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乱世中摇摆的昌豨:每次叛乱都在节骨眼儿上

在乱世中摇摆的昌豨:每次叛乱都在节骨眼儿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14 更新时间:2024/1/16 9:33:12

昌豨臧霸等人,演义中称“泰山群寇”,实际上属于青徐一带地方豪强,乱世聚众自保,《武帝记》:“泰山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各聚众”(这种情形当时很多,许褚也是一例)。吕布占据徐州时,这几位都归附了吕布;吕布败,他们又都归降曹操,“布败,获霸等,公厚纳待,遂割青、徐二州附于海以委焉,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可以看出曹操对几位是非常大度的,厚加封赏,仍让他们镇守故地,希望通过这种安抚政策换得东方的暂时稳定,以便专心对付大敌袁绍。而臧霸确实不负曹望,成为青徐连帅。唯独昌豨与众不同,辗转反侧多次,而且每次叛乱都在节骨眼儿上:

网络配图

第一次叛乱

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将进军攻许(昌)”,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备看准机会起兵反曹。侧翼不稳,难以抗北,何况“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于是留于禁屯延津以拒袁绍,自将大军闪击徐州。刘败走,关被擒,正要回师官渡,这时昌豨一枝独秀冒出来了,“昌豨叛为(刘)备,(太祖)又攻破之”。不知昌豨是不是受了袁绍的指使,不然刘备都败了,他又挺身而出。

第二次叛乱

曹操刚破袁绍于官渡,昌豨又叛(这次不知为了什么)。《张辽传》:“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昌豨把夏侯渊张辽耗了几个月后,看着曹军粮食将尽,便看准时机准备收场,在城上对张辽使眼色(二人也“有旧”-吕布时为同僚)。张辽单身入敌,说的昌豨满心欢喜,还引妻子出见(我看双方都是在顺水推舟,皆大欢喜)。“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一句“遣豨还”似乎不是什么好脸色(既没加官,也没进爵),还责备张辽“非大将法”。

网络配图

第三次叛乱

大概是上次跟着张辽去见曹操没有得到什么筹码,心中不平吧,“冀州平,昌豨复叛”。这次曹遣于禁征之,又是一场攻坚恶战。“禁急进攻豨”,在于禁尚未攻克之时,曹又派夏侯渊“与禁并力”,很明显曹操这次要迅速彻底解决东方隐患。

当时曹操本人也在东海率乐进李典讨海贼管承,军淳于。从后来曹的话“豨降不诣吾而归禁”来看,昌豨当时是可以直接到曹操那儿去投降的,而他没去,说明昌豨自知过不了曹操这一关。

记不清哪位古人这样评论过昌豨,大意是说:昌豨不象臧霸等人那样安心做官,也许是因为他自认才高于霸等,而又偏不得曹操赏识,于是以叛求进。然叛而又降,降而又叛,说明他始终没得到满足–换句话说,曹操对这种一瓶子不满而又反复不定的人不感冒。

对待不稳定的地方势力(及边远外族),自古都是恩威并用,而且常常是先恩后威,先礼后兵,曹操处理青徐豪强是典型一例。而说到威服,绝不仅仅是杀人那么简单。比如说张辽劝降昌豨后,曹操无论如何是杀不了昌豨的:

一、因为张辽是以曹操“德怀四方”的名义劝降昌豨的,此时杀了他只能是冒天下之大不违,自己名声扫地;

网络配图

二、袁绍初破,河北未定,对东方还要继续怀柔;

三、最为关键的一点:此次曹军并没有击败昌豨,而是被消耗得“粮尽欲还”,昌豨站了上风,有了跟曹操讨价还价的筹码。此时若杀昌豨,不仅会遭到青徐豪强的耻笑,更会使他们众志成城,铁了心地反抗曹操。所以,昌豨面对曹操是有恃无恐,而对面的曹操则是满怀无奈:威服没有资格,恩服嘛,实在是恨得牙根儿发痒。一句“遣豨还”,并没有看到张辽所说的“大赏”。

冀州平定之后,东方就摆到了日程表首位,因为无论是继续北上,深入幽州辽东,还是南下荆扬,必须巩固侧翼安全。纵观三国史,基本上曹操在哪里,那里就是“时事焦点”;而当时曹操所在地:东海。无论恩服威服,先决条件是战必胜;战不胜,一切都免谈。而仅仅战胜又是不够的:以前也胜过,人家后来还是反了。所以必须杀一儆百,敲山震虎。以一个反复无常之人的性命,换一方稳定与和平,这就是“诛恶除暴”与“滥杀无辜”的本质区别。

标签: 乱世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反骨仔昌豨 数次叛曹终被亲友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昌豨

    昌豨(chāng-xī),男,是一名汉末徐州东海太守,本名昌霸,后被人侮辱成昌樨。原为泰山群寇之一,后投降曹操,然而昌豨此人反复无常,屡次叛乱,最后被夏侯渊率兵击破,投降于禁,最后被杀死。人物简介“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见《后出师表》。案胡三省通鉴注曰:“昌霸,昌豨也”。胡氏谓昌霸即昌豨,

  • 昌豨做了什么让曹操忍无可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昌豨,三国

    此贼3次背叛曹操,曹操终于忍无可忍,为杀他还演了出戏,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熟知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不过七擒孟获究竟是小说之言,历史上有可能并非真实存在。但在曹操的身上,却有一个人曾经3次背叛曹操,被曹操前后5次派兵攻打,结果4次投降曹操,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会痛哭庞统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庞统

    诸葛亮痛哭庞统的原因话说,庞统建议刘备攻打益州,占领川西地区。期间,诸葛亮写信劝告刘备不可鲁莽出兵,庞统没有理会诸葛亮的建议,便带着士兵前往雒县,准备攻打雒县。庞统行军至一半时,走入了一个崎岖蜿蜒的小道,四周丛林密布,这让庞统有点担心。庞统诸葛亮剧照随后,庞统便下令让士兵掉头按原路返回,不料张任已经

  • 庞会杀光关羽全家,现在关帝后人遍布全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

    关羽活捉庞德,不懂得优待俘虏,把庞德咔嚓了。后来庞德的儿子庞会随邓艾、钟会伐蜀,蜀破之后,庞会觉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就杀了关羽全家。此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援引《蜀书》记载。网络配图《蜀书》记载庞会杀了关羽全家,《新唐书》却记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羽,生侍中兴,其后世居信都。裔孙播,相德宗。”把这段

  • 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全家?陈寿:我《三国志》可没这样写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关羽

    《裴松之三国志》里有一句话“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这句话1000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充满争议的,学术界对于这句话,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笔者对于庞会杀关羽全家的说法,一直持怀疑态度,理由就是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根本没有记载这件事情。我们先来温习《晋书.陈寿传》,来看看陈寿的个

  • 《柠檬初上》热播 张杨果而职场造型攻力十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柠檬初上

    由“偶像剧教父”刘俊杰执导,刘恺威、古力娜扎、孙艺洲、张杨果而等实力演员共同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柠檬初上》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柠檬初上》播出后,收视率和话题度高居不下,霸道总裁孙妮的饰演者张杨果而更获得了高人气,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张杨果而在剧中霸气侧漏,不仅拥有顶尖的工作能力,同时还拥有出色的

  • 被遗忘的小人物——张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杨,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形势混乱,其中既出现了刘备等天下人,也出现过董卓等乱臣贼子,当然,也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人物,张杨就是其中的一个,所幸陈寿在《三国志》中有很短的篇幅为他立传,令这位代表了当时政局多变的汉末那形形色色的地方实力派处境的张杨不至于被彻底遗忘。一、兴起的张杨张杨,字稚叔,山西原平人。在他

  • 三国最忠诚仁义的勇士张杨,为救好兄弟吕布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杨,三国

    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今天的主角——张杨。这位张杨是吕布最好的兄弟,高顺张辽仅是吕布的部将而已。张杨(?-198年或199年)(《后汉纪》作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而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五原郡在东汉时属并州,所以说张杨和吕布是老乡。除了是老乡外,俩人还是

  • 张杨是什么人?东汉末年张杨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杨

    张杨早年时因为武勇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任命为武猛从事。汉灵帝末年,天下大乱,汉灵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蹇硕在京都统领军队,想要统率四方,于是大肆征召天下豪杰用为自己的偏将,当时袁绍和曹操都被征为校尉跟随蹇硕,而丁原则派遣张杨率领士兵去蹇硕那里去,蹇硕让张杨暂行军司马。虎踞河内中平六年(18

  • 汉末群雄之一的张杨:对汉室“忠”,对朋友“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杨,东汉

    大家好,说起张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杨,汉末群雄之一。在三国群雄之中,张杨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他却对汉室“忠”,对朋友“义”,他的身上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在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因李傕、郭汜作乱而流亡,张杨率兵前往救援。张杨让人背米为饥肠辘辘的百官提供食物,被拜为安国将军,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