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王平为人如何 他是怎么拥有一席之地的

历史上的王平为人如何 他是怎么拥有一席之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62 更新时间:2024/1/17 1:04:33

对蜀汉王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东汉末年分三国,乱世武将的明争暗斗,完全不输给童年金曲排行榜上的歌手对决。

有些人,有如流星般短暂,但是璀璨;也有些人,虽然一开始没有耀眼的成绩,却能够长时间盘踞榜单,低调拥有一席之地。

今天要介绍的这个王平,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01巴西孩子找工作

王平,他是巴西人。俗话说“蜀有相,巴有将”,巴郡这个地方的物资、经济相对比较贫瘠,民风剽悍,所以盛产猛将,譬如王平、张嶷马忠等人,都是巴郡子弟。

比较特别的是,王平他并非一开始就追随刘璋或者刘备,而是替曹操曹丞相效力。

普遍推测,王平加入曹军阵营的时间点,大概会落在曹操与汉中张鲁作战期间。

张鲁这个人,名字有鲁可是人一点都不鲁。那曹操跟张鲁打战,关王平什么事?

因为在公元215年的时候,曹操打败张鲁,张鲁就脚底抹油,跑到了汉中隔壁,也就是王平的故乡巴西,他想依靠巴西。

那个地方有两位少数民族的领袖,一个叫做阿杜,另一个叫做胡子。不过,阿杜和胡子这两位巴郡豪杰,非常识时务,知道曹操威名远播,就跟张鲁说,“我们努力打,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现在投降,一定很轻松。”

话说完,就带着人马去洛阳,对大汉丞相曹操献上忠诚。而我们的主角王平,就在这一批投降的队伍当中。

或许是看中了王平的地缘关系,曹操后来亲自领兵,去和刘备争夺汉中的时候,就有带上王平。

不过大家知道,曹军本来的前线指挥官夏侯渊,已经丧命。曹操人到了之后,是在汉中跟刘备对峙,最后选择撤兵。

因此这一场战争的结果,虽然是让刘备登上了汉中王宝座,但事实上要说谁胜谁败,我觉得没有定论,毕竟曹操是自愿撤退的。

然而,王平却在这个时间点选择跳槽,放弃大型公司的工作,跑去投降刘备,这难道又是刘皇叔的神奇魅力吗?

这个问题可能不单单是我们想知道,刘备、诸葛亮肯定也是想过的。

因此王平投降之后,时间一晃眼就过了8年,他才再次登场。

身份是北伐军中的一位副将,带领他的小主管,则是诸葛亮的手下红人马谡;要去执行的专案,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街亭防守战。

02王平守得住街亭吗

防守街亭是个热门话题,网络上有很多人帮诸葛亮出招,说那个魏延可以代替马谡,吴懿也不错,而王平其实也是很热门的人选。

从陈寿撰写的列传中,会发现这个人的几个特色:

第一,王平应该是一个很称职的职业军人,无论是在户外立正稍息,或者在房间里面坐着,姿势都非常端正。

《三国志·王平传》:遵屡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徹日。

不会碎动,而且做事一板一眼,几乎不会跟别人开玩笑。

至于第二点,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王平年少从军,没有太多学习机会的缘故,陈寿说王平几乎是一个文盲,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也不多。

但是他会请别人读书给自己听,听完之后也会回馈心得感想,感觉是一个蛮励志的求学楷模。

上面这两个特质,这算是优点。

当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文凭的缺点,我们待会说。

我们切换到,他在蜀汉初登场的第一场大战。

身为一个降将的身份,要怎么运用,是很让人苦恼的。

我自己认为,诸葛亮派他去给得意弟子马谡当副手,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安排,要是再给他更重要的位置,恐怕是有风险的。

主力部队作战的过程,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简单带过。马谡他到了街亭之后,违背了老师诸葛亮的指令,没有依山傍水,安营扎寨,反而舍水上山,想要打一个出奇制胜。

个性守规矩的王平,就卯起来跟小主管说,“这样不好,这样不行,这样跟诸葛丞相讲得不一样!”

马谡手一挥,“你主管还是我主管?”

然后马谡就被打败了,蜀军败给了魏国名将张郃,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四散奔逃。

但偏偏这个时候,王平不慌不乱,把逃兵收拢起来,敲响战鼓,举起军旗,作出了迎敌的模样。

张郃是老江湖,心想,这人看起来这么冷静,该不会诸葛亮还另外有安排伏兵吧,就放弃了追击,向后撤兵了。

街亭一战过后,诸葛亮追究战败责任,自己辞去丞相之位,包含马谡在内,许多人都受到惩罚,唯独王平一枝独秀,官位不降反升,当上了参军。

这不是普通的位置,诸葛亮管辖下,另外有一位小心眼参军,名字叫做杨仪

03降将出头日

翻开杨仪列传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跟王平几乎是差不多的时间点,加入刘备阵营。而且杨仪也是个从曹魏投靠过来的降将。

有趣的来了,街亭之战过了两年,诸葛亮又在北伐中取得局部胜利,他恢复丞相的职位,杨仪变成长史,加封绥军将军,王平晋升讨寇将军,封亭侯。

这时候姜维也已经加入,成为耀眼的明日之星。

我们不妨大胆的做一个假设,诸葛亮的北伐军团中,是不是隐隐然有一个小圈圈,是属于降将势力?

有派系存在,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党派会让你有归属感。你要说大家都无党无派,反而有一点变背离人性。

但是,假设归假设,历史上,找不到证据说明,杨仪与王平、姜维三个人之间,有什么好交情。

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年过后,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杨仪这个小心眼方丈,要搞死魏延,姜维、王平都没有阻止,而王平甚至有协助带兵的记录。

别忘了,他是一个专业的军人,在当下服从命令,是很符合他的个性的。

在魏延的势力瓦解后,王平就平步青云一路高升,先是跟随老将吴懿协防汉中,吴懿过世后,他就顺理成章的接班,成为汉中太守兼安汉侯,兼镇北大将军。

想当年,魏延在汉中的权力,最大时候也不过如此。

然而,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汉中这个地方,位于魏国蜀国的交战前线,王平势必面临真正的挑战。

04汉中之战功成名就

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发动号称10万大军,直取汉中而来,走的是直线最短路径的骆谷道。

而此时王平手上兵力,大约只有3万人,蜀汉的主力部队则在大后方涪城,远水救不了近火,状况非常的紧急。

这个时候,汉中将领多半建议王平,应该要把兵力专注用于防守汉中,以及汉中城旁边不远处的两个卫星据点,汉城与乐城。

猜猜这一招叫什么?用犄角之势防守,万无一失。

王平气得大骂,他生气的理由是:汉中地形是个盆地,换句话讲,城池周围一马平川适合大军包围。你兵力又没有敌人多,想要用犄角之势联防,还没等到涪城的援军到来,恐怕就要被各个击破了。

“没办法,我本来是不想用这招的”,王平闭上双眼,心中浮现自己少年时跟着阿杜、胡子两位巴西队大头目,一起从汉中北上的回忆,头目跟他说:

阿平,你到了洛阳,不要被文明迷惑了心灵,要记得家乡的森林是你永远的依靠。

王平睁开了眼睛,两眼放出耀眼的金光,“众将官听令,全军出动,兵发骆谷道,我们堵住登山口,连一匹马都不要让他通过!”

熟悉附近森林地形的王平,命令护军刘敏,去抢占骆谷道附近的一座山头,名为兴势山。

王平自己押后,以防魏军有奇兵,走其他山路奇袭。同时要求那些堵住谷口的士兵,尽量列阵插旗,阵势越壮观越好,大汉军旗绵延了有百余里米。

有没有发现,这个疑兵之计,和当初街亭之战对付张颌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曹爽兵力虽多,但是战术不行,大批曹军的军队就被卡在兴势山这边,进退不得。第一波攻击打不进去,气势就衰弱了。

没多久,新上任的蜀汉大将军费祎,率领着涪城兵马赶到救援。

曹爽只得无奈退兵。经此一战,王平军威大战,假如没有他主动出击牵制曹爽,防守汉中的危机,势必会大幅升高。

也因为这一役“兴势之战〞的胜利,让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军区铁三角正式成型,东边有邓芝,南边有马忠,北边则是我们的王平了。

05本文小结

然而看似立下大功,也曾经权倾一时的王平,却没有在后代历史上大放异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出在他的个性上,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人没有十全十美的。

王平也是有一些缺点,陈寿在列传中补上几句,说他“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这几句话很难翻译的精准到位,我只说个大概,欢迎大家补充。

简单讲,王平的个性,小心翼翼,甚至到了多疑自卑的地步。

接下来纯粹是我个人猜想。我猜王平这样的个性,未必是天生的,纵观王平的一生,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先是跟随地方大哥去洛阳见见世面,加入曹操阵营,后来又转投刘备旗下。

前面我们提到,不清楚他跳槽的原因,但有没有可能很单纯,只是想找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呢?

然而,他身为降将的身份,在什么东州派、益州派、荆州派里面,都找不到属于他的定位。

王平甚至还没有知识分子的背景,连大字都认不得几个,在那样艰苦的内外条件之下,王平谨慎再谨慎,谦卑再谦卑的打拼,最后登上了汉中指挥官重要的位置。

没错,尽管已经手握大权,王平还是很自卑,他缺少魏延当年那一种,要替刘备吞掉曹操百万大军的霸气;也没有想过,要去跟丞相大将军讨一只奇兵,偷袭长安,建立不世之业。

但王平心里很清楚,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没有被文明迷惑了双眼,他记得去洛阳的路上,曾经答应过头目,我是巴郡的孩子,家乡的森林就由我来守护。

标签: 蜀汉王平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王平为主将镇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蜀汉

    你了解王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能力全面的名将更是不多,不过王平却是其中难得的大将之才:王平是街亭之战后唯一得以升迁之人,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王平守南围,张郃久攻不下都奈何不了他,他是魏延和吴懿之后的第三任汉中都督,兴势之战以不足三万兵马大破曹爽十万大军,

  • 王平:曹操手下的平凡人物,在刘备手下却迸发出光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三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王平的故事。魏、蜀、吴三国的征战,比的不仅仅是领土的大小,兵力多少,更多是的人才和财力的比拼,魏国之所以最强,因为他占据了富庶的中原及北方地区,人才济济,彼时的江南还未开发,蜀国虽然是天府之国,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用王平为主将镇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蜀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平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能力全面的名将更是不多,不过王平却是其中难得的大将之才:王平是街亭之战后唯一得以升迁之人,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王平守南围,张郃久攻不下都奈何不了他,他是魏延和吴懿之后的第三任汉中都督,兴势之战

  • 刘备为什么会在临死前暗中提携王平?前预料到魏延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三国

    你真的了解刘备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曾经对刘备说过:“天下英雄,惟合使君与操尔?”诚如曹操所言,刘备和曹操都是三国中重要的英雄,刘备桃园结义不弃誓言;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曹操广发求贤令,唯才是举。刘备是要匡复汉室,而曹操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二人是注定要相争一世的。汉中那

  • 王平:被曹操抛弃的文盲小卒,后来却成了蜀汉精锐部队的首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蜀汉

    王平,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曹操一生识人特别准,早年与刘备喝酒时,就曾预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而当时刘备只不过是个落魄的宗室远支,若非曹操救助,刘备恐怕早已死于吕布之手。显然,无论是和同学公孙瓒还是与同宗的刘表、刘璋,亦或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相比,刘备的实力在汉末

  • 三国为数不多的草根猛将,揭秘王平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说一位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草根猛将,同时他也是三国时期唯一的一位草根猛将,最初是曹操麾下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代理校尉,后来投靠了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具体的描述是,公元215年,曹操和刘备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汉中争夺战”,刘备因运筹得当,一举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击溃了曹操不

  • 王平:在曹操帐下不得志,投奔刘备成蜀汉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为在官场上面就有一句古话,“良臣择主而待”,此话的意思很浅显,就像我们现代人一样,一个合格的人是懂得取舍的,如果你在某家公司没有长远的发展,是需要自己寻找合适的工作的。这话,在古代同样是适用的,今天就来分享一位三国

  • 唐代诗人王勃之麻平晚行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代,麻平晚行

    麻平晚行【唐代】王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

  • 王平为什么会投奔蜀汉 王平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蜀汉

    王平为何要弃魏投蜀,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这个当然是刘备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刘备是正义的象征,跟随着曹操是没有好下场的。曹操完全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奸雄,而刘备是正统的汉室血脉跟着他才是让自己才能够过上好日子,而是跟着曹操的话,那就是遗臭万年,他自然是考虑到了

  • 诸葛亮如果换王平镇守街亭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蜀汉,街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街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从刘备222年夷陵大败到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前夕,在这7年时间里,蜀汉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点,谁也不会想到蜀汉会有大的军事行动。当蜀汉军队突然杀到祁山脚下的时候,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曹魏的安定郡、天水郡、南安郡望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