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文宗为萨满要杀宋申锡?是糊涂了吗?

唐文宗为萨满要杀宋申锡?是糊涂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7:09

唐文宗李昂,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26年―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武宗李炎之兄。母为贞献皇后萧氏。李昂于长庆元年(821年)被封为江王。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年仅十八岁。李昂在位初年励精求治,他出宫女三千余人,放五坊鹰犬,减省冗员。后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企图诛灭宦官。但密谋泄露,李训等被杀,李昂也在"甘露之变"后被软禁。

原来,据说把他推上皇帝位的王守澄,又居然是杀死他祖父唐宪宗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笔帐他肯定要算,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李唐江山的权柄居然是别人握住了的是别人说了算,让谁当皇帝谁就得当,这也太扯了吧?居然古代也有“被皇帝”之事,真是令人笑掉大牙,所以自尊心特强的唐文宗当然就有点心理不平衡了,反正感觉自己权力毫无保障被宦官当棋子用的他就很不乐意,原本皇帝才是政治这副牌的最大发牌者,而现在却被挟军权独大的宦官破坏了这种政治生态的平衡,所以为了扭转这种皇权的失衡,唐文宗有意利用朝臣来对付宦官,大耍既拉且打的政治平衡术,以找回失去的皇帝威严,收归下移权力。

在唐文宗上位一年之后发生的一件事也让他有了依靠朝官消灭宦官的决心,并开始幻想他的美妙未来。这事就是名士刘蕡的“落弟案”。话说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当时的名士刘蕡应贤良方正科(,居然在对策中吃了豹子胆公开反对如日中天的嚣张宦官,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种晴天霹雳。

这还不打紧,刘蕡还公开要求皇帝逐退宦官,并将宦官窃取的所有权力给夺回来,还政于宰相,把兵权还给将帅。因为刘蕡一眼洞察了当下宦官主政的弊端,因为官员分内外官、政权分南北司,一个人在南司犯了法到了北司可能就不了了之,刘蕡的对策当然得分,也受到了主考官的击节赞叹,因为这也是当时所有朝官的共同心声(皇帝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因为当时枪杆子掌握在阉党手中,大家都怕枪顶到自己的头皮而敢怒不敢言而已。也因为这一层关系,所以尽管主考官很欣赏这位“能人之所不能”的刘大炮,最终权衡利弊还是不敢录用成绩突出的刘蕡,而同刘蕡一起来投考的二十二人都中选了,这就是所谓的“刘蕡落弟案”。

刘蕡是当时的名士,大家都知道他很优秀,很多中选的人都自愧不如,就因为说了一些大家都想说的于国有利的真心话而名落孙山下了第,当然都为他打抱不平,这也太委屈他了,于是很多朝官和士人为了给刘蕡鸣冤叫屈,都准备联名上书给皇帝评理,却遭到了曾经的主战派宰相裴度的阻挠,理由是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不让朝官和宦官冲突一发不可收拾,一句话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

于是,为了对付宦官,唐文宗开始组成自己的“倒阉班底”,他亲自选用宋申锡为宰相,并由老宋负责诛灭宦官的“浩大工程”。

因为老宋把最重要的保密守则给忘记了,这个在官场当然是一种很大的败笔,至少追究起领导责任来这一条是赖不掉的。居然皇帝要诛灭权势滔天的宦官之机密A计划被权宦王守澄的亲信郑注发觉并捅了出去而原形毕露,这下就有好戏看了。

公元831年的某月某日,有心搞死搞阴谋诡计的宋申锡的王守澄,别有用心地派军吏豆卢著煞有介事地诬告宋申锡谋立皇弟漳王李凑,这当然是很厉害的一招,正所谓人生三恨谋人之财夺人之位霸人之妻,唐文宗最怕的当然也是被人夺位。何况皇弟李凑还比较有政治声望,是他的一个潜在威胁,唐文宗一向对他防意如城,怕自己稍有闪失就被他赶下台,这个当然比诛灭宦官更加重要更加是自己的核心利益,现在自己日夜担心的事情居然发生了,当然也是让皇帝惊出了一身冷汗,一看到奏书,也不辨真假地狂怒起来,立马命王守澄把妄想篡位的皇弟李凑及“吃里爬外”的二五仔宋申锡的亲近人全部抓到宫中来严刑拷打,彻底清查。最后经不起刑信逼供鞭刑侍候的那些老宋亲信全都“招了”,说宋申锡确有篡党夺权的异动。

这个又愚又弱的唐文宗看到“证据确凿铁案如山”,于是立马召集文武百官来朝,并郑重其事宣布了宋申锡的谋反罪状,只等秋后处斩了。好在老宋命不该绝,因为朝官们都知道这是个冤狱,于是有点“兔死狐悲”情结的朝官据理力争把宋案移到南司来覆按审查,还算是良心未泯的宰相牛僧孺也替命悬一线的老宋说了一些公道话,算是有了一些转机。最重要的是,后来也不得好死的郑注怕覆按暴露了实情把自己也拔了萝卜带出泥,于是也劝王守澄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请求盛怒的傻瓜皇帝对老宋宽大处理,宋申锡才逃于一劫。

李昂在位时期,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诸帝中颇为勤政。但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无法消除祸患。这个傻瓜皇帝,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以为他聪明,人宦官比他聪明几十倍~

标签: 唐文宗

更多文章

  • 历史纪事,为什么宋申锡会遭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宋申锡

    我们今天来说说唐朝的宦官。宦官专权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宦官执掌了禁军。从安史之乱时开始,肃宗为赏赐有功的宦官李辅国,给了他一部分军队。 肃宗返京后,李辅国权势更盛,禁军全在他掌握之中。从此,宦官势力日长,到后来甚至把持朝政,诛伐异己,废立皇帝,可谓无法无天。朝官们借助于皇权向宦官夺权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文

  • 唐朝宋申锡人物生平简介,宋申锡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申锡

    宋申锡生年不详,在《新唐书》中,他的家族被称为广平(今河北邯郸)宋氏,他本人的传则称这一脉的起源已失考。他的祖父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宋璟,父亲宋成,娶韶关张九龄(唐朝宰相、诗人)次女为妻。宋申锡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文才很好。中进士后,他在秘书省任校书郎。816年,失宠的宰相韦贯之因反对唐宪宗

  • 《新唐书李珏传》原文及翻译,李珏,字待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珏传

    《新唐书|李珏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李珏,字待价,幼孤,事母以孝闻。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以拔萃补渭南尉,擢右拾遗。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李光颜于邠宁,李愬于徐州,期九月九日大宴群臣。珏与宇文鼎同进曰:“光

  • 唐朝宰相李珏人物生平简介,敢谏直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李珏

    连登三科李珏,字待价,唐德宗建中四年(784)生于楚州(今淮安)。其先辈出自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客居于淮。他幼年丧父,事母以孝,闻名乡里。年方弱冠,即以明经科名登榜首。宪宗元和十年(815),户部尚书李绛出任华州刺史,邂逅得识李珏,交谈之中,见其天庭丰满,仪表非凡,叹道。“观君之相,定非庸人之辈。

  • 杨嗣复人物生平简介,杨嗣复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嗣复

    他曾在‘户部’任官职,他父亲杨于陵是户部侍郎、尚书。他要求避嫌,皇帝下达诏令说,官相同,职位不同,没有嫌疑。父亲杨于陵告老还乡后,杨嗣复要求回家去服侍年老多病的父亲,朝廷不肯批准。他主持过两期‘朝考’,很是公正。先后选拔了68个人,多成长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其中就有魏抃(794-859年,字申之,

  • 令狐绹:一位因性格胆小而身居相位十年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令狐绹

    令狐绹是晚唐的大臣,他出生于795年,去世于872年,京兆华原人。令狐绹字子直,性懦,精文学,在830年考取了进士之后,开始了自己从政的日子,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令狐绹画像在850年的时候,令狐绹起任宰相,之后他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9年,在大中十三年秋八月,担

  • 对李商隐恩重如山晚唐著名宰相令狐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令狐绹

    令狐绹是晚唐的大臣,他出生于795年,去世于872年,京兆华原人。令狐绹字子直,性懦,精文学,在830年考取了进士之后,开始了自己从政的日子,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令狐绹画像在850年的时候,令狐绹起任宰相,之后他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9年,在大中十三年秋八月,担

  • 令狐绹因性格胆小而身居相位十年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令狐绹

    令狐绹是晚唐的大臣,他出生于795年,去世于872年,京兆华原人。令狐绹字子直,性懦,精文学,在830年考取了进士之后,开始了自己从政的日子,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在850年的时候,令狐绹起任宰相,之后他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9年,在大中十三年秋八月,担任山陵礼仪

  • 令狐绹:因性格胆小而身居相位达十年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宰相

    令狐绹是晚唐的大臣,他出生于795年,去世于872年,京兆华原人。令狐绹字子直,性懦,精文学,在830年考取了进士之后,开始了自己从政的日子,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在850年的时候,令狐绹起任宰相,之后他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9年,在大中十三年秋八月,担任山陵礼仪

  • 令狐绹和李商隐,李商隐为什么要背叛令狐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令狐绹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位诗人,他“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不但擅长写诗歌,所写的骈文的文学价值也很高。李商隐的古文老师是他的同族叔父,一位上过太学却从未出仕的隐居士人,而他的骈文老师则是唐朝宰相令狐楚。童年和少年时期,李商隐过得并不好,他父亲早逝,过早地担负起养活全家人的重担,甚至以替人抄书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