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称皇帝唐宣宗不懂诗被贬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称皇帝唐宣宗不懂诗被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35 更新时间:2023/12/30 18:53:33

唐会昌三年(843)他被朝廷升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身先卒,葬于四川

安岳县城南郊的安泉山半山腰,有一座墓冢,至今近1200年。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被称为“诗奴”的唐代苦吟诗人贾岛的墓葬。

贾岛(公元779-843),字浪仙,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

贾岛的诗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为僧入俗皆难 把自己比成牛羊不如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31岁前曾十余年赴考均“连败文场”名落孙山。有一次竟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不仅被黜落,而且还被扣上“举场十恶”的帽子。

关于贾岛出家的时间,资料没有任何记载。《唐才子传》谓岛:“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从史料记载中得知,长年的科场失意加上生活的重压,贾岛无奈之下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

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当时两人一道出家。无可,在中国文学史上声名不显,但其在我国的晚唐时期也是一位颇有诗名的僧人,被称誉为“诗僧”。

因带着一肚皮牢骚出家,虽身在佛门,贾岛却无法忘却尘世的烦恼。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佛国无边,何处不可修心养性?然而他却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不与常人往来 作诗苦吟闯出“推敲”

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苏轼(《祭柳子玉文》),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他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诗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并因此惹出两次交通事故。

一日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京兆尹刘栖楚车驾,被拘一夜。后人认为这个故事真伪不可考,贾岛诗集里有《寄刘栖楚》诗,中有“友生去更远,来书绝如焚”之句。由此看来,贾岛与刘栖楚应该是朋友,刘栖楚似无理由把朋友抓来关一夜之理,可惜典籍中对此并无记载。

之后,贾岛又冲撞了另一位京兆尹的车驾,而且还和这位高官成了朋友,这人就是韩愈。一天,贾岛又骑驴去拜访朋友李凝,路上得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是又觉得“推”字不如“敲”字好,于是在驴背上反复琢磨,并以手作推敲之状,结果误入了韩愈的车驾之内。卫士把贾岛押到韩愈面前,贾岛禀明原因,爱惜人才的韩愈不但不怪罪,反而跟贾岛一起“推敲”,并建议说,“敲”比“推”好。之后将贾岛带回府邸,谈诗论道,结为布衣之交。贾岛正式成为韩愈的门徒,也成为韩孟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敢说宣宗不懂诗 被贬到四川蓬溪任主簿

韩愈对贾岛的才华十分欣赏,曾写诗说:“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把贾岛看作是上天派来,顶替刚去世的著名诗人孟郊位置的诗人,褒赏有加。靠着韩愈的赏识和推荐,贾岛终于考上了进士。

贾岛时刻想推销自己,从“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诗中可以看出。然而,他出身微贱,朝中无亲故,缺乏外援。他认为自己没有出路,是因受到公卿的压抑所致。他从裴度庭院经过,吟道:“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裴度平定叛乱有功,封晋国公,聚敛甚多,长安有高第。贾岛一见,火从内发,故作诗嘲之。

他蔑视权贵,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及第后,他寓居法乾寺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闻人吟诗,便循声登楼,见案上诗卷,便取来浏览。贾岛在后面,一手夺走。他不认识宣宗,便瞪眼嚷道:“看你穿得这样鲜亮,长得又是如此肥头大耳的,就不是一块懂诗的料!”事后十分紧张,伏阙待罪。据说他后来被贬谪到长江(今四川蓬溪县)担任主簿一职,就跟这事儿有着绝大的关系。

为诗艺洒尽心血 死时仅一病驴一古琴

唐开成五年(840年),61岁的贾岛被任命为普州(今安岳县)司仓参军。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在南楼曾写出《夏夜登南楼》诗:“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此外,还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书》《送僧》《原上草》《咏怀》等诗。唐会昌三年(843),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他安葬在安岳县城南郊安泉山。

贾岛葬墓,长7米,宽、高各3米,石条镶砌为垣。清乾隆年间,安岳县令徐观海(浙江钱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诗亭”。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现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贾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由于风化,加之拓印者黑墨的浸蚀,已经很难辨认。

《安岳县志》载贾岛生前好友苏绛《贾司仓墓志铭》称:“贾岛于会昌癸亥岁七月二十八日终于郡官舍,春秋六十有四,葬于普南安泉山”。李洞《贾岛墓》诗云:“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消?位卑终蜀土,诗绝占唐朝。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李洞,是贾岛的狂热追随者和忠实信徒,他在贾岛墓前“立石为标”,此即后世安岳所传的“李洞碑”。

标签: 唐宣宗诗人贾岛

更多文章

  •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为何被称为“诗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著名诗人贾岛

    贾岛是生活在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故乡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他的一生创造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并且广泛流传至今。相传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推敲”这个词就是人们根据贾岛的故事创造而来的。贾岛画像贾岛的一生坎坷,他的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富裕,自小便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贾岛曾经立志要考取功名,想要功成名就光耀门

  • 揭秘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反复推敲写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著名诗人贾岛

    贾岛是我国唐朝的一个著名诗人,早年因生活所迫,当了和尚。他热爱写诗,对诗作要求很高。作一首诗要化费很多功夫,一字一句去反复琢磨,为此还引发好多故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画像有一天,贾岛骑驴夜里去看一位朋友李凝,朋友住得很远很僻静的地方,可是半夜到的时候,朋友不在家,他只好又向回走,由

  • 苦吟诗人孟郊和贾岛,人生也“苦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孟郊,苦吟诗人

    一千两百多年前,有一个清瘦的人骑着驴走在长安街上,嘴里不时地“嘀咕”着什么,还不停地做着手势,行人纷纷侧目。可不承想,迎面走来一个仪仗队。驴和人毫无意外地撞进了仪仗队,左右侍从将这个冒犯了仪仗之人架到主人面前。仪仗队的主人正是时任京兆尹的韩愈,而这个骑驴之人就是诗人贾岛。贾岛告诉韩愈,他正为他刚写的

  • 贾岛有哪些诗词?为什么称贾岛为诗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贾岛,诗奴

    贾岛诗词都有哪些?贾岛为什么称为诗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贾岛相关诗词?贾岛简介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

  • “诗奴”贾岛:才高过人一生直率,敢碰瓷大诗人和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贾岛,唐朝

    你们知道贾岛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姓名:贾岛年龄:779-843年籍贯: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爱好:苦吟绰号:诗奴,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专辑:《长江集》代表作:《题李凝幽居》名言: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社会履历:少年时为僧。19岁云游,认识孟郊等。三十一岁,还俗,入长安,进

  • 唐代诗人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清明节诗词赏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代:贾岛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译文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

  • 唐代诗词剑客如何赏析?表达了贾岛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剑客

    剑客 / 述剑【唐代】贾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

  • 唐代诗词戏赠友人如何赏析?表达了贾岛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戏赠友人

    戏赠友人【唐代】贾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这首诗首联“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直接指出一口井如果没有了水,固然是废井;倘若有水而无人汲,也依然是废井。诗人从这个角

  • 唐代诗词送邹明府游灵武如何赏析?表达了贾岛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送邹明府游灵武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代】贾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

  • 唐代诗词送无可上人如何赏析?表达了贾岛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送无可上人

    送无可上人【唐代】贾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三、四句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