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最后是怎么死的

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19 更新时间:2024/1/28 2:01:42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

黄盖剧照(网络图)

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孙坚起兵,黄盖随即加入孙坚起兵的队伍。

黄盖早年担任了地方郡吏,又被举荐为孝廉,征召至公府,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官员。这段事实在史籍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除的知道,这段做地方官员的经历,为黄盖以后担任武陵太守这一职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黄盖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表现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黄盖一生中最为人所知的功劳就属于赤壁之战了。赤壁之战时,黄盖随周瑜代表东吴参与战争。黄盖建议用火攻曹军,周瑜随即采纳了这个决定。赤壁之战蜀吴联军大胜,黄盖当记首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在任职期间,黄盖在外讨山越寇盗,在内平县邑吏治。黄盖一生的后期主要从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于成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一职,直到病逝。

黄盖性格特点

黄盖一生,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经历了东吴三次的权力更替,却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孙坚、孙策、孙权都十分重用他。黄盖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在孙坚左右,随他征战四方。

黄盖游戏形象(网络图)

黄盖这一生中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忠勇。他作为三朝元老,对每一位主子都十分的“忠”。而在赤壁之战中,他主动提出做苦肉计的受害者。当时他被打得皮肉绽开,血肉模糊,他还是一声不吭,将计划进行到底,就连平时相熟的人也不肯透露一个字。这点体现出他的“勇”。所以黄盖的第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忠勇。

黄盖的第二个性格特点是足智多谋。虽然他为人严肃,但是对训练士兵很有一套,每次出去打仗,他的部队都勇猛善战,令人敬佩。在赤壁之战之后,黄盖被派出去平定武陵郡的蛮夷叛乱。而当时武陵郡兵力只有五百,与蛮夷之间的兵力差距有些大,但是黄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战术,大胜蛮夷,将他们赶出了武陵郡。

《三国志·吴书十》中写到:“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就是说黄盖每次出去带兵打仗,士兵们都争先打头阵,将黄盖留在后面,说明他深受士卒爱戴;“当官决断,事无留滞”,说明黄盖为人做事果断,深受各地百姓拥护;黄盖战功卓著,身先士卒,吴主孙权称帝以后,“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黄盖怎么死的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张辽的箭所射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还是黄盖自己叫了韩当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

黄盖剧照(网络图)

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盖基本上已经不出场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因伤重死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武锋中郎将,还是为东吴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219年,武陵蛮夷叛乱,进攻城邑,孙权任命黄盖为太守,平定叛乱。当时武陵郡内兵力只有五百,于是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将蛮兵引入城内。等那些贼兵进入了一半的时候,立即发动攻击,斩杀了数百人,还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斩杀叛军领袖,放了投降者。用从春季到夏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一直到这时,武陵郡的叛乱才彻底清除。

后来长沙益阳县也被山贼所占领,黄盖又前去征讨,顺利地将山贼赶了出去。于是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在升任偏将军不久后,黄盖便病逝了。所以,黄盖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后去世的,而是在担任偏将军之后,病逝的。

标签: 黄盖

更多文章

  • 揭秘东吴老将黄盖竟险些冻死在厕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黄盖和程普一样,也是三朝元勋,但黄盖不仅是猛将,治理地方也很不错。黄盖少年丧父,日子特别不好,但黄盖有豪情壮志在胸,虽然生活贫困,却不像凡人庸碌,常常背柴之余学习兵法。网络配图佐命孙氏 抚平山越黄盖先跟孙坚,又跟随孙策、孙权,南征北讨,攻城略地,亲冒矢石。山越常有部落不愿归附孙吴,有时候贼寇侵略郡县

  • 三国最牛神箭手黄盖 曾在战场射杀1000余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核心提示:赤壁之战后不久,吴国武陵境内上万蛮夷叛乱,黄盖临危受命,来到武陵时,正赶上叛军围攻,城中只有军士五百,寡不敌众。网络配图一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典出自《三国演义》。黄盖是后汉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到他父亲一代,已是家道中落。加之父亲早逝,黄盖从小过着非常贫寒的生活。但

  • 三国东吴老臣黄盖的传奇人生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老臣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陪伴了我们很多年,那么到底周瑜打黄盖是个怎么样的故事呢?这两个三国时期的名将又为何要演一出这样的戏?而这个苦肉计最终成功又是谁的功劳呢。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当时曹操带着他的百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歼灭蜀吴联军,刘备和周瑜知道,自己区区五万兵

  • 解析三国老将黄盖究竟为什么要用苦肉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老将黄盖

    曹操大军南下后,先占领了新野,大胜了刘备军队,使得刘备军队只能仓促的往南方逃走。途中众人商议如何才能摆脱曹操大军的追赶,最后得出只能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派出诸葛亮去游说孙权。诸葛亮不负刘备所托,说服了孙权同意与刘备大军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但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后,能出来对抗曹操大军的兵力也仅

  • 三国大将黄盖发起火烧赤壁是发生在几更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

  • 真实的赤壁之战:诸葛亮没借箭黄盖没挨打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赤壁之战

    导读:赤壁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因为它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这场被后人认定为意义重大的战争,是否真如人们传统认识的那样传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

  • 黄盖诈降时在信上写了什么竟使曹操深信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曹操大军南下后,先占领了新野,大胜了刘备军队,使得刘备军队只能仓促的往南方逃走。途中众人商议如何才能摆脱曹操大军的追赶,最后得出只能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派出诸葛亮去游说孙权。诸葛亮不负刘备所托,说服了孙权同意与刘备大军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但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后,能出来对抗曹操大军的兵力也仅

  • 周瑜打黄盖:一切都是为了战争胜利演的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瑜打黄盖

    后人在看《三国演义》时,认为周瑜是一位小肚鸡肠的人,为了和小的事都要斤斤计较。在周瑜临死之时,还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嚎。《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对三国故事的演义,其中的观点和人物没有历史书籍那般客观和中立。有人说《三国演义》是站在褒赞刘备的角度上创作的,对曹操、周瑜等人都有一定的贬低之意。周瑜在孙

  • 黄盖为何差点冻死在厕所里 当晚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盖

    黄盖和程普一样,也是三朝元勋,但黄盖不仅是猛将,治理地方也很不错。黄盖少年丧父,日子特别不好,但黄盖有豪情壮志在胸,虽然生活贫困,却不像凡人庸碌,常常背柴之余学习 兵法。网络配图佐命孙氏抚平山越黄盖先跟孙坚,又跟随孙策、孙权,南征北讨,攻城略地,亲冒矢石。山越常有部落不愿归附孙吴,有时候贼寇侵略郡县

  • 论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献火攻之计用命设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盖

    火攻之计在《三国演义》里可谓被各方大神们运用到了极致,我们来粗略统计下火烧的战役都有哪些:火烧长社、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淮河 、火烧藤甲兵、火烧瓦口峪、火烧夷陵、火烧上方谷、火烧濮阳、火烧连营、火烧乌巢等等。而其中诸葛亮又是火攻计策的鼻祖,他一个人就实施了数次成功的火攻计,把强大的对手曹魏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