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何苦得势不饶人?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何苦得势不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9 更新时间:2024/2/14 7:29:50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诸葛亮五次北伐,几乎都是无功而返。但独独第一次出征斩了马谡。马谡真的该死吗?蒋琬在兵败后很快到了汉中,言辞恳切地劝诸葛亮饶了马谡的死罪。理由也很充分——现在天下未定,就先把有智谋的人才杀掉,不正合了敌方心意,令亲者痛仇者快吗?而且军中也因为要斩马谡,十万兵士痛哭流涕,怎么看,诸葛亮都得饶他一命吧。台阶都给足了,再说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何苦得势不饶人非要马谡死呢?

斩马谡,无疑是诸葛亮一个极为痛苦的决定。但他不得不斩。出师北伐是诸葛亮一力促成的,内部反对声音其实很大,胜了一切好说,败了就连给他难堪都算是好脸了。况且,马谡是诸葛亮力挺才做了先锋的,目的是为了历练,也是为了给马谡邀功,可他偏偏是违反了诸葛亮的军令导致的失败,这就不是诸葛亮靠自己在蜀汉的威信能够扛下来的事情了。第一次北伐失败,但诸葛亮还必须继续北伐,那就只能给益州派一个交代,这个交代必须以鲜血为代价。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三国志·马谡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诸葛亮治下的蜀汉堪称内忧外患。

1、内部不稳

建兴元年,牂牁太守硃褒拥郡反。益州郡又有大姓雍闿反。刘备前脚死,后脚就有人跳出来造反,可见刘备集团在蜀中的困境。作为外来统治力量,又是一个典型的军事集团,刘备们先天不被益州认可。这群在刘焉父子手下好容易慢慢快熬出来的本土人士,突然迎来新的势力。原本位居益州第二大帮派的本土人,突然又沦落为第三等,仕途无望,还得为刘备集团出人、出粮、出钱,不想法给刘备、诸葛亮找点事儿,算他们白活!

因此,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要完成先帝的遗愿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将内部矛盾向外部释放。战争是最能集中调动人力、物力的事情。胆敢违反诸葛亮军令的,可以直接军法从事。有任何不和谐的声音也能通过战争来发掘,从而趁势除掉隐患。

这么多年,依靠诸葛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他的以身作则。虽然严刑厉法下益州人多有怨言,但还是服气的。这次马谡犯下大错,诸葛亮如果心生偏袒,旁的不说,以后的法治如何坚持?谁还会相信诸葛亮的为人呢?人做一辈子好事不一定被称为好人,但只要做一件坏事,人们就会把“坏人”的帽子往他头上扣了。于是诸葛亮将马谡开刀问斩,并自降三级。位列李严之后。李严,是妥妥的东州派人士。这就不只是向益州派妥协,也是向东州派妥协了。

2、外部不安

诸葛亮心里很明白,曹魏是一定要对抗的,孙吴也必须得严防。因此,大将陈到从来就没离开过永安,就怕墙头草孙权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破绽就要来东防线叮上一口。但蜀吴相抗除了给曹魏看笑话,最后也只能落个被人家逐个击破的下场。这一点,诸葛亮、孙权都很明白。至于什么时候联合什么时候对刚,基本看心情。要不是曹魏野心勃勃、诸葛亮足够能忍,这哥俩早晚还得一战。柿子要捡软的捏,诸葛亮、孙权谁都明白。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的选择其实很难。曹魏是国贼,但那只是口号。诸葛亮有理想有抱负,但不是一个刻板的理想主义者。他其实很现实。现实才会为刘备提出取荆州、并益州的战略规划;现实才会全力以赴促成孙刘联盟;现实才会夸赞关羽美髯公。既然现实,就该先取东吴。壮大自身的同时,省的孙权总搞小动作。但那样的话就很容易被魏吴夹击。诸葛亮的“现实”看得长远。但一个有远见的人,最怕遇上猪队友。孙权正好就是。

不打内部矛盾只会升级,打又只能打那个根本打不动的曹魏。诸葛亮的苦,又有几人知道?马谡,刚好是那个懂诸葛亮的人。所以他想通过街亭之战好好地表现一下自己,既让诸葛亮在朝中长脸好进一步压制益州和东州派,又可以用此战的胜利让诸葛亮放心,往后也就能够独当一面,替诸葛亮分忧了。但马谡高估了自己,也给诸葛亮挖了一个除了人头根本填不住的坑。马谡马谡,为之奈何?

标签: 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马谡是个怎样的人?他到底该不该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谡,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马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34年初春,诸葛亮乘曹魏打东吴之际进行第一次北伐,先用新城孟达牵住司马懿,再让赵云带一万人出褒斜道佯攻郿县,做威胁长安的态势。褒斜道有秦朝驰道基础,赵云有如神兵天降。曹魏朝廷震动,让曹真率军,但是关中魏军

  • 蜀汉北伐惨败跟马谡有什么关系?刘备临死早已看穿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谡,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马谡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白帝城托孤时,面对蜀汉文武百官皆不下定论,却偏偏给诸葛亮说了一句“马谡不可大用”的话,仿佛他已经预测到未来马谡会“失街亭”一样。七年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失街亭,致使蜀汉北伐大业毁于一旦,从而印证刘备的先见之明。草根出身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说马谡不死,蜀国难以生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说起马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临终前曾跟诸葛亮说,此人不死,蜀国最终必亡。诸葛亮以为只是刘备回光返照说的痴话,并没有在意,而最终蜀汉的灭亡这个人确实要付一部分责任。这个人便是诸葛亮的参军,马谡。刘备在临终前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并对诸葛亮千叮

  • 诸葛亮一生用错了三个人是哪些人?马谡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一生用错了三个人是哪些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诸葛亮因为被后世小说和戏剧美化,所以他已经变成了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实际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如此完美,他也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厉害,在小说中大家都知道,他用错了马谡,丢失了街亭,上演了会烈斩马谡的情节,其实

  • 和马谡一起守街亭的王平,为何在战败后没受处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王平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在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由此,对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来说,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功亏一篑。对此,虽然有人替马谡求情,但是,诸葛亮依然挥

  • 提到马谡大家会想到“失街亭”,马谡真实才学到底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马谡

    公元219年这一年,是蜀汉的军事力量的巅峰时期,可惜因为关羽的大意,所以导致了荆州的丢失,但是他这次大意的行为,导致的不仅仅是荆州的丢失,也是蜀汉最重要的转折点,后来蜀汉的失败,也跟这个有一些关系。当时刘备一是因为,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而且关羽兵败麦城被杀之后,也失去了一个结拜兄弟,虽然关羽有些

  • 马谡个诸葛亮的关系那么的密切 街亭失守诸葛亮为何直接将马谡斩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马谡

    对诸葛亮杀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有人觉得诸葛亮完全是在把马谡当接班人培养。可令人唏嘘的是,在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没有手下留情,而是直接将马谡斩杀。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为何诸葛亮会这样做。首先,马谡犯的错实在是太大了。诸葛

  • 不被刘备看好的马谡,他到底有真才实学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马谡

    刘备建立了蜀国后,自己就称帝了。但是称帝之后,刘备的力量也就到了极致。后关羽身死,刘备为了复仇也落得白帝城托孤,临终前,刘备则给诸葛亮说了,马谡不可重用。这是刘备的临终之语,想必诸葛亮还是很放在心上的。但是当马谡跟了诸葛亮一段时间后,诸葛亮觉得马谡的军事才能相当好,非常想培养马谡为自己的接班人,于是

  • 三国武将马谡的生平是怎样的?马谡真的是因为失街亭而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马谡

    马谡的故事是怎样的?马谡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马谡?中国历史故事网这就为你介绍: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

  • 马谡为什么会被骂千年?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谡,三国

    马谡为什么会被骂千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足鼎立之后,魏强而吴、蜀弱,蜀吴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魏国。孙刘建立了同盟关系后,吴蜀两国还真就再没红过脸,所以诸葛亮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国家与讨伐曹魏这两个工作重点之上。当时魏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而吴盘踞富足的江南,只有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