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车夫骂宰相的唐朝著名宰相杨再思的历史典故

车夫骂宰相的唐朝著名宰相杨再思的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12 更新时间:2024/1/1 7:52:45

杨再思,字再思,汉族,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生于公元634年,卒于公元709年。那么,关于杨再思简介是怎样的呢?

杨再思雕塑

杨再思是唐朝宰相,他出身世家,父亲杨行表曾经担任长安尉;祖父杨岐曾担任吕州刺史。杨再思年轻时考中明经科,担任玄武县尉。延载元年,杨再思官至鸾台侍郎,成为宰相。证圣元年,杨再思改任凤阁侍郎,不久又升为内史。神功元年,在契丹作乱的前提下突厥默啜可汗求取领土、谷种、农器。杨再思认为不应该再树强敌,遂建议武则天同意突厥默啜可汗的请求。武则天采纳了杨再思的建议,之后,突厥势力得到增强。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复位,任命杨再思为户部尚书,并兼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六月,杨再思升任中书令,后又改任侍中,进爵郑国公。神龙二年,武三思诬陷驸马王同皎谋反,李显命令杨再思受理此案。杨再思毫无作为,致使王同皎被处斩,为天下人所不耻。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李翱认为杨再思是奸佞之臣,在他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典故。譬如:“车夫骂宰相”、“跳高丽舞”、“莲花似六郎”等等。在唐朝武周这一特殊时期,杨再思凭借他的圆滑的为人处世和过人的学识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他早年担任玄武县尉,不久变升为御史大夫。延载元年,担任鸾台侍郎。神龙元年,担任中书令,进爵郑国公。景龙三年,杨再思升任尚书右仆射,死后被追赠并州大都督,谥号恭。

杨再思的故事

杨再思,字再思,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他出身世家,父亲杨行表曾经担任长安尉,祖父杨岐担任吕州刺史。那么,关于杨再思的故事有哪些呢?

杨再思雕像

杨再思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被授为玄武县尉。在他担任县尉期间,入京公干。他在入住一家客栈时,行李被小偷偷去。当他把小偷抓住时,并未把小偷送进衙门而是说到:“你是因为贫困才偷东西的。你把我的公文留下,其他的都拿走吧。”

此后,杨再思没有提及此事,只是借钱返回县里。

杨再思担任宰相期间,长安发生水灾,致使城中泥泞不堪。然而杨再思身在其位却不谋其职,他只是闭门祈福。后来上朝时,由于天气原因他的牛车陷在泥中拉不出来。车夫忍不住埋怨杨再思作为宰相,什么事情都不做,整天闭门不出。杨再思派随从对他道:“这主要是因为你的牛瘦弱无力,可不能全怪宰相啊。”

司刑少卿桓彦范曾经公开弹劾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武则天不想惩处张昌宗,便故意问当时的宰相杨再思说:“张昌宗对国家有功吗?”,杨再思急忙谄媚地说:“张昌宗曾炼制丹药,陛下服后圣体安康,这是莫大的功劳。”武则天大喜,让张昌宗官复原职。后来,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嘲讽杨再思。由于,张昌宗容貌俊美,深受武则天的宠幸,人们都称他面似莲花。杨再思却道:“都说六郎(张昌宗小名)面似莲花,我认为应该是莲花似六郎。”

杨再思担任唐朝再向十余年,深谙官场之道,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杨再思的评价

杨再思,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担任唐朝宰相十余年。他官运亨通,在唐朝很多次政治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死后,被追赠为并州大都督,谥号恭。那么,人们对杨再思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杨再思故居

杨再思在年轻的时候考中明经科,被授为玄武县尉。延载元年,杨再思官至鸾台侍郎,成为宰相。证圣元年,杨再思改任凤阁侍郎,不久又升为内史。神功元年,在契丹作乱的前提下突厥默啜可汗求取领土、谷种、农器。杨再思认为不应该再树强敌,遂建议武则天同意突厥默啜可汗的请求。武则天采纳了杨再思的建议,之后,突厥势力得到增强。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复位,任命杨再思为户部尚书,并兼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六月,杨再思升任中书令,后又改任侍中,进爵郑国公。神龙二年,武三思诬陷驸马王同皎谋反,李显命令杨再思受理此案。杨再思毫无作为,致使王同皎被处斩,也是因为此时,惹得天下人怨恨。唐代哲学家、文学家李翱曾评价他为“奸邪之臣”。

杨再思担任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但他身在其位,不谋其职。他一生唯唯诺诺,只想明哲保身,从未举荐人才,一味迎合皇帝。政治家、史学家刘昫曾这样评价杨再思——“再思自历事三主,知政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然恭慎畏忌,未尝忤物。”

标签: 杨再思

更多文章

  • 一代英雄杨再思,以武力征战一统五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再思

    据地方史记载:唐代的五溪“蛮酋”杨再思祖辈何世从弘农迁居淮南(今江苏扬州),一说江西,待考。杨再思系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六月初六日生于叙州(今靖州芷江会同洪江黔阳)。自幼聪颖,文武兼备,14岁随父守叙州,扼守沅潕渠巫之河口。是时西南八番蛮帅踞地称雄,袭南诏(今云南大理)、寇播州(今贵州遵义),边

  • 唐朝杨再思人物生平简介,轶事典故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再思

    杨再思早年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玄武尉,累迁至天官员外郎,后任左肃政台御史大夫(一作御史中丞)。延载元年(694年),武则天擢升杨再思为宰相,授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元年(695年),杨再思改任凤阁侍郎,仍加授同平章事,后又兼任太子右庶子。圣历二年(699年),杨再思被免去宰相之职

  • 杨再思是什么人?拍马功夫天下无双,被人嘲笑还翩翩起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再思,唐朝

    杨再思是什么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朝的宰相集团和其他朝代一样,有正人君子,也有势利小人。让大众的正义之心难以接受的是,有些靠溜须拍马爬上高位的小人居然还能善终。武则天的宰相杨再思就是这样的人。杨再思年轻时也是个有同情心的人。那一年,他参加科举,小小年纪

  • 陆元方子女是谁? 如何评价陆元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陆元方

    陆元方出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的望族之家,家族多为当朝高官,其子陆象先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陆元方曾任监察御史、凤阁舍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职,唐德宗时期续图凌烟阁。陆元方子女儿子陆象先,本名景初,唐玄宗宰相。陆景倩,右台监察御史。陆景融,工部尚书。陆景献,屯田郎中。陆景裔,光禄卿。如何评价

  • 卖屋不欺,陆元方教子以诚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陆元方

    唐代陆元方,字希仲,苏州(今属江苏)人。陆元方由科举入仕,官一直做到监察御史。他素有胆略,为人正直。武则天曾派他出使南方,他第一次到海上乘船,遇大风狂浪,船上人都吓得要死,陆元方却镇定自若,丝毫也不害怕,后来果然平安返回。出使回来后,武

  • 陆元方卖宅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陆元方卖宅

    陆元方卖宅一事主要反映出了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的品质 。原文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译文陆少保,字元方(陆少保)曾经要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

  • 解析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昭德是不是士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昭德

    李昭德简介中提到,李昭德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是京兆长安人,出生于陇西李氏丹阳房,父亲是刑部尚书李乾祐。虽然他出身于官宦人家,但他却是依靠考取明经而进入的仕途。李昭德剧照年轻的李昭德十分精明干练,在担任宰相之前,他已经担任过许多职位,其中包括陵水县尉、夏官侍郎、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等。公元694年,由

  • 唐朝宰相的李昭德是不是出生士族阶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宰相的李昭德

    李昭德简介中提到,李昭德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是京兆长安人,出生于陇西李氏丹阳房,父亲是刑部尚书李乾祐。虽然他出身于官宦人家,但他却是依靠考取明经而进入的仕途。年轻的李昭德十分精明干练,在担任宰相之前,他已经担任过许多职位,其中包括陵水县尉、夏官侍郎、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等。公元694年,由于他政绩显

  • 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昭德是不是出生士族阶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昭德

    李昭德简介中提到,李昭德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是京兆长安人,出生于陇西李氏丹阳房,父亲是刑部尚书李乾祐。虽然他出身于官宦人家,但他却是依靠考取明经而进入的仕途。年轻的李昭德十分精明干练,在担任宰相之前,他已经担任过许多职位,其中包括陵水县尉、夏官侍郎、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等。公元694年,由于他政绩显

  • 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昭德是不是士族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宰相李昭德

    李昭德简介中提到,李昭德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是京兆长安人,出生于陇西李氏丹阳房,父亲是刑部尚书李乾祐。虽然他出身于官宦人家,但他却是依靠考取明经而进入的仕途。年轻的李昭德十分精明干练,在担任宰相之前,他已经担任过许多职位,其中包括陵水县尉、夏官侍郎、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等。公元694年,由于他政绩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