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浑传原文翻译,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

郑浑传原文翻译,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3/12/29 13:28:51

《三国志.郑浑传》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卒。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时梁兴等略吏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又贼靳富等,胁将夏阳长、邵陵令并其吏民入硙山,浑复讨击破富等,获二县长吏,将其所略还。及赵青龙者,杀左内史程休,浑闻,遣壮士就枭其首。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上党太守。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人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迁将作大匠。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译 文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他的高祖父郑众,郑众的父亲郑兴,都是著名的儒家学者。郑浑的哥叫郑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还未到任)就去世了。当时华歆为豫章太守,平素与郑泰的关系好,郑浑就渡江投奔华歆。太祖(曹操)听说他学有所成做事踏实,封他为掾令,不久又升为下蔡长、邵陵令。当时国家不安定,老百姓都强悍轻捷,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生的子女也无法养活,于是都不生养。郑浑在自己的辖地收缴百姓的渔猎工具,督促他们致力农桑生产,又开辟稻田,加重抛弃子女的处罚。百姓起初害怕犯罪,后来逐渐富裕了,没有不敬仰他的。(老百姓)所生育的子女多用郑来取名字。征召郑浑为丞相掾属,接着升为左冯翊。

太祖(曹操)征讨汉中,任用郑浑为京兆尹。郑浑认为百姓刚从各地迁来,为此制定移居的法律,让人多的和人少的靠近住,温和诚实的人与孤寡老人为邻居。让百姓勤奋耕种,明白禁令,检举揭发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因此百姓安心农业生产,偷抢的事再也没发生了。等到征讨大军进入汉中的时候,他辖地输送的军粮是最多的。他又派遣百姓到汉中种田,没有一个逃亡的。太祖更加嘉奖他,又升为丞相掾。魏文帝即位后,郑浑被提升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不久调任阳平、沛郡两地太守。辖地处于低洼,潮湿,常有水灾,百姓生活困难。郑浑在萧县相县交界的地方挖塘筑坝,开垦稻田。

郡人都认为不便利。郑浑说:“这里地势低洼,(积蓄了水)适宜灌溉,最终能长久收到养鱼种稻的好处,这是使百姓富足的最根本方法。”于是他亲自率领官吏和百姓,兴田开塘筑坝,一个冬天就弄好了。结果连年大丰收,田亩粮食产量逐年递增,赋税收入比常年翻倍,百姓依靠他带来的好处,刻碑颂扬他,号曰郑陂。不久他调任山阳、魏郡太守,其管理和做法与前面一样。又因为辖地百姓,以缺乏树木为苦,于是他督促百姓种在田地周围栽榆树,又增种各种果树。榆树都长成防护林了,果树也获得丰收。进入魏郡地界,村落整齐划一,百姓财用丰足,生活富裕。魏明帝听说了他的事迹,下诏表彰他并通告全国,升任他为掌管修建宗庙、宫室等建筑工程的官员。郑浑为官清廉朴素,妻子儿女却遭受饥寒。他去世后,明帝任命他的儿子郑崇为郎中。

标签: 郑浑传

更多文章

  • 郑浑是什么人?三国郑浑任务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郑浑,三国

    郑浑的五世祖郑兴、高祖父郑众,都是东汉的一代名儒。郑浑的兄长郑泰,曾与荀攸等人策划诛杀权臣董卓,后在扬州刺史任上去世。郑浑早年为避动乱,携侄子郑袤到淮南避难,受到在寿春的袁术礼待。但郑浑认为袁术必定会失败,于是投靠当时担任豫章太守的好友华歆。后来,丞相曹操听闻郑浑的事迹,征召他为丞相掾属。郑浑其后历

  • 高览投降曹操之后为什么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览,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览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在评书中被称为河北四庭柱,在《三国演义》中高览则是经常和张郃一同搭档出战,武力可能略低于张郃,在穰山突围中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不过正史中却并非如此,官渡之战他和张

  • 高览是什么结局?与颜良文丑齐名曾斗许褚战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览,三国

    还不知道高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的勇将,被称为“河北双雄”并且成名时期比吕布还要早,是当时公认的猛将,而许褚是曹操的卫队长,曾在潼关一战赤膊上阵与马超恶斗不分胜负,后被封为虎侯,也是一位猛将,那么

  • 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为何会杀不了许褚?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许褚是曹操手下的头号猛将,武力在曹营居首,赵云是刘备手下的头号猛将,武力在刘营属第一,高览是袁绍手下排名第四的武将,武力在颜良、文丑、张郃之下,这是三人在各自阵营的武力情况,如果在整个三国来说的话,赵云武力最高,排名第2,许褚武

  • 杜畿为什么不出名?曾帮助曹操立下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

    今天为大家讲述的三国人物杜畿可能有很多朋友都不认识他,杜畿的畿读jī,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人,后来担任官吏和将领的职位。要说杜畿也是帮曹操立下过大功,但是最后的结局有点太令人遗憾了。杜畿原本有着大好前途也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荀彧形容杜畿是智勇双全之人。要知道在当时能被荀彧极力推荐的人,可都是天下大才

  • 杜畿到底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能单枪匹马平定河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畿,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能单枪匹马平定河东,杜畿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说起杜畿这个名字,我想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应该都会非常的陌生。杜畿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他确实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杜畿这个人吧。杜畿虽然出身寒门,但是他的祖上

  • 杜畿:为曹操打下了一个郡,被曹操封为杜伯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畿,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杜畿。东汉建安十年,并州刺史高干起兵反叛,河北战乱四起。西平太守杜畿在赴任太守的路上突然收到朝廷的一纸任命,要他改任河东太守。而此时,河东的老太守王邑拒绝了朝廷征调,不肯离开。河东的豪族、同时也是郡掾吏的卫固、范先私通高干,以留恋老太守为名,带着几千兵马阻断

  • 苏则是什么人?三国曹魏苏则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

    苏则少年时就以学问操行闻名于乡里,被推举为孝廉和茂才,朝廷征召他去任职,他都没有应召。后来从家里出任酒泉郡太守,调任安定郡、武都郡太守,所在的地方都传颂他的威名。曹操征伐张鲁,经过苏则所管辖的郡,见到苏则,对他很欣赏,命他担任部队的向导。打败张鲁以后,苏则平定安抚住在下辩一带的各氐族部落,打通了河西

  • 刘馥是谁?东汉末年名守刘馥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东汉末年

    刘馥在东汉末年曾到扬州避乱,后在建安初年劝服袁术将领戚寄和秦翊带着部队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司徒府掾属。治理江淮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讨逆将军孙策命其所属的庐江太守李述攻杀了曹操所属的扬州刺史严象,而梅干、雷绪和陈兰等庐江人在江淮之间聚数万人,当地郡县都因江淮地区局势混乱而残破荒

  • 揭秘三国“第一好官”刘馥,为何会被曹操酒后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

    揭秘三国“第一好官”刘馥,为何会被曹操酒后杀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之中刘馥无疑是个能臣的典范,更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刘馥----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他上任的时候,庐江有孙策派遣的李述,而长江,淮河之间也有袁术残部陈兰等数万人聚集。而刘馥可以依赖的老大曹操当时又被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