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贤是什么人?身为章怀太子的他到底有多可悲

李贤是什么人?身为章怀太子的他到底有多可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75 更新时间:2024/2/14 5:05:07

李贤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在讽刺亲人之间自相残杀的古诗词中,有两首被奉为经典,一首是《七步诗》,另一首是《黄台瓜辞》。

《七步诗》通常被认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以讽刺曹丕残害亲兄弟;而《黄台瓜辞》则被认为出自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之手,以讽谏武则天不要对至亲骨肉赶尽杀绝。

跟曹植的郁郁不得志相比,章怀太子李贤的一生更加可悲,他终其一生都被裹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最终沦为武则天争夺权力的牺牲品。

生在皇家,少为帝爱

永徽五年十二月,身怀六甲的武则天跟随唐高宗李治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半道上突然临盆生下一子,这个孩子就是李贤。

李贤出生之时,他的父亲李治已经做了五年的皇帝,母亲武则天还只是二品昭仪,哥哥李弘刚刚两岁。

李贤本来还有一个姐姐安定公主,可是她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不惜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可是《旧唐书》上并没有提及此事。

永徽六年,武则天终于将王皇后和萧淑妃拉下马,成为大唐最尊贵的女人。李贤沾了母亲的光,从普普通通的皇六子摇身变成了嫡次子,还被唐高宗册封为潞王。

李贤两岁的时候,他的亲哥哥李弘代替李忠成为皇太子,他头上的虚衔也多了起来,比如被加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和幽州都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先后被改封为沛王、雍王,还曾一度改名为李德。

李贤幼时很聪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不读死书。他几岁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论语》里“贤贤易色”四个字另有深意,因此被唐高宗称赞是天生的聪明。

当然李贤也并非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他十几岁时和弟弟英王李显在一块斗鸡,当时身为王府修撰的王勃不但不加以劝诫,反而写《檄英王鸡》助兴,结果被唐高宗逐出王府。

童年的岁月大概是李贤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哥哥李弘仍在,有弟弟一起玩耍,又深得父亲喜爱,不用担任太沉重的角色,只需慢慢长大就好。

继任太子,是祸非福

上元二年,24岁的李弘突然离世,几个月后22岁的李贤成为大唐新一任储君,从这一刻起他正式进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刚当太子没多久,李贤就被唐高宗委以监国重任。还别说,李贤真有明君的潜质,他监国期间将公务处理得头头是道,赢得朝廷内外一片称赞,唐高宗李治还亲自写了一封手诏表扬他。

《旧唐书章怀太子传》:皇太子贤自顷监国,留心政要。抚字之道,既尽于哀矜;刑纲所施,务存于审察。加以听览余暇,专精坟典。往圣遗编,咸窥壶奥;先王策府,备讨菁华。好善载彰,作贞斯在,家国之寄,深副所怀。可赐物五百段。

受到唐高宗的表扬后,李贤再接再厉,召集了一批文人为范晔的《后汉书》作注解。大功告成后,唐高宗将其收藏于皇宫的秘阁之中,还赏赐给李贤物三万段。

李贤虽然得到了唐高宗和群臣的认可,但是他的储君之位坐得并不安稳,因为有一道狠毒的目光始终在注视着他。这目光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他的母亲武则天。

早在李贤成为储君之前,武则天就开始了垂帘听政,大唐史无前例出现了“二圣临朝”的局面。李贤监国后贤明渐露,让武则天产生了危机感,她不能任由儿子抢走自己的风头。

武则天绝对是历史上少有的不希望儿子有出息的母亲,因为她对权力的渴望超过了对子女的爱。所以从李贤成为太子的那一刻,他的人生注定是个悲剧。

一朝被废,难得善终

李贤和武则天的关系恶化,是从术士明崇俨的挑拨离间开始的,明崇俨曾对武则天说“李显最像唐太宗,李旦最有富贵相”。巧合的是,当时宫中还盛传“李贤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

有鼻子有眼的谣言,再加上明崇俨的一番话,不由得让李贤开始半信半疑。而武则天送来的《少阳政范》和《孝子传》,更让疑窦丛生的李贤感到惶恐不安。

不管怎么说,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亲封的太子,武则天纵然对他千般不满,也不能随意处置,她必须找一个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理由。而扳倒一国储君,应该没有比谋逆更好的罪名了。

仪凤四年,明崇俨被强盗所杀,凶手莫名其妙的不知所踪。接下来,武则天亲手导演了一出太子谋逆的好戏,她命人告发太子的阴谋,派官员去东宫审问,结果搜出了几百具铠甲。这下子,李贤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新唐书章怀太子传》:调露中,天子在东都,崇俨为盗所杀,后疑出贤谋,遣人发太子阴事,诏薛元超裴炎、高智周杂治之,获甲数百首于东宫。帝素爱贤,薄其罪,后曰:"贤怀逆,大义灭亲,不可赦。"

只做了5年太子的李贤以谋逆罪被贬为庶人,后来被流放到偏远的巴州,与他亲近的大臣不是被贬职就是被处死。遗憾的是,即便远离了朝堂,李贤最后也没能善终。

李贤被流放到巴州没多久,唐高宗李治就一命呜呼了,武则天成为大唐唯一的掌权人,李显和李旦不过是她操纵权力的傀儡。远在巴州的李贤,和他的两位弟弟一样,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文明元年,李贤的末日来到了,他被武则天派来的丘神勣逼迫自杀。武则天又拿出了影后级的表演,她在显福门为李贤举哀,恢复了他雍王的爵位,还将丘神勣贬为叠州刺史。

可是武则天并没有将李贤的灵柩迎回洛阳,被贬的丘神勣也很快官复原职。直到唐中宗李显复辟,李贤才被以亲王之礼陪葬乾陵。唐睿宗李旦复位后,又将李贤追封为章怀太子,此时距离李贤去世已经过去27年。

如今章怀太子已经成为李贤的代名词,这个称号流传了1300多年。虽然李贤由庶人重新成为太子,但是他的地位依旧是家里最卑微的。

李贤的父亲李治、母亲武则天、三弟李显和四弟李旦都是正经八百的皇帝;大哥李弘死时虽是太子,但死后却被唐高宗追赠为孝敬皇帝;就连妹妹太平公主,在唐睿宗复辟之初也曾权倾朝野。

只有李贤从未真正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他永远只是历史上知名而可悲的皇太子,所以后人提到他总是充满了同情。

标签: 李贤唐朝

更多文章

  • 李贤是怎么被废掉的?唐朝第二个因为龙阳之好被搞下台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李贤是怎么被废掉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后次子。永徽五年出生于高宗和武后祭拜昭陵途中,自小教育良好,“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李贤的伴读。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等书,还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其“章怀注”。李贤于咸亨

  • 李贤的生母到底是不是武则天?李贤真的谋反了还是被陷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李贤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贤的出身及被废、被杀,一直是个谜。史书的记载,除了“官方说辞”外,又以曲笔的方式,暗示李贤很可能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所生,李贤的被害,也极有可能是武则天暗中指使。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将相关事件整理,并作如下逻辑分析

  • 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害怕李贤?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害怕李贤,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则天和李治的4个儿子中,次子李贤最像她。他不像李弘那样病怏怏毫无活力,也不像李显那样凡事不过脑子没心机,更不像李旦那样软弱无能,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他和武则天一样,是个有心计又有野心的人,是武则天最害怕的儿

  • 探索章怀太子李贤可悲的一生,他的地位一直是家中最卑微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讽刺亲人之间自相残杀的古诗词中,有两首被奉为经典,一首是《七步诗》,另一首是《黄台瓜辞》。《七步诗》通常被认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以讽刺曹丕残害亲兄弟;而《黄台瓜辞》则被认为出自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之手,以讽谏武则天不要对至亲骨肉赶尽

  • 朱祁钰旧臣李贤,为什么在朱祁镇重新登基后还能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明朝

    李贤作为朱祁钰旧臣为何还被朱祁镇重用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谗言,轻率御驾亲征蒙古,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率领的军队打败,京师三大营死伤殆尽不说,自己也做了蒙古族的俘虏。一年后,双方达成意见,蒙古送还了朱祁镇,但此时的朱祁钰已经贪恋上皇位,拒绝还位

  • 悲催的唐敬宗李湛:被假宦官刘克明戴绿帽子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敬宗,宦官,绿帽子,

    导读:董淑妃年轻漂亮,却经常被到处寻欢的李湛晾着,时间一长,难免寂寞,正好让刘克明钻了空子。刘克明的到来,恰如久旱逢甘露,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合伙给李湛戴了一顶绿帽子。在唐朝中后期,由于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困局,甚至连皇帝的废立生死都操纵在大宦官手里。皇帝对他们既恨得要死,也怕得要命

  • 刘克明:最牛“假太监” 没净身入宫 贵妃陪睡皇上陪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克明,假太监

    刘克明是唐朝大宦官的养子,年龄和当时的太子李湛相仿。他长得细皮嫩肉,英俊帅气,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白脸”,而正好也符合了太监的那种“伪娘”气质。因此,靠着这种先天的优势,以及干爹的势力,刘克明根本没有切掉自己的小弟弟就进了皇宫,成为了皇宫中,除了皇帝以外,各项零件一样不缺的“假太监”。为了伺候

  • 历史如何评价长孙顺德 后世如何纪念长孙顺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孙顺德,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邳国襄公长孙顺德,河南洛阳人,长孙皇后的族叔,祖父长孙澄,北周秦州刺史,父亲长孙恺,在隋朝时任开府。长孙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为逃避高句丽战役,前往太原,投靠李渊、李世民,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高祖起兵晋阳,拜统军,平霍邑、破临汾,又在桃林生擒隋主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屡建战功。李渊称帝,拜为左骁

  • 长孙无忌是哪个民族 他和长孙顺德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孙无忌,长孙顺德

    长孙无忌是哪个民族,如果说唐朝李世民时期有才能的人,那么这个可能有很多人选,但如果论排名的话,那么长孙无忌肯定是排名第一的,这个从李世民兴建的凌烟阁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但大家知道吗,长孙无忌这么有才能的人并不是汉族人,他是鲜卑族人,在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在古代,鲜卑族人和汉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却是很了不

  • 凌烟阁功臣长孙顺德的人物简介,长孙顺德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凌烟阁

    早期经历长孙顺德,是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族叔。祖父长孙澄,北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刺史。父亲长孙恺,隋朝时官至开府。长孙顺德在隋末时虽然也曾担任过一名小官右勋卫,但也不能幸免被征去参加攻打高丽的战争,为了躲避辽东之役,长孙顺德逃匿于太原。由于族侄女是太原留守李渊的儿媳,长孙顺德被李渊收留成为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