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泌曾提出两条旷世良策,皇帝为何不采取呢?

李泌曾提出两条旷世良策,皇帝为何不采取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47 更新时间:2023/12/4 16:35:07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泌

李泌,唐代奇才。他以卓越的才具,为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遗憾的是,他本可以改变大唐命运的两条大手笔良策,却未被采纳。

以迂为直,彻底平定安史之乱

756年12月,安禄山叛军气势汹汹!忧心忡忡的唐肃宗咨询李泌:怎么办?

李泌与肃宗亲近,为时人所羡慕!

李泌首先指出了安禄山集团的弱点:

1、安禄山叛军所掠夺的财物,全部都运回范阳老家。他显然不能大事!

2、叛军虽多,多是胁从者。真心跟着安禄山干的人不多。

因此,如采纳他的方略,不出两年,"天下无寇“!

肃宗忙问“何故?”

李泌提出他的计策:

1、叛军的命门:叛军真心追随者不多,因此,有才具,安禄山又敢用的将领,不过也就那么几个人: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安忠志、阿史那承庆。

2、三部曲,抓住叛军的命门:

李泌的策略已迂为直,却杀气十足。

(1)、制敌:李光弼出井径,威胁叛军老巢;郭子仪入河东,威胁政治中心长安。

(2)、疲敌:陛下大军驻抚凤为机动力量,配合郭子仪、李光弼。叛军救范阳,我们就打长安;叛军救长安,我们就打范阳。如此,让敌疲于奔命。

(3)、歼敌:疲敌目标达到后。建宁王率大军,先端掉叛军老巢!最后,再一起合击洛阳、长安,彻底平定叛乱!

这一方略,抓住了叛军的命门:首尾不能相顾!

安禄山起事后,集中兵力快速攻取两京,胜利虽大,却有隐患。

此时叛军的态势,似一条长蛇。老巢范阳和政治中心长安相隔千里,首尾难顾。

唐军从山西可以同时威胁叛军的老巢和政治中心长安、洛阳。

这样,内线唐军可以只走很少的路,就让外围的叛军千里奔波,在疲劳中战斗力被削弱。

同时,决战阶段,唐军可以先端掉叛军老巢,干净彻底地平叛!

可是,“长安人”唐肃宗想家,执着于“晨昏之恋”,觉得这个方略太“迂”,决定采取直接进攻,先恢长安、洛阳,再慢慢平叛!

李泌的谋略被采纳的多,但”见效慢“方略的都未被采纳。

李泌预言道:“收复两京,应该肯定可以达成。但敌人老巢尚在,"贼必再强,我必又困”。

因为:唐军所依赖的,是西北兵,怕热不怕冷。现在是春季,我们攻取长安、洛阳后,马上进入夏天,我们的士兵受不了,战斗力减弱。到时,敌人一定又会杀回来。这样,反反复复,恐怕很难彻底结束战争了!

西北兵虽彪悍,但难耐酷暑。

后来平叛战争的发展,确如李泌所言。

唐军收复两京,但叛军主力保存。双方来回拉锯,最后,唐军精疲力尽,未能彻底平定安史余党。

藩镇割据,与安史之乱平叛不彻底关系极大!

藩镇割据,成为大唐始终未能摆脱的噩梦!

恢复府兵制,建设强大中央军

藩镇割据,唐天子头疼不已。

要想彻底改变局面,就要从制度上,建立强大的中央军!

李泌,提出了恢复府兵制的建议。

1、过去府兵制无法实施的原因。

早在唐肃宗时,天子就想恢复府兵制,当时的李泌认为时机不成熟,劝阻了。

唐初的府兵制,兵民一体。没战事时,大家在家里耕地,轮番宿为。有事时,让卫将带兵集合,以天子委任的将领集中指挥作战。战事结束,大将回朝当官,士兵回家种地。

府兵制,朝廷不养兵,将领不掌兵。

可是,随着对外战争加剧,主要劳动力从20岁到60岁经常服役,同时,均田制破坏,徭役繁重,这些府兵家往往破产。最终,府兵制难以维系了!

2、恢复之策。

没钱,就不可能动府兵制。

唐肃宗要恢复府兵制,被李泌制止,很简单:没钱!而李泌建议唐德宗恢复,原因也很简单:两税法实施后,有钱了!

要强行恢复均田制不可能,但以建立强大中央军为目的,一定范围内实施府兵制可以!

1、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政府出资铸造农器,借耕牛、种子给边防军镇,让他们募集戍卒,开垦荒田。关中土地肥沃,这些戍卒在此耕地肯定会富裕起来!

2、先富带动后富,关中富强!

戍卒都有期限,三年期满后,就要更换。

但是,这些人都富起来了,当然不愿意走呀!

正好,不愿走的,可以留下来。他们耕的地,就给他们做永业田!

他们的亲戚朋友知道这边富裕,也都会迁徙过来!

这样,关中疲敝之地就变成富庶之地了!

在这些新开发的土地,我们就能重新实行府兵制了!

重建强大中央军,需要制度保障。

这些人原本就是边兵,战斗力也强,一支新的强大中央军就建设起来了!

唐德宗听完大喜:“如此,天下无复事矣”!

可惜,不知何故,德宗大喜后,就没有下步动作了。

相反,一心求快的唐德宗让宦官统领战斗力较强的神策军为中央军,结果···宦官坐大,天子连中央军都调不动了!

神策军被宦官把持后,天子更无权了!

唐天子试图以“见效快”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了!

标签: 李泌唐朝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本想封第三子为元帅,李泌为什么大力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肃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谈唐肃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带着自己的妻儿就往四川跑。在经过马嵬坡的时候,太子李亨和陈玄礼等人联合,发动了马嵬兵变,诛杀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在这以后,李亨就带着兵北上平乱,李隆基则接着往四川跑。然而李隆

  • 李泌:辅佐了李家四代皇帝的“山中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你真的了解李泌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召集天下儒、释、道三教名士齐聚长安,打算在宫中召开一场"百家讲坛"。入宫论道说法这件事,基本相当于皇帝请私教,历朝历代都很常见,但有一点是基本统一的:凡是能够入宫给皇帝上课的,绝大多数都是些一把年纪的老头子,

  • 李泌时出生不凡,问皇帝要封赏为何大臣都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泌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的李泌是个很好玩的人。说他是隐士吧,他出入于皇宫高第;说他是官僚吧,他又常常处于山林泉下。隐时学道练功,练就了一副仙风道骨;仕时经时济世,甘当一个马奔牛走;傲时敢与皇帝叫板,弱时任由君主拿捏。《太平广记》中

  • 史书称其为“小李世民”,李泌在历史上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泌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在官僚政治没有构建成熟前,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从初唐到中唐的种种乱象,其实都是由这个主要矛盾衍生而来的。如果老皇帝不培养太子,太子肯定无法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等老皇帝死后,太子肯定会受乱臣贼子的欺负。如果老皇帝大力培养太子

  • 四任皇帝都离不开李泌的辅佐,他到底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时期有一位大臣叫李泌,七岁就能作诗论文,被称为神童。六岁时,就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大为赏识,赏赐给李泌一些礼品,还嘱咐李家要好生抚养。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也特别喜欢李泌,经常和李泌交谈甚欢,并亲切的称他为“小友”。而且不

  • 多次挽救唐朝于危难之中的中堂重臣李泌,为什么会受人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堂重臣李泌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说起李泌这个名字,我相信十之八九的人可能对其没有印象,但是也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无所作为。与之相反的是,作为中唐时期的一名贤臣,李泌几次在关键时间点做出的决策,都救唐王朝于危难之中,使

  • 裴寂是大唐开国功臣,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后来排斥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唐太宗

    如果对隋唐历史了解的朋友一定对裴寂这个人感到不陌生,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好友并且还是大唐的第一任相国,就是这样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后来却无缘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那么为何出任大唐第一相国的裴寂得不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肯定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裴寂这个人对大唐有什么贡献?裴寂是促使大唐建国的关键人物,这样说丝毫都

  • 唐朝宰相裴寂屡吃败仗,为何还能稳居初唐群臣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裴寂,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裴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很多人的眼里,封建帝王大都冷酷无情,杀伐决断。即便有几个好朋友也像光武帝刘秀与严子陵、梁武帝萧衍与陶弘景那样无法君臣同朝。但唐高祖李渊与他的好友裴寂却是例外,君臣之间始终推心置腹,惺惺相惜。裴寂之所以稳居初唐群臣之首,与高祖李渊和他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会排斥作为开国功臣的裴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裴寂,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裴寂是大唐开国功臣,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后来排斥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如果对隋唐历史了解的朋友一定对裴寂这个人感到不陌生,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好友并且还是大唐的第一任相国,就是这样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后来却无缘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那么为何出任大唐第一相国的裴寂得不到

  • 裴寂:唐朝开国第一任宰相,最后善终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裴寂,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裴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开国第一任宰相的名字叫裴寂。长大后,裴寂眉清目秀,是个优雅的公子哥。杨坚建立隋朝后,裴寂先后担任左亲卫的职务,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等职务。裴寂和太原李渊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坐在一起喝酒玩乐,相处得特别融洽。隋朝时,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