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晋这位看似窝囊的老头,却是唐朝的真英雄

董晋这位看似窝囊的老头,却是唐朝的真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64 更新时间:2023/12/6 20:08:20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国难临头的年代,就有这样的大丈夫,屈伸黑暗之中,忍受冷眼嘲笑,却以刚强身躯,为国家撑过艰危。与热血厮杀的硬汉一样,他们,亦是真英雄!

比如大唐贞元十五年,即799年3月13日,一位病故在开封宣武节度副大使任上的老头。他在安史之乱后唐朝混乱年月里宦海浮沉,脑袋上都贴着“窝囊”标签,连唐朝皇帝都吐槽他柔弱,几百年后的宋朝人嘲笑他“迂暗”。可就是这么个悲催年代的窝囊人,唐朝大文豪韩愈,却给了至高评价:天眷唐邦,锡之元臣。大唐能度过艰危,幸亏有他!

这位看似窝囊的真英雄,正是中唐堪称中流砥柱的名臣:董晋!

一:曾经很勇敢

董晋,山西永济人,其实在早年的仕途里,这位后来的窝囊人,非但不窝囊,相反很勇敢!

他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并在唐玄宗晚期中了明经科进士,眼看就是盛唐年间太平官员的舒服人生,却突然一声晴天霹雳:安史之乱爆发了!

这场突然暴乱,旋风般席卷歌舞升平的大唐,长安洛阳都丢了,太上皇唐玄宗跑四川躲了,新皇帝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却也只是个零散人马的草台班子!可就在唐肃宗带着这点可怜人马,刚刚移师彭原,只见董晋风尘仆仆赶来,勇敢的站在唐肃宗面前,请求为国效力!

从此以后,这位危难时来投奔的臣子,先在唐肃宗身边做翰林,后来还派到地方上做判官,全是吃苦受累的活,却办的井井有条。而且脾气谦和,人缘很好。到了唐肃宗的儿子唐代宗在位的大历年间,他的一桩勇敢事,更是名满天下:出使回纥!

在大唐安史之乱以后,出使回纥,就成了个十足苦差事!大唐国力衰退,实在亲戚回纥,也就变得粗声大气,动辄就朝唐朝狮子大开口,可大唐内外交困,最怕回纥闹事,唐代宗年间,两家又要联姻,谁敢护送唐朝公主过去?董晋毫不犹豫站出来:我去!

于是,勇敢的董晋就以判官身份,跟随正使李涵护送公主来到回纥,果然到了就被回纥人傲慢挑衅,吓得正使李涵都不敢说话,却是董晋傲然站出来,一番唇枪舌战,没想到一顿骂完,原先骄横的回纥官员们,立刻都乖了,接着恭恭敬敬办理手续,圆满完成任务!

如此表现,看上去十分傻大胆,其实还是董晋算盘打的精:回纥表面猖狂,其实也是经济困难的时候,大唐困难他也困难,他敢翻脸?把住对手的脉一击必中,勇敢风格一下出名!

这时的大唐,安史之乱虽说熬过去了,但国家大事还是一锅粥,特别是各路藩镇画地为牢,唐王朝简直就成了空架子!如此糟心局面,正是需要勇敢人的时候,于是勇敢的董晋,之后多年里,亮眼时刻一直多!特别是接下来唐德宗登基,连番赶上藩镇叛乱,长安都叫军阀朱泚给夺了,唐德宗仓皇逃到乾县,另一路军阀李怀光又高调要杀来!危急时刻,又是董晋站出来:皇上别怕,我去李怀光那里瞧瞧!

他来到李怀光大营,面对杀气腾腾的骄兵悍将,却是又一番侃侃而谈,先讲君臣大义,再预测李怀光造反的恐怖后果,一番谈情怀加摆事实,竟又捏住了李怀光的脉,竟当场把这位凶悍军将说得鼻涕眼泪一把,接着就按兵不动了。大唐最后有惊无险平定这场“奉天之难”,就是董晋这一番冒死出使,争来的黄金时间!

这几番勇敢表现后,勇敢的董晋也就平步青云,唐德宗返回长安后,就升了尚书左丞,到六十六岁那年,更是官居宰相。这位长期勇敢的能臣,终于成了大唐权力场上的重量级人物。但紧接着,他竟变窝囊了!

二:窝囊背后的苦心

就如前面所说,多次勇敢担当大任的董晋,生活中是个很谦和的人,这时官升宰相,谦和的风格依然不变,但谦和的却越发过分:明明是朝堂里数一数二的重臣,却在另一位宰相,也是唐德宗的宠臣窦参面前唯唯诺诺,平日的国家大事,窦参说什么是什么,他半句不敢反驳,遇到棘手的事务,窦参更是轻松甩锅给他,他却是老老实实扛着,天天受累不说,还尽被人笑!

这样的窝囊日子,一直憋屈过了三年,窝囊宰相董晋的名声,在长安都有了名,连唐德宗都知道了。一次窦参又轻松拿董晋当枪,让董晋在唐德宗面前保举他家侄儿,没想到这次唐德宗突然发了飙:是窦参叫你这样的吧?一听这话,窝囊的董晋登时一个激灵,然后瞬间大变脸,不用唐德宗怎么追问,背书似的把窦参做过的丑事全说了个遍!十天之后,窦参下课!

弄倒了这么大一个权臣,董晋的窝囊帽子该摘了?形象更窝囊,大家说起他,除了说他窝囊,还说他见风使舵,弄的董晋本人也好大压力,窦参卷铺盖走人后,就天天上表求辞职,弄的唐德宗也烦了:辞什么职?不干宰相也行,你去当东都防御使吧!

这个工作调动,真可算是把窝囊的董晋,往火坑里推!董晋这次调动,还加了个兼职:宣武军营田使!这个宣武军,是当时军阀李万荣的地盘,李万荣那时正病危,趁乱接管兵权的邓惟恭蠢蠢欲动,眼看就是要造反的节奏!过去接管军队?能不能逃命都是问题!

但董晋却再次证明,做宰相窝囊,那是为了多干工作!否则和窦参掐起来,朝政谁来管!这下离了长安,立刻如鱼得水,“掐脉”功夫再次施展,利用邓惟恭惊惧不定的心理,只带十来个随从出其不意来到宣武军,干脆利落抓住了兵权!将这个意图作乱的军头逮捕!一场大乱,就此平息!

这是一生勇敢的“窝囊老头”董晋,给大唐立的又一功,但是,也是最后一功。

三:死后遗憾

董晋接管宣武军长达六年,这个大唐心腹地带的藩镇,一直太平无事,但他的建康,却已到了尽头,偏在这时,唐德宗来添乱了!唐德宗眼里的董晋,还是窝囊印象,特别是董晋在宣武军实行宽容安抚政策,更叫唐德宗不舒服:这群差点造我反的人你还要安抚?太窝囊了吧!

于是,早在董晋接管宣武军时,唐德宗就又派来了孟叔度和陆长源两位大臣协助董晋,这两人,都是风格手段出名干练强硬的人物,幸亏董晋一直和稀泥,总算没出事!可这位勇敢的董晋,撑得了一切,却撑不过命。

贞元十五年(799)3月13日,七十六岁的董晋病故军中,唐德宗十分悲痛,给予辍朝三日哀悼的待遇,可董晋生前两位强硬的副手,却是彻底反弹了,董晋尸骨未寒,这二人就开始算账,大肆压榨宣武军士兵,不到十天就激起了叛乱!董晋生前硬生生推后六年的叛乱,到底是来了。好在董晋生前打了好底子,虽然孟叔度和陆长源被杀,但兵乱总算被快速平定,苦苦支撑的大唐,再度扛过了一难!

窝囊还是勇敢,真心不能看表面,好些看上去窝囊的人与事,其实正在做着慷慨担当的使命。这样的人物,无论哪个年代,一样值得敬重!

标签: 董晋

更多文章

  • 董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董晋,字混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晋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

  • 唐朝中期名臣董晋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晋

    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科,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董晋曾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太府卿、

  • 柳浑一身正气,坚持正义,决不低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浑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 ),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 。唐代名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拜

  • 【新唐书·柳浑列传】原文及翻译,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新唐书·柳浑列传》

    新唐书原文: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梁仆射惔六世孙,后籍襄州。天宝初,擢进士第,调单父尉,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台僚以仪矩相绳,而浑放旷不乐检局,乃求外职。宰相惜其才,留为左补阙。朱泚乱浑匿终南山贼素闻其名以宰相招执其子榜笞之搜其所在浑赢服步至奉天改右散骑常侍。贼平,奏言

  • 柳浑人物生平简介,柳浑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浑

    柳载(后改名柳浑)生于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梁城乡思义里 。他幼时便成为孤儿,有巫人给他看相说,“此儿相贱,且短命,若为僧、道,可缓死。”家人欲从其言。柳载说:“不读诗书,去当术士,不如速死。”于是发奋求学。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柳载登进士第,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县尉。唐肃宗至德(756年—

  • 唐代宰相韩滉竟能做到身居高位不骄奢 值得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滉

    唐代韩滉是著名的画家,在唐德宗年间,曾担任宰相一职。唐代韩滉生于公元723年,卒于公元787年,是陕西省西安人。韩滉是唐朝著名宰相韩休的儿子。韩滉自幼喜欢读书,对文学和政事有不俗的见解。韩滉画像公元739年,父亲韩休去世,韩滉时年17岁,离职回家为父亲守丧。韩滉服满丧期后,便回到朝廷担任京兆府同官县

  • 韩滉:唐朝中期宰相,画的《五牛图》成传世名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滉,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五牛图》,很多人都很陌生,根本没听过,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它很少拿出来展示。说白了,还是《五牛图》艺术价值极高。没错,五牛图就是五只牛,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花卷上,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各自的神采,有的牛低头吃草,有的牛抬头仰望,有的牛扭

  • 李晟为什么反对张延赏拜相?一名妓女引发一场国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张延赏

    沉迷女色,误事,乃至误国。公元785年,唐德宗准备封大臣张延赏为宰相。然而在拜相诏令即将下发之时,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李晟跳出来反对,言辞激烈,德宗只得作罢。为何李晟要反对张延赏拜相?说白了,就是因为一个营妓。这个妓女生于何年、死于何月,是倾国倾城、风华绝代,还是能歌善舞、精通书画,史书均无记载,

  • 【旧唐书·张延赏传】原文及翻译,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旧唐书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是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庐,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数年,改

  • 唐朝张延赏人物生平简介,钱可通神不识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延赏,唐朝

    张延赏自幼丧父,在开元末年得到唐玄宗的召见,被授为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他博览经史、通晓吏治,受到宰相苗晋卿的器重,得以娶其女为妻。累任要职至德二年(757年),张延赏随唐肃宗前往凤翔,被擢升为监察御史,获赐绯衣、鱼袋,又改任殿中侍御史,后被关内节度使王思礼辟为从事。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礼改任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