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赤壁之战中黄盖是如何使用苦肉计

揭秘三国赤壁之战中黄盖是如何使用苦肉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1/30 4:20:49

赤壁之战使用黄盖苦肉计,曹操大军南下后,先占领了新野,大胜了刘备军队,使得刘备军队只能仓促的往南方逃走。途中众人商议如何才能摆脱曹操大军的追赶,最后得出只能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派出诸葛亮去游说孙权。

黄盖剧照

诸葛亮不负刘备所托,说服了孙权同意与刘备大军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但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后,能出来对抗曹操大军的兵力也仅仅只有五万,这该如何是好。正当他们发愁的时候,东吴的名将黄盖却提出了用火攻的好计策。但是这个火攻其实是一个苦肉计。

一天夜里已经投降了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想着要好好利用这两人。于是黄盖就提出:自己愿意在二蔡面前受些皮肉之苦,假意投降于曹操,然后在利用火攻之术,打败曹军。

第二天,周瑜正与众人商讨如何打败曹操时,黄盖对各种建议加以反驳,并说:“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打不过曹操大军的,实力差距太大了,还不如早些投降,降低损失。”周瑜听完后,大怒,说道:“此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人,实在是留不得。”于是下令将黄盖拖出去,斩首示众。

东吴的大部分官员都替黄盖求情,周瑜只好作罢,但还是打了50军棍。这50棍打得黄盖也真够惨的,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此事被二蔡及阚泽通报给了曹操,于是曹操对黄盖诈降的事深信不疑。

三国大将黄盖和黄忠有什么关系

黄盖和黄忠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黄盖为孙吴的得力干将,黄忠则为蜀汉的一位猛将。虽然他们二位都姓黄,都是老将,但事实上他们二位没有任何的关系。一位为东吴效力,而另一位则为蜀汉效力。

黄忠剧照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来刘备与孙权联军打败曹操后,就投靠了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是黄忠最耀眼的一年。当时,刘备率军与夏侯渊交战,夏侯渊所带领的兵马都是精锐,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夏侯渊斩杀于定军山。同年,刘备称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号刚侯。

由于黄盖与黄忠有些相像,那么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他们二人到底是谁比较厉害。

黄忠的绝技就是箭术,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百步穿杨,而且百发百中。曾有一次,黄忠与关羽切磋武艺,最后竟然打成平手,而黄盖的武艺在各种书籍里应该是不及关羽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黄忠的武艺要超过黄盖的。而黄忠与关羽、赵云、张飞、马超一起被称为蜀国五虎上将,五虎上将的武艺高强是世人所公认的。黄忠在三国时期算得上是一流的高手,而黄盖仅仅只能算个二流武将。

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黄忠虽然武艺高超,但也仅仅限于在陆地上。若是与黄盖比水战,定是不能与之匹敌。

赤壁之战中黄盖写给曹操的信介绍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带着他的八十万大军南下,想要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最后统一天下。同年九月,曹操进攻新野,但当时刘表已死,他那没用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于是当时依靠刘表建造自己势力的刘备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军民往南撤。

黄盖剧照

曹操占领了新野之后,收编了刘表当时剩下的部队,接着把战线继续往南推,直到长江沿线。刘备在樊城被曹军大败之后,与自己的部下一起仓促的逃往南边。在逃亡的途中,刘备派诸葛亮先行一步,去柴桑会见孙权,一定要说服他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大军。

但是以五万兵力去对抗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实在是有些困难。于是就有了黄盖诈降曹操一事。据说,黄盖和周瑜演完苦肉计之后,还写了一封信让人给曹操带去。

曹公:原本我曾受孙吴之恩,也不会侍二主,实在是事出有因,忍无可忍。因为那周瑜不听我的忠言,硬要用五万兵马去对抗您手下的八十万大军,这简直就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怎么会不失败呢。东吴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我们是不可能胜利的。但是周瑜仗着自己有能力,不听我的劝,竟还要当着众将士的面扬言要将我斩杀,幸亏那些文武百官们苦苦求情,我这才保全了这条命。

但他竟然还说死罪既免,活罪难逃,于是又狠心将我杖责五十,使我颜面尽失。我这样无端受到凌辱,实在心有不甘啊!您功高盖世,是世人所敬佩的榜样。早听说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所以我思考再三,决心前来投靠你们,一来为你效力,二来洗刷我的耻辱。我黄盖愿意带上粮草和兵士,随船队归降于你,希望你能接纳我。

吴国大将黄盖最后是怎么死的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张辽的箭所射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还是黄盖自己叫了韩当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

黄盖剧照

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盖基本上已经不出场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因伤重死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武锋中郎将,还是为东吴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219年,武陵蛮夷叛乱,进攻城邑,孙权任命黄盖为太守,平定叛乱。当时武陵郡内兵力只有五百,于是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将蛮兵引入城内。等那些贼兵进入了一半的时候,立即发动攻击,斩杀了数百人,还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斩杀叛军领袖,放了投降者。用从春季到夏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一直到这时,武陵郡的叛乱才彻底清除。

后来长沙益阳县也被山贼所占领,黄盖又前去征讨,顺利地将山贼赶了出去。于是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在升任偏将军不久后,黄盖便病逝了。所以,黄盖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后去世的,而是在担任偏将军之后,病逝的。

三国大将黄盖发起火烧赤壁是几更天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大大小小战役中最出名的一场。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说明了当时中国的战争已不再局限于黄河流域,战线已经开始往南移了。而黄盖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是巨大的。

黄盖游戏形象

话说黄盖向周瑜献计诈降曹操,用火烧曹操的连环船。黄盖在东吴的帐内与周瑜一起演了一出苦肉计。让细作误以为黄盖是真的想要投降于曹操,于是通报曹操并与黄盖约好投降的时间地点。曹操听完后大喜,于是与朝臣们一起满心欢喜的等待着黄盖带着粮草来投降。

黄盖带着十几艘战舰,在里面摆满了干柴和枯草。为了使燃烧效果更好,黄盖还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一层布用以遮挡。为了避免自己有去无回,黄盖还在大船的后面的系了一艘小船,用以自己逃生之用。然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自己将要来曹营投降。

大约是三更天左右,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的舰队行驶的十分迅速。曹营中的官兵得到黄盖的信后,纷纷走出营外观看,指着对面的船,说黄盖来投降了。在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时,黄盖的船同时点火,趁着东南风正大,船像箭一样向前行驶,而曹军的战舰是全部连起来的,烧是就更快了,火势甚至还蔓延到曹军在陆地上的营寨。不一会儿,火光都照亮了天际,而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东吴大将黄盖个人资料简介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

黄盖剧照

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孙坚起兵,黄盖随即加入孙坚起兵的队伍。

黄盖早年担任了地方郡吏,又被举荐为孝廉,征召至公府,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官员。这段事实在史籍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除的知道,这段做地方官员的经历,为黄盖以后担任武陵太守这一职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黄盖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表现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黄盖一生中最为人所知的功劳就属于赤壁之战了。赤壁之战时,黄盖随周瑜代表东吴参与战争。黄盖建议用火攻曹军,周瑜随即采纳了这个决定。赤壁之战蜀吴联军大胜,黄盖当记首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在任职期间,黄盖在外讨山越寇盗,在内平县邑吏治。黄盖一生的后期主要从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于成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一职,直到病逝。

标签: 赤壁之战黄盖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功臣黄盖负伤后被置于厕所不给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赤壁之战,黄盖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

  • 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黄盖剧照(网络图)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

  • 揭秘东吴老将黄盖竟险些冻死在厕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黄盖和程普一样,也是三朝元勋,但黄盖不仅是猛将,治理地方也很不错。黄盖少年丧父,日子特别不好,但黄盖有豪情壮志在胸,虽然生活贫困,却不像凡人庸碌,常常背柴之余学习兵法。网络配图佐命孙氏 抚平山越黄盖先跟孙坚,又跟随孙策、孙权,南征北讨,攻城略地,亲冒矢石。山越常有部落不愿归附孙吴,有时候贼寇侵略郡县

  • 三国最牛神箭手黄盖 曾在战场射杀1000余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核心提示:赤壁之战后不久,吴国武陵境内上万蛮夷叛乱,黄盖临危受命,来到武陵时,正赶上叛军围攻,城中只有军士五百,寡不敌众。网络配图一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典出自《三国演义》。黄盖是后汉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到他父亲一代,已是家道中落。加之父亲早逝,黄盖从小过着非常贫寒的生活。但

  • 三国东吴老臣黄盖的传奇人生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老臣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陪伴了我们很多年,那么到底周瑜打黄盖是个怎么样的故事呢?这两个三国时期的名将又为何要演一出这样的戏?而这个苦肉计最终成功又是谁的功劳呢。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当时曹操带着他的百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歼灭蜀吴联军,刘备和周瑜知道,自己区区五万兵

  • 解析三国老将黄盖究竟为什么要用苦肉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老将黄盖

    曹操大军南下后,先占领了新野,大胜了刘备军队,使得刘备军队只能仓促的往南方逃走。途中众人商议如何才能摆脱曹操大军的追赶,最后得出只能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派出诸葛亮去游说孙权。诸葛亮不负刘备所托,说服了孙权同意与刘备大军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但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后,能出来对抗曹操大军的兵力也仅

  • 三国大将黄盖发起火烧赤壁是发生在几更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

  • 真实的赤壁之战:诸葛亮没借箭黄盖没挨打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赤壁之战

    导读:赤壁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因为它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这场被后人认定为意义重大的战争,是否真如人们传统认识的那样传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

  • 黄盖诈降时在信上写了什么竟使曹操深信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盖

    曹操大军南下后,先占领了新野,大胜了刘备军队,使得刘备军队只能仓促的往南方逃走。途中众人商议如何才能摆脱曹操大军的追赶,最后得出只能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派出诸葛亮去游说孙权。诸葛亮不负刘备所托,说服了孙权同意与刘备大军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但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后,能出来对抗曹操大军的兵力也仅

  • 周瑜打黄盖:一切都是为了战争胜利演的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瑜打黄盖

    后人在看《三国演义》时,认为周瑜是一位小肚鸡肠的人,为了和小的事都要斤斤计较。在周瑜临死之时,还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嚎。《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对三国故事的演义,其中的观点和人物没有历史书籍那般客观和中立。有人说《三国演义》是站在褒赞刘备的角度上创作的,对曹操、周瑜等人都有一定的贬低之意。周瑜在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