简介

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90 更新时间:2024/1/3 3:03:53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后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太平御览》卷385卷引《文士传》)

公元197年,因避兵乱,十一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待其成年之后,刘桢希望际遇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汉末政治极为腐败黑暗,社会危机深重,统治者镇压黄巾军起义后,各地军阀据地称雄,中国陷入分裂、动乱之中。据有中国北方的曹操,政治较为开明,任人唯才,广揽文学之士。

这使得当时渴望中国统一、怀有济世抱负的有志之士,如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以及刘桢等,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曹操治下的邺城,一时人才荟萃,形成以曹氏父子为首的文学集团,并由于他们的诗文大多描写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统一、治国的豪情壮志,慷慨多气,悲凉豪壮,从而形成了“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桢是建安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与曹氏关系密切。在诗文中,他把曹操比做起于丰沛、统一中国的汉高祖刘邦,把曹氏的知遇,比做礼贤下士的信陵君,见《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他把统一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投曹之初,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

建安十六年(211年)后,出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

从现存诗文看,他与曹丕关系至为密切,而曹丕兄弟亦视为亲故,诗酒唱酬,交往常不拘形迹。曹丕曾特赠廓落带,以示亲宠,并由此而留下一篇妙文(载《典略》)。然而,刘桢性傲,不拘礼法。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酒酣忘情,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对此并未介意,而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这对刘桢自然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在《赠徐干》一诗中流露出他的痛苦心情。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北方瘟疫流行,刘桢染病去世。曹丕为此极为悲惋,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见《与吴质书》)。

他一生中的的著述包括《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有《刘公干集》传世。

标签: 东汉刘桢

更多文章

  • 魏晋诗文赏析之赠从弟·其二,刘桢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形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晋,赠从弟·其二

    赠从弟·其二,两汉刘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本诗是第二首。这首诗看似咏

  • 三国孟达是被谁杀死的?孟达死后葬在了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达,刘备,曹丕,司马懿

    孟达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的一生也是多舛的,但是也都是他自己做的选择。孟达字子度,他本来是字子敬的,但是他跟着刘备以后,发现刘备的叔父名字就叫做刘子敬。他后来改了名字之后一直在刘备的账下做事,那么他究竟在三国中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孟达是跟黄权有点相似,因为他一开始也是跟着刘璋做事,那个时候的刘璋非常自

  • 刘备义子刘封与倒戈将军孟达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封

    刘封是谁刘备大业晚成,在其入主荆州后,仍未有子嗣继承其大业,在三国混战时期,各藩君主常常征战在外,没有继承人坐镇稳定军心是对集团扩张极为不利的,当时刘备选择继承人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刘封动漫形象刘封是东汉末年人,他原来姓寇,是罗侯寇氏的儿子,后来跟随着刘备,当时刘备还在荆州刘表那儿,而阿斗也还没

  • 解读孟达为何不救关羽 诸葛亮为什么不救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达,关羽,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不救关羽依本人拙见:关羽是成也义气,败也义气。他最后“兵败身死”的下场并不是没有预兆的,且听我来慢慢分析。最初,关羽追随刘备,有兄弟义气,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心中大义重振汉室,在历史上留个好名声。诸葛亮剧照这点咱们有迹可循:当初关羽被曹操俘获后,曹操惜才,特地派了张辽作为说客来劝降关羽。一

  • 诸葛亮为何宁舍弃三郡要地也要致孟达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刘备所属上庸守将孟达绝刘降曹,致使东三郡为曹魏所占,孟达以新城太守之职坐镇曹魏西南边陲数年。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孟达欲叛魏归蜀,于次年初为司马懿所破。加之此前孟达曾背刘璋而归刘备,因此在史书上留下了“反覆”之名,后人多认定其最终败亡实属咎由自取。笔者以为,

  • 三国中最没政治节操的人是谁?墙头草孟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来逐渐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三国中有很多能人政客,当来其中不乏唯利是图毫无原则之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三国中最没政治节操的人,他叫孟达。孟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墙头草似人物,他一生命运多舛,但也都是他自己造成的。网络配图孟达字子度,原本是字子敬,但投靠刘备后,因为刘备的叔父叫

  • 刘备干儿子为何不救关羽?只因受孟达怂恿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封,刘备,刘禅,关羽,孟达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其实还有一线生机,他派廖化到驻扎在上庸的刘封那里求救。刘封是刘备的养子,顾念叔侄情分,本有意搭救,但一旁的孟达却进谗言:“你拿关羽当叔叔,人家并不拿你当侄子。当初汉中王立嗣犹豫不决时,曾经征询过关羽的意见。他以你的身份低微不当立,而且劝汉中王把你调到上庸

  •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魏将孟达被司马懿灭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孟达,司马懿

    诸葛亮北伐之前成功策反了魏将孟达,但还没有等到两军会师,孟达就被司马懿给灭了。给这次策反打了很大的一个折扣,对诸葛亮的整个北伐计划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诸葛亮的这次北伐为何会失败呢?公元227年,诸葛亮开始北伐。率领大军开往汉中,出发之时,他写了一封十分令人感动的表,不仅感动了“后主”刘禅,而且

  • 三国大将孟达是因为对关羽见死不救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大将孟达

    孟达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的一生也是多舛的,但是也都是他自己做的选择。孟达字子度,他本来是字子敬的,但是他跟着刘备以后,发现刘备的叔父名字就叫做刘子敬。他后来改了名字之后一直在刘备的账下做事,那么他究竟在三国中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孟达是跟黄权有点相似,因为他一开始也是跟着刘璋做事,那个时候的刘璋非常自

  • 孟达和吕布相比 谁才是真正的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布,曹操,三姓家奴,孟达,刘璋

    纵观三国武将中的牛逼人物, 吕布绝对是首屈一指,装得一手好逼,在名著中,吕布虽被描绘成了点神,无人能敌的形象,但同时也给予他一个三姓家奴的坏名声,现实中的吕布真像名著中描绘的那样吗,不尽然,根据史实资料显示,他的真实面目与名著中的形象相差太远,且命运完全不同。为此,作者罗贯中对吕布这一人物的刻划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