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韦思谦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唐朝宰相韦思谦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45 更新时间:2024/1/9 23:19:11

韦思谦的祖先自雍州杜陵(今西安杜陵)南迁,客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后又迁徙到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八岁时母亲去世,因孝顺而出名。考中进士后,多次升任后做到了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政绩考核为末等,依照过去的制度,这类情况大多不能晋升。吏部尚书高季辅却提拔他做监察御史,因此出名。他曾经对人说:“御史走出国都,如果不能动摇一方,震慑州县,就是失职。”

公元650年(永徽元年)十月,中书令褚遂良低价购买中书省翻译官的田地,大理少卿张睿册认为其无罪。韦思谦上书弹劾此事,降褚遂良为同州刺史、张睿册为循州刺史。

等到褚遂良官复中书令,韦思谦被降职为清水县令。左肃机皇甫公义任检校沛王府长史,提拔韦思谦任同府仓曹,后多次升迁,任右司郎中。

公元682年(永淳元年),历任尚书左丞、御史大夫。唐高宗认为他很有才能,每次召他进宫谈话,即时十分疲惫,也要身子靠着殿前的栏杆,说上好几个时辰才结束。案情不明、证据不充分、一时难于判决的案件,繁杂的事务,每次都要他参与裁决。当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有矛盾,捏造罪名诬陷张仁祎。高宗在朝堂上询问张仁祎,张仁祎十分害怕,回答的语无伦次。韦思谦上前说:"臣与张仁祎曾是同僚,相当了解这件事的缘由。张仁祎为人懦弱而不能为自己申辩。如果田仁会迷惑圣上的视听,使张仁祎不正常地获罪,那就是为臣事君不尽心了。请让二人为此事对证。”他言辞流利,含义鲜明畅达,高宗非常赞同。

韦思谦在御史台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跪拜礼。有人劝他

,他回答说:“雕、鹗、鹰、鹯,怎能与众禽为伴?为何要行跪拜礼来亲近他们?况且身为谏官,本来就应独立。”他刚任左丞时,上奏说:“陛下为各部门选择人才,没有合适的人选就空缺不授。现在您不吝惜好的锦缎,让我来裁制它(言下的意思就是把好的职位拿给他充任),这是陛下知臣之深,也是臣尽命以报的时候。”他在任上整顿制订法纲,朝廷肃然。

683年(弘道元年),唐高宗驾崩,太子李哲继位为唐中宗,武则天以太后摄政,掌握实权。

684年(嗣圣元年),中宗意图独立执政,武后将他废黜,改立皇弟豫王李旦为唐睿宗,进一步掌握权柄。九月,武后侄武承嗣武三思屡劝武后寻事诛杀皇室近支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等以绝宗室之望,韦思谦和中书侍郎刘祎之都因害怕,唯唯诺诺不说话,只有中书令裴炎坚持力争以为不可。后转任宗正卿,恰逢改换官名,改任司属卿。

武则天又分别设置左右肃政台,任命韦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过去和御史行对等之礼,惟独韦思谦坐着接受对方的拜见。有人为此提出意见,韦思谦说:“朝廷班列,本有等级差别,为何无原则地行事呢?”

公元685年(垂拱元年),赐爵博昌县男,升任凤阁鸾台三品。二年,接替苏良嗣任纳言。

公元687年(垂拱三年),上表告老请求辞官,武则天答应了,加授太中大夫。

公元689年(永昌元年),死于家中,追赠幽州都督。

唐德宗年间,韦思谦得以续图凌烟阁。

史书评价

《旧唐书》:“韦思谦始以州县,奋于烟霄,持纲不避于权豪,报国能忘于妻子。自强不息,刚毅近仁,信有之矣!高季辅、皇甫公义,可谓知人矣!且福善余庆,不谓无徵,二子构堂,俱列相辅,文皆经济,政尽明能。加以承庆方危,染翰而曾非恐悚;嗣立见用,袭封而罔坠逍遥。无忝父风,宁惭祖德,谥温谥孝,何愧易名?”

《旧唐书》:“善人君子,怀忠秉正。尽富文章,咸推谏诤。岂愧明廷,无惭重柄。子子孙孙,演承余庆。”

高季辅: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

皇甫公义: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

明目张胆

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低价购买中书省翻译官的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思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说:“我性格狂放粗率,被授予大权,遇事就要发作,遭祸害身理所应当。然而大丈夫身居刚正之位,必须明目张胆的报答国恩,终不能做碌碌无为的臣子只求保全妻子儿女。”明目,即睁亮眼睛。张胆,即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来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涕泗冰须

韦思谦十分得唐高宗的信任,在朝堂上十分倚重他。当唐高宗驾崩时,韦思谦抱病入宫临丧,泪涕凝结须髯,俯伏号哭气绝。诏令派人搀扶侍候。

标签: 韦思谦

更多文章

  • 唐朝大臣袁恕己:心怀国家天下忠义双全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恕己

    袁恕己是唐朝大臣,发动神龙政变的主要功臣之一,唐代历史上一个不可被遗忘的重要人物。那么袁恕己简介是怎样的呢?袁恕己是唐代永静军人,东汉末年大军阀袁绍的后代,因为诛伐奸人及统兵有功,在武则天时期就倍受重用。袁恕己画像唐长安四年,武则天皇帝病重,袁恕己联合当时宰相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神

  • 唐朝大臣袁恕己:心怀天下忠义双全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大臣袁恕己

    袁恕己是唐朝大臣,发动神龙政变的主要功臣之一,唐代历史上一个不可被遗忘的重要人物。那么袁恕己简介是怎样的呢?袁恕己是唐代永静军人,东汉末年大军阀袁绍的后代,因为诛伐奸人及统兵有功,在武则天时期就倍受重用。唐长安四年,武则天皇帝病重,袁恕己联合当时宰相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神龙政变,逼

  • 唐朝袁恕己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恕己

    袁恕己在长安年间官至司刑寺少卿,兼相王府司马。拜相封王705年(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袁恕己与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等人趁机发动兵变,诛杀张易之兄弟,拥立唐中宗复位。他随相王李旦统率南衙禁军,以防止不测,捕获韦承庆、崔神庆等张氏党羽,因功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

  • 皇帝让宰相窦怀贞娶55岁老宫女,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窦怀贞,唐朝

    你们知道窦怀贞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窦怀贞,他的祖上倒是非常的有名,祖父是窦玄德,不过窦玄德可是老实之人,而窦怀贞却是奸诈狡猾钻营之辈,两人的品性截然不同。窦怀贞是一个擅长攀爬的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趋炎附势,所以同朝为官的大臣们都看不起他,连皇帝也鄙视他。景龙二年,唐中宗准备故意的羞

  • 唐中宗为什么要为宰相窦怀贞做媒?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中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中宗为什么要为宰相窦怀贞做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中宗时期,有一位宰相叫窦怀贞,他的祖父窦玄德是个很厚道的人,贞观年间,任都水使者,为官清正,死后追封光禄大夫。可是,窦怀贞却完全背离了祖父的为人处世准则。他整天钻研拍马溜须之术,善于攀附钻营,成为奸

  • 窦怀贞:唐朝高官娶六旬老太,最后下场惨不忍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窦怀贞,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窦怀贞,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说起来,他生于大唐盛世,自身家世不俗,父亲曾官拜左相。早年间担任过县令、都督等职,政绩不俗颇有声名。但却在此后的升迁中逐渐移了性情,或者说是暴露了本性。他为了官职,变得谄媚不堪,处处巴结逢迎,就算是皇上身边的侍者都在时

  • 窦怀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有多无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窦怀贞,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窦怀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权势富贵对谁来说都很诱人,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接近,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在封建社会,社会等级制度明显,地位高低之分差异甚大,生活更是天差地别。有些人甚至会为了钱财,权力做出一些超过社会底线的事情。在唐朝就有这么一

  • 迎娶皇帝奶妈的窦怀贞,到底安的什么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窦怀贞,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窦怀贞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权势富贵对谁来说都很诱人,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接近,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在封建社会,社会等级制度明显,地位高低之分差异甚大,生活更是天差地别。有些人甚至会为了钱财,权力做出一些超过社会底线的事情

  • 窦怀贞妻子是谁?他为什么会激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窦怀贞,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窦怀贞的故事。在古代,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讲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婚姻标准。如果一个既有才华又有地位的男人娶了一个漂亮又聪明的女孩,那简直令人羡慕。然而,我们今天将要谈论的这个人

  • 窦怀贞为什么会娶皇帝的乳母为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窦怀贞,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窦怀贞为什么会娶皇帝的乳母为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古代,人一出身就注定了身份的高低贵贱,等级森严,不像如今的社会,可以拼着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不过,当时的社会即使出身不错,为保全自己让自己平步青云,还需要有更大的靠山。而咱们要说的这个人就出身高贵,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