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朝开国功臣王君廓为何没进凌烟阁?

揭秘:唐朝开国功臣王君廓为何没进凌烟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05 更新时间:2024/1/4 14:43:4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君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位没文化的唐朝开国功臣名叫王君廓,也就是《隋唐演义》中大刀王君可的原型人物。根据史书记载,王君廓是并州石艾人,出身贫寒,靠着给别人介绍马匹交易为生,他在当地是个“刺头”,经常惹是生非。隋朝末年,他与叔叔在乡里举兵造反,“聚徒千余人,转掠长平,进逼夏县”。

后来李渊在晋阳起兵,一度派人招降王君廓,但他没有理睬,反而率领手下投奔当时风头正劲的李密。然而李密瞧不起盗贼出身的王君廓,“密不甚礼”,王君廓这才又率军投奔唐朝。李渊对王君廓非常厚待,“授上柱国、假河内太守、常山郡公,迁辽州刺史,徙封上谷”。

王君廓为唐朝东征西讨,立下了不少战功,特别是在征讨王世充的过程中,他率领少量部队,大破王世充的军队,而且成功切断王世充的外援。消息传到长安,李渊非常高兴,当即下诏“尔以十三人破贼万,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同时“赐杂彩百段”。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于这场战役是如何打赢的并没有相关记载。

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不同,王君廓时常奉命单独率领一支军队作战,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在平定王世充后,唐高祖嘉奖诸将,王君廓与秦琼、程咬金等人同时被封为国公,他的爵位是彭国公,并且他奉命镇守幽州。此后,王君廓又大破突厥军队,“俘斩二千,获马五千匹”。

玄武门之变发生时,大都督、庐江王李瑗是李建成的同党,王君廓手下虽然只有一千多人,但他很狡猾,设计除掉了李瑗。别看王君廓没参加玄武门之变,但他平定庐江王的叛乱,功劳也很大,“拜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以瑗家口赐之,加左光禄大夫,赐物千段,食实封千三百户”。

不过王君廓毕竟是个粗人,没啥文化,镇守幽州期间“居职不守法度”。幽州长史李玄道是房玄龄的外甥,多次以朝廷法度来约束王君廓,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贞观元年,王君廓奉诏入京,李玄道托他带一封信给自己的舅舅房玄龄。没想到王君廓私下把信拆开,结果发现李玄道写的是草书

王君廓“不识草书”,但他怀疑信中的内容是告发自己,“疑其谋己”,于是他半路逃走,“至渭南,杀驿史,亡奔突厥,野人斩之”。一代名将王君廓就这样窝窝囊囊的死了。李世民得到消息后,“为收葬,待其家如初”,同时将李玄道流放到雋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没文化是多么的可怕!

标签: 王君廓唐朝

更多文章

  • 王君廓领十三人击破上万敌军,他的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君廓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此人名叫王君廓,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瓦岗英雄大刀王君可的历史原型。但历史上的王君廓品德实在太差了,他出身贫寒,因善于相马,在马市里做“中介”,当时叫做“驵侩”。或许觉得来钱太慢了,王君廓居然做起了盗贼,比如说有一次,他用竹笱套

  • 唐初名将王君廓,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你们知道王君廓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王君廓(?-627年),并州石艾(今山西平定)人,唐初名将。王君廓早年聚众为盗,四处劫掠,占据井陉,后投靠瓦岗,不久又率众归附唐朝,授为上柱国、右武卫将军,进爵彭国公。随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刘黑闼,镇守幽州。他在玄武门之变后,挑拨庐江王李瑗

  • 与秦琼齐名的瓦岗军五虎上将,王君廓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君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隋唐演义类小说里面,也有瓦岗军五虎上将。瓦岗军五虎上将,版本有好几个。笔者今天说的版本是:“单雄信、秦琼、王伯当、王君可、程咬金”。演义里的瓦岗五虎将,在正史上都有原型人物。单雄信,秦琼,王伯当的历史原型人物,跟演义里的名字一样。程咬金的历

  • 王君廓死的有多冤?因不识字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唐朝最悲催的开国名将王君廓的文章。俗话说“没文化真可怕”,这个论断即使用来评价某些大人物,一样很适用。比如,唐朝有一位盖世名将,能力和地位远在秦琼、程咬金等人之上,最终却因为不识字而丢掉性命,可谓极度悲催。这个“倒霉蛋”,便是曾以13名骑兵大破数万敌军的王君廓

  • 韦皋的一生功勋卓著,为何绯闻却一直不断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韦皋

    唐德宗朝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一生功勋卓著,与才女薛涛的桃色绯闻更是漫天乱飞,但也有其他红颜在他的情史中留下痕迹。韦皋虽生于世家大族,但他这房家道中落,而且他生逢安史之乱,并没什么鲜衣怒马的贵公子经历。他曾客居江夏(今湖北武汉)两三年,与姜刺史的儿子姜荆宝相伴读书。姜家有个乖巧伶俐的丫鬟叫玉箫,常奉荆

  • 韦皋在治蜀方面有哪些功绩?唐德宗都对他的表现表示赞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韦皋的故事。唐代诗人韦皋不仅文采出众,在军政方面也很有谋略。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太尉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此时韦皋正代理陇州(今陕西陇县)行营留后事务,凤翔兵马使倒向朱泚,陇州城内尚有朱

  • 后世为何对韦皋的评价如此的高?他为何能成为军人仰慕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韦皋,是唐朝京兆万年人。因其祖先为北周朝廷和隋朝做出过贡献,所以被任职为建陵挽郎,并让派遣到华州当参军,辅佐州刺史管理行政的事情,又升职为使府的监察御史。后来因为辅佐德宗皇帝还都有功劳,韦皋被任职为左金吾卫将军,成为大将军,后来又在贞元初年担负剑南西川节

  • 唐朝名将韦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在金庸先生大作《鹿鼎记》中,钦差大臣韦小宝巡视扬州,知府吴之荣设了一个"簪花宴"宴请韦小宝。席间那些地方大员对韦小宝阿谀奉承,将韦小宝说成是唐朝的"韦忠武王"之后,给韦小宝脸上大大的贴了金。这位"韦忠武王"就是出镇西川二十余年,联合南诏抗击吐蕃的节度使韦

  • 揭秘:李世民为何拿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唐朝

    导读:有一天,照旧是君臣间在说话,李世民说着说着忽然冒出一句:“朕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不知贤卿意下如何?”虽然这次不再是什么坏消息,而是天大的好事,可尉迟敬德所感受到的诧异和震惊却丝毫不亚于上次。因为这一年,尉迟敬德已经五十五岁了,而太宗皇帝本人也不过才四十三岁,他的女儿能有多大可想而知。有人曾经把

  • 尉迟敬德怎么死的?隋唐名将尉迟敬德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尉迟敬德,唐朝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