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董晋,字混成

董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董晋,字混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64 更新时间:2024/1/8 6:49:45

董晋,字混成,河中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

大历中,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得罪,滉势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明经科殿试及第。肃宗从灵武抵达彭原,董晋到那里上书,授官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待制。

大历年间,兵部侍郎李涵持节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出嫁,委任董晋为判官。回纥依仗有功劳,见到使者很是傲慢,于是问道:“唐每年买马,可是给我们的财物却不足,为什么呢?”李涵害怕,回答不上来,多次给董晋使眼色,董晋说:“大唐并非没有马才与你们做买卖,给你们的赏赐不是已经很多了吗?你们的马每年送来五次,而边地有关部门已按数偿还你们钱财。天子没有忘记你们的功劳,下令官吏不得过问,你们反而因此怨恨大唐吗?诸戎以为大唐与你们结交,不敢来与你们较量。你们父安子宁,马畜兴旺,不是大唐是谁让你们这样的!”回纥众人都他跪拜,不敢再有话说。

德宗即位,董晋出任华州刺史。朱泚谋反,派兵攻打华州,董晋放弃华州奔逃到皇上所在地。改任为国子祭酒,随即被派往恒州宣旨慰劳将士。返回河中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劝说道:“朱泚作为臣子却谋反,如果他得志了,你又有什么呢?况且您已位居太尉,朱泚即使信任您,您的地位也不会再高了。他不能侍奉君主,却能以臣子的身份侍奉您吗?您能侍奉他,又有什么不能侍奉君主的呢?”李怀光感动得哭泣。所以李怀光虽然很骄横,最终也没有帮助朱泚。

圣驾返回京师后,改任董晋为尚书左丞。当时尚书右丞元琇被宰相韩滉排挤而获罪,韩滉威震朝野。董晋去见宰相,极力陈述元琇无罪,士大夫都认为他很有气节。贞元五年,当时窦参正得君主的信任重用,裁断决定大事不征询董晋的意见,董晋守法谨慎从不提出不同意见。窦参想让他的侄子窦申担任吏部侍郎,暗示董晋将此事上奏给皇上。皇上愤怒地说:“恐怕是窦参逼迫你这样做的吧?”皇上询问窦参的过失,董晋不敢隐瞒。于是窦参被罢免宰相之职。董晋忧惧,呈上奏疏坚决辞职。贞元九年罢免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担任东都留守。

恰逢宣武节度使李万荣病重,朝廷便任命董晋为宣武军节度副使,管理节度使事。李万荣去世,邓惟恭总领宣武军。董晋受命之后,没有召集军队,只率领侍从差役,当日便前往赴任。到郑州后,迎接的人没有来,有人劝说他停下来见机行事,董晋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直接到达汴州。到达郊外,邓惟恭才出来迎接拜见。进入汴州城后,董晋把军政要务交付邓惟恭掌管,没有什么变更的,大家都佩服董晋做事得体,却估量不出他谋略的深浅。汴州士兵向来骄横、喜欢乘乱谋利,邓惟恭让勇士穿上铠甲埋伏在帐下,早晚轮流休息,董晋将他们全部解除。邓惟恭于是勾结大将相里重晏等人图谋叛乱,董晋察觉此事,诛杀他的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董晋在宣武军中一共五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谥恭惠。

标签: 董晋

更多文章

  • 唐朝中期名臣董晋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晋

    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科,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董晋曾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太府卿、

  • 柳浑一身正气,坚持正义,决不低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浑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 ),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 。唐代名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拜

  • 【新唐书·柳浑列传】原文及翻译,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新唐书·柳浑列传》

    新唐书原文: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梁仆射惔六世孙,后籍襄州。天宝初,擢进士第,调单父尉,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台僚以仪矩相绳,而浑放旷不乐检局,乃求外职。宰相惜其才,留为左补阙。朱泚乱浑匿终南山贼素闻其名以宰相招执其子榜笞之搜其所在浑赢服步至奉天改右散骑常侍。贼平,奏言

  • 柳浑人物生平简介,柳浑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浑

    柳载(后改名柳浑)生于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梁城乡思义里 。他幼时便成为孤儿,有巫人给他看相说,“此儿相贱,且短命,若为僧、道,可缓死。”家人欲从其言。柳载说:“不读诗书,去当术士,不如速死。”于是发奋求学。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柳载登进士第,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县尉。唐肃宗至德(756年—

  • 唐代宰相韩滉竟能做到身居高位不骄奢 值得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滉

    唐代韩滉是著名的画家,在唐德宗年间,曾担任宰相一职。唐代韩滉生于公元723年,卒于公元787年,是陕西省西安人。韩滉是唐朝著名宰相韩休的儿子。韩滉自幼喜欢读书,对文学和政事有不俗的见解。韩滉画像公元739年,父亲韩休去世,韩滉时年17岁,离职回家为父亲守丧。韩滉服满丧期后,便回到朝廷担任京兆府同官县

  • 韩滉:唐朝中期宰相,画的《五牛图》成传世名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滉,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五牛图》,很多人都很陌生,根本没听过,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它很少拿出来展示。说白了,还是《五牛图》艺术价值极高。没错,五牛图就是五只牛,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花卷上,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各自的神采,有的牛低头吃草,有的牛抬头仰望,有的牛扭

  • 李晟为什么反对张延赏拜相?一名妓女引发一场国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张延赏

    沉迷女色,误事,乃至误国。公元785年,唐德宗准备封大臣张延赏为宰相。然而在拜相诏令即将下发之时,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李晟跳出来反对,言辞激烈,德宗只得作罢。为何李晟要反对张延赏拜相?说白了,就是因为一个营妓。这个妓女生于何年、死于何月,是倾国倾城、风华绝代,还是能歌善舞、精通书画,史书均无记载,

  • 【旧唐书·张延赏传】原文及翻译,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旧唐书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是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庐,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数年,改

  • 唐朝张延赏人物生平简介,钱可通神不识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延赏,唐朝

    张延赏自幼丧父,在开元末年得到唐玄宗的召见,被授为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他博览经史、通晓吏治,受到宰相苗晋卿的器重,得以娶其女为妻。累任要职至德二年(757年),张延赏随唐肃宗前往凤翔,被擢升为监察御史,获赐绯衣、鱼袋,又改任殿中侍御史,后被关内节度使王思礼辟为从事。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礼改任河

  • 唐朝经济牛人杨炎是怎么死的 是被陷害的还是作死死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杨炎

    说到历史贤相,不得不提以为唐朝经济牛人——杨炎。杨炎在安史之乱后出任台阁平章事,此时民生凋敝,却也是百废待兴。作为经济改革家的先锋,杨炎提出了两项对当时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措施,对唐后期的经济民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功之一,革除旧弊,将国家公赋与皇帝私产相分离。按旧制,全国赋税都要送交左藏国库。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