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何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

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何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72 更新时间:2024/1/13 5:10:58

赤壁之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影响最深远的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是曹袁争雄战役,曹操取得了全面胜利,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刘联盟间的博弈,孙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三足鼎立态势的形成;夷陵之战是孙刘联盟大规模自相残杀,战火持续数年之久,标志着三足鼎立态势的逐渐走向没落。——这三场战役直接影响了汉末乱世的最终走势图。

其中,壁赤之战是规模最宏伟、博弈最精彩、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也是最血腥的一场战役。仅曹操一方,即动用了的近二十万的大军,孙刘联军投入的兵马也不下于五六万。最终以黄盖的诈降计谋,上演了一出火烧赤壁的剧情,使曹军的损失将近大半,被后世奉为了经典。

那么!当年黄盖一个最普通的诈败计谋,曹操为何没有识破呢?

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让曹操相信黄盖是诚心归降,于是以黄盖不服周瑜年纪轻轻执掌都督大印的理由,特意在曹操安插的探子蔡中、蔡和面前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当众把黄盖打得皮开肉绽。二人把东吴的情况上报给曹操,曹操以为周瑜、黄盖彼此不和,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这便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然而!在正史中,黄盖的这条诈降计谋,并没有这么多的花式,也没有使用所谓的苦肉计。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诈败计谋。火烧赤壁之前,他只给曹操去了一封书信,曹操看后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原内容如下: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参考《三国志》

黄盖信件内容如下: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参考《江表传》

这条诈败计谋实在是太普通了,也正是因为他的普通,抓住了曹操的心理。如果过分表演,反而会使曹操产生怀疑。因为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前,给孙权去了一封书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曹操在这封书信中,故意夸大了自己的军势,目的就是要让东吴诸将与百姓震恐。

而且曹操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东吴收到这封信件后,朝中的大部分官员并没有去分析曹操所言的真伪,反而是主动劝说孙权投降曹魏。百姓、军民也都惶恐不安,抵抗意志渐渐消沉。东吴诸将内讧,显然在曹操的意料之中,所以当黄盖说道“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的时候,他又岂能去怀疑黄盖在信中所言呢?

况且曹操自陈留起兵。凭五千部卒起家,歼灭青徐黄巾贼寇坐拥兖州;徐州之战灭吕布,灭刘备,败袁术。又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取得了全面性胜利,歼灭袁氏的残余势力,平定辽东地区。这一系列战役一气呵成,连战连捷,迅速稳固了北方,军势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刘琮坐拥偌大的荆州,拥兵十余万,尚且不敢做出丝毫的抵抗。

如今的曹老板,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兖州牧了,而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北方霸主。昔日的北方霸主袁绍被他狠狠地踩在了脚下,区区孙权与刘备,显然已经无所忌惮。或许他根本就没想过会有一场恶战,他以为孙权迟早是会投降的。

统一天下大业近在咫尺,使原本深思熟虑的曹操,反而变得越来越自负,失去了对事物冷静分析的态度。同时,他也不再听得进身边谋臣的进言。比如发动赤壁之战前,贾诩就劝过他不要操之过急,应该改武胜为文胜,使东吴不战而降。但曹操并不理会。

因此!赤壁之战期间,黄盖投降的举动并不让曹操感到奇怪。相反,如果东吴没有将领主动投降,曹操才更应该感觉到奇怪。

标签: 赤壁之战三国

更多文章

  • 黄盖是什么结局?为何之后很少露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盖,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黄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黄盖,我们就能想到他的苦肉计,如果没有他,赤壁之战即使诸葛亮再有智慧,周瑜的本领再大,那也是万万不能和曹操抗衡的。赤壁之战是个转折点,过后就正是确立了三国鼎力的局面。而黄盖的主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东吴的主人孙权,他能够不到弱冠之年

  • 历史上黄盖有没有使用过苦肉计 黄盖诈降曹操为什么会相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盖,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盖苦肉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周瑜和黄盖用苦肉计,黄盖诈降曹操,火烧曹营战船,此战让黄盖名扬后世。但这是演义内容,和真实历史有些差别。在正史之中,黄盖有没有用过苦肉计呢?曹操又为何会相信黄盖是真的投降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剧照

  • 黄盖的生平如何?他对赤壁之战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黄盖

    黄盖,吴国著名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能征善战,有谋有勇,擅长使铁鞭,作战极为勇猛,一生立过无数战功。最初任乡间小官,后被推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赤壁大战时,建议用火攻,配合周瑜,行使苦肉计,并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 历史上周瑜打黄盖是真实存在的吗?还原真实的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瑜,三国

    历史上周瑜打黄盖是真实存在的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曹操南征荆州

  • 黄盖在赤壁之战后是什么结局?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盖,三国

    黄盖在赤壁之战后是什么结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经典桥段就是黄盖在赤壁之战献“苦肉计”,我们耳熟能详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属湖南省)人。“孙坚举义兵,盖从之。”黄盖在孙坚起兵时就跟

  • 他是火烧赤壁的大功臣,黄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一句十分经典的歇后语,这个典故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就是“火烧赤壁”最大的功臣。为了火烧赤壁,其中为此付出更多代价的毫无疑问是黄盖,为求真实,以此来获得曹操的信任,黄盖不惜

  • 击败曹魏三员名将的朱然,最后结局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然,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然,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一、孙权的同学朱然原本不姓朱,而是姓施,他的母亲是东吴老臣朱治的姐姐。由于朱治没有儿子,于是他向孙策请求,将当时年仅十三岁的朱然收为嗣子。孙策同意了朱治的要求,还送了一份厚礼。朱然出生于182年,与孙权同岁,他来到东吴后

  • 朱然:生前因为擒获关羽而获得军功,死后为后世留下国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然,吴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然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由于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读者把蜀国奉为汉朝正朔,魏国和晋国都是通过篡位而来,不管怎么粉饰,魏晋开创了篡位夺得政权的一个小高潮,也给了后世一个效仿的模板,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的禅让上,后世的篡位跟魏晋如出一辙。三国中,

  • 西凉大将马腾和汉骠将军马超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将

    马腾,东汉末年大将军,割据西凉一带的军阀,汉骠将军马超的父亲。马腾有八尺长,身体魁梧,性格善良忠厚,被当时很多人所尊崇。因为讨贼立了功,被封为军司马,后来又封为将军。传说马腾是伏波大将军马援的后代,马腾在年轻的时候生活非常贫困,也没有什么产业,常常在彰山砍了树木背到城里去卖掉以此来补贴自己的家用。中

  • 揭秘:庞统为何无形中成曹操杀害马腾的帮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庞统

    刘备喜得凤雏庞统,拜其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的情况被曹操得知以后,曹操马上召开会议,研究南征事宜。然而曹操却担心自己南征以后,后方空虚,西凉马腾会乘虚而入,便设计诱马腾入许都而杀之。(《三国演义》第57回)。网络配图马腾,字寿成,汉末西凉太守,征西将军,刘备麾下五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