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诗送杨氏女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唐诗送杨氏女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1 更新时间:2023/12/6 5:18:24

氏女,唐代韦应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标签: 唐诗送杨氏女

更多文章

  • 唐诗长安遇冯著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诗,长安遇冯著

    长安遇冯著,唐代韦应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

  • 唐诗夕次盱眙县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诗,夕次盱眙县

    夕次盱眙县,唐代韦应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

  • 唐诗东郊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诗,东郊

    东郊,唐代韦应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韦应物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等陶”。

  • 唐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唐代韦应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吴中盛文史,群

  • 唐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代韦应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

  • 唐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如何理解,韦应物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诗,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唐代韦应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

  • 传贾岛为“推敲”骑驴苦思 韩愈出巡遇见给出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诗人,贾岛,韩愈,

    贾岛是唐朝著名苦吟派诗人。苦吟派诗人的特点是,常常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儿,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不惜花费大量心血和工夫。贾岛初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期间,一次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当时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反复复想了半天也没有最后确定下来,于是就在驴背上反复吟

  •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称皇帝唐宣宗不懂诗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宣宗,诗人,贾岛,

    唐会昌三年(843)他被朝廷升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身先卒,葬于四川安岳县城南郊的安泉山半山腰,有一座墓冢,至今近1200年。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被称为“诗奴”的唐代苦吟诗人贾岛的墓葬。贾岛(公元779-843),字浪仙,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贾岛的诗以

  •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为何被称为“诗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著名诗人贾岛

    贾岛是生活在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故乡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他的一生创造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并且广泛流传至今。相传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推敲”这个词就是人们根据贾岛的故事创造而来的。贾岛画像贾岛的一生坎坷,他的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富裕,自小便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贾岛曾经立志要考取功名,想要功成名就光耀门

  • 揭秘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反复推敲写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著名诗人贾岛

    贾岛是我国唐朝的一个著名诗人,早年因生活所迫,当了和尚。他热爱写诗,对诗作要求很高。作一首诗要化费很多功夫,一字一句去反复琢磨,为此还引发好多故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画像有一天,贾岛骑驴夜里去看一位朋友李凝,朋友住得很远很僻静的地方,可是半夜到的时候,朋友不在家,他只好又向回走,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