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诗出塞如何理解,王昌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唐诗出塞如何理解,王昌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3/12/12 10:47:32

出塞,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标签: 唐诗出塞

更多文章

  • 唐诗塞上曲·其一如何理解,王昌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诗,塞上曲·其一

    塞上曲·其一,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

  • 唐诗塞下曲如何理解,王昌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诗,塞下曲

    塞下曲,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

  •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最后一句家喻户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昌龄,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王昌龄的诗词吧!《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创作于742年,当时的王昌龄正顺道与辛渐一起赶往江宁赴任,诗中提到的辛渐是他的朋友,在赴任的路途中王昌龄会陪他的朋友路过润州,然后他们会在润州这个地方分开,以后还不知

  • 唐朝开国功臣王君廓为何叛逃最后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

    王君廓,唐初名将,早年曾聚众为盗,打家劫舍,霸占井径,王君廓自幼孤贫,以贩马为生,但是品行不端,经常偷盗,乡里都引以为患。隋朝末年,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马为盗,叔叔却不同意。王君廓便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叔叔一同杀死邻居,从此亡命江湖。义宁元年,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派人招降王君廓。韦宝、邓豹打算归附高祖

  • 征战沙场的唐初名将王君廓的叔叔究竟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初名将王君廓

    王君廓,唐初名将,早年曾聚众为盗,打家劫舍,霸占井径,王君廓自幼孤贫,以贩马为生,但是品行不端,经常偷盗,乡里都引以为患。隋朝末年,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马为盗,叔叔却不同意。王君廓便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叔叔一同杀死邻居,从此亡命江湖。义宁元年,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派人招降王君廓。韦宝、邓豹打算归附高祖

  • 王君廓用兵以一敌千,为什么最后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朝开国猛将,用兵以一敌千,终因不识字被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没文化真可怕”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唐朝就有一位“没文化”的人物,自己看不懂书信不说,反而丢掉了性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唐朝的开国功臣——王君廓。《旧唐书·李瑷列传》曾记载王君廓“勇

  • 王君廓:唐朝开国猛将,最后却因不识字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君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没文化真可怕”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唐朝就有一位“没文化”的人物,自己看不懂书信不说,反而丢掉了性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唐朝的开国功臣——王君廓。《旧唐书·李瑷列传》曾记载王君廓“勇力绝人”,他也是《隋唐演义》中大刀王君可的

  • 王君廓是何许人也 他的死和李玄道有什么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王君廓

    还不知道:王君廓是何许人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建成密谋除掉李世联络了一个他的堂弟叫“李瑗”庐江郡王李瑗,他是济南郡王李哲之子,他本是个平庸懦弱之辈,但是手中有10万大军。又容易轻信他人,耳根子软。稀里糊涂的就和李建成这个远房太子结交上了。但是很神奇的是

  • 王君廓:王君可的历史原型,唐朝初期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王君廓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今天来说的这个人物是宛若美髯公关羽再世的大刀王君可,其武艺在五路瓢把子中排行第一,为人仗义疏财,曾经收留过罗士信,并且与秦琼交情深厚,是绿林英雄树敬佩的对象,就连心高气傲的罗成也一见面就和他套近乎,

  • 揭秘:唐朝开国功臣王君廓为何没进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君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位没文化的唐朝开国功臣名叫王君廓,也就是《隋唐演义》中大刀王君可的原型人物。根据史书记载,王君廓是并州石艾人,出身贫寒,靠着给别人介绍马匹交易为生,他在当地是个“刺头”,经常惹是生非。隋朝末年,他与叔叔在乡里举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