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如果换王平镇守街亭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如果换王平镇守街亭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0 更新时间:2024/1/20 2:37:4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街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从刘备222年夷陵大败到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前夕,在这7年时间里,蜀汉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点,谁也不会想到蜀汉会有大的军事行动。当蜀汉军队突然杀到祁山脚下的时候,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曹魏的安定郡、天水郡、南安郡望风而降。那么,接下来诸葛亮必须做选择题。

一、兵贵神速,以陇右为跳板,率领主力立即进击关中,跟曹魏直接决战。缺点是刚投降的陇右地区局势不稳定,贸然进击关中容易翻车。

二、稳扎稳打,先站稳和经营陇右,打造成一个牢固的根据地,慢慢再图关中,特点是风险低见效慢。

诸葛亮选择了后者,实行“先稳陇右,再图关中”的战略。想要稳住和经营陇右,就必须守住关中通往陇右的交通,于是诸葛亮选定两个防御地点。一个咱们比较熟悉的马谡守街亭(甘肃秦安县陇城镇),另一个是高翔守列柳城(地址不详),两个防御据点相距不远,共同防守番须道西进交通。

不论街亭还是列柳城,诸葛亮的要求是坚守,并不是去主动消灭敌军。马谡1万对5万张郃部队,坚守尚且困难,更别说去消灭敌军了。结果马谡不去坚守营垒,却想着登上制高点,妄想一口吃掉魏军,却换来街亭失守的后果,真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

如果换个将领来守街亭呢?我想也就魏延王平能胜任了,还有呼声很高的赵云,对不起他此刻正在褒斜道牵制曹真呢?自然是来不了。

魏延论资排辈,也算老资格将军了,还有10几年汉中防御魏军的经验,假如让他来守街亭,是可以的。

再一个王平,这是根据事后诸葛亮推测出的一个合适人选。街亭之战中王平军坚守营垒,曾经还劝阻马谡不要占据制高点。马谡失败后,只有王平军1000人安全撤离。还有244年,王平军3万成功防守了曹爽10几万大军。如果让王平来守街亭,也可以。魏延王平适合守街亭,至于能不能守住,恐怕得另说了,我的答案是一样守不住。

仔细看看曹魏的重视程度,你就知道守住街亭有多困难了。魏明帝曹叡亲自来长安督战,派张郃率领5万精锐攻打街亭。蜀汉1万街亭守军拿什么来对付5万精锐魏军呢?实力对比1比5。同时曹叡还派郭淮攻击列柳城的蜀军。

还一点你要知道,街亭不是城池,它是一个宽2公里的地理通道。虽然看似处在两山中间,但绝对构不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1万军队守在一个相对口子较大的地方,拿什么来抵挡5万张郃军,就不怕魏军来个分割包围。事实上即使没人登上制高点,分割包围也在所难免,攻破只是个时间问题。

更为致命的是,郭淮军那边已经顺利的攻破列柳城了,继续进军就能和张郃部一起夹击街亭,到那时可就不是1比5了,至少1比6以上,攻破街亭其实很简单,守真的守不住。远在祁山的诸葛亮主力部队,根本来不及救援。

街亭不过是番须道西进的必经之地之一,并不是唯一通道。关中通往陇右的道路还有陇坻道、鸡头道,假如魏军攻不下街亭,难道就不能尝试别的道路?所以,没必要把街亭抬高到军事重镇的地步,不然街亭就不仅仅是亭一级的行政单位了。

一方面诸葛亮还没完全把陇右建成根据地,另一方面就是守军人数的问题了,蜀汉的兵力太少了,说白了还是国力的问题。打仗不仅仅靠运气,大多数还是得靠国力。综合以上所述,马谡守不住街亭,换成王平、魏延同样也守不住街亭。即使一时能守住,也很快会被攻破的。

标签: 蜀汉街亭

更多文章

  • 刘备曾给诸葛亮留下一员猛将,王平此人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王平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任何一个时代,想要找到一个真正十全十美的人,都是几乎不太可能的,比如三国时期虽然人才辈出,可是这些人才之中,并没有谁可以说算得上全才,诸葛亮虽然聪明绝顶,可是在识人用人方面,他的能力远远不如刘备。刘备虽然在识人用人等等方面十分出色,

  • 是什么吸引了王平,让他逃离曹魏来到了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蜀汉

    王平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个当然是刘备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刘备是正义的象征,跟随着曹操是没有好下场的。曹操完全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奸雄,而刘备是正统的汉室血脉跟着他才是让自己才能够过上好日子,而是跟着曹操的话,那就是遗臭万年,他自然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

  • 王平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平和徐晃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平,蜀汉

    你真的了解徐晃和王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徐晃也是一代名将,结果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王平原本是徐晃的部下,在汉中之战前跟随徐晃对抗刘备。作为常胜将军的徐晃瞧不起农民出身的部下王平,非但不采纳他的计策,还把打了败仗的责任推给王平。王平在一怒之下,这才点火烧营,投靠刘备去了。

  • 徐干是哪个时期的文学家?徐干的代表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干,建安七子,东汉

    徐干,字伟长。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徐干也是当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写诗、辞赋和政论闻名于当时。其中他的代表作《中论》对历代来的统治者和文学者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徐干还年幼的时候,那时候真是汉灵帝刘宏执政的末年,那时正是十常侍专权,朝政十分的腐败。所以徐干就专心学习,没有去当官理会朝廷的事情。

  • 建安七子——徐干的生平简介,徐干所留下的一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建安七子

    徐干(170--217):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

  • 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徐干生平简介 为建安七子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徐干

    徐干(170年-217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哲学家 。清元道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草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游居邺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世族子弟结党

  • 阮瑀为何拒绝出仕?三国被曹操“烧”出山的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阮瑀,曹操

    阮瑀,生于东汉末年,字元瑜,今尉氏人,世代为官,家学深厚,又拜一代经师蔡邕为师,精通儒学、书法与音律。曹操几次欲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后躲进山中,曹操放火烧山,他才为官。为谢曹操之恩,他勤奋为政。文学创作成就颇大,其文被赞为“书记翩翩”“自由通脱”。其子阮籍、孙阮咸均为“竹林七贤”中人物。阮氏一族,是

  • 建安七子——阮瑀的生平简介,阮瑀的一些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建安七子

    阮瑀,字元瑜,东汉末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邺中七子之一。年轻时曾拜蔡邕为师。因得名师指点,文章写得十分精炼,闻名于当时。相传曹操闻听阮瑀有才,为搜罗人才,召他做官,阮瑀不应,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匆忙中阮瑀逃进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烧山,这才逼出阮瑀,勉强应召。由于阮瑀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

  • 东汉末年文学家:阮瑀生平简介 为建安七子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阮瑀

    阮瑀,生于东汉末年,字元瑜,今尉氏人,世代为官,家学深厚,又拜一代经师蔡邕为师,精通儒学、书法与音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几次欲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后躲进山中,曹操放火烧山,他才为官。为谢曹操之恩,他勤奋为政。文学创作成就颇大,其文被赞为“书记翩翩”“自由

  • 东汉时期名臣蔡邕: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授业之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邕,阮瑀

    阮瑀比较幸运,在学业上没有走多少弯路,一开始便当了蔡邕的学生,跟着大师,如影随形,如沐春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邕是东汉末年的通才。“因经藉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频误后学”,为此,他向皇帝报告,请求将《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鲁诗》《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