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宰相裴炎被杀之谜:武则天为何要除掉裴炎呢?

宰相裴炎被杀之谜:武则天为何要除掉裴炎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4/2/11 20:02:06

684年,武则天以谋反罪名杀死了宰相裴炎。当裴炎被抓后,朝中一片哗然,大批官员为裴炎申冤辩护,但最终都得到了严厉的惩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武则天决定除掉裴炎的?真是武则天所说的谋反,或另有其他原因?

裴炎,唐高宗病重时拜相,受遗诏辅佐中宗,是当时的元老顾命大臣,对唐王朝忠心不贰。中宗即位初,重用韦后家族,欲以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坚决反对,引起中宗不满。裴炎惧,乃与武则天密谋,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旦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裴炎与她的矛盾日益突出,光宅元年(684年)遭到了杀身之祸,被处斩于洛阳都亭,朝廷上下震惊不已。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裴炎呢?

武则天杀裴炎时冠以谋反罪,一些人认为这确有其事。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说:“豫王为帝后,不管天下政事,大权全部握在武太后手里。裴炎想在武太后出游龙门时,派兵把她抓起来,还政于天子。恰巧当时天一直下雨,太后不出门,其事也就没有做成。”动用军队抓太后,日后说他谋反的确应该是可以成立的。《朝野佥载》中也谈到了裴炎的谋反,不过是另一回事。故事大致上是这样的:裴炎为中书令时,徐敬业打算谋反,命骆宾王设计让裴炎一起参加到反武队伍中。骆宾王两足踩在墙壁上,静静地思索了一段时间,写成了一首歌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他先是教裴炎家里的小儿朗读,一传十,十传百,京城里的小儿都会唱了。裴炎想寻找学者破解这首歌谣,就找到了骆宾王。裴炎给他许多宝物锦绮,骆宾王一言不发。裴炎又用音乐妓女骏马贿赂他,还是不语。两人一起观看裴炎家里的古忠臣烈士图,骆宾王神色很严肃地说:“此英雄丈夫也。”于是说起自古大臣执政,常会改换社稷,裴炎听后十分高兴。裴炎问谣言中的“片火”、“绯衣”是什么意思,骆宾王北面而拜说:“你就是真人也。”裴炎于是就与徐敬业等一起合谋怎样反对武则天。扬州起兵后,裴炎作为朝廷中的内应,写了一封信给徐敬业,内中只有“青鹅”二字。有人告发了他,朝中官员不能破解二字的意思,武则天看后说:“这个青字,拆开来就是十二月;鹅字,就是我自与也,即我参加的意思。”于是决定把裴炎杀死。

这则绘声绘色的故事,使一部分人相信裴炎的谋反确有其事。有人认为裴炎为人并不光明磊落,是一个妒功害能、气量狭小的人,平时大家对他很有意见。他勾结徐敬业是确有其事,所以武则天屡说“炎反有端”,招致杀身之祸也就难免了。

有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武则天杀裴炎其实是武则天不能容纳异己的结果。他们认为《朝野佥载》虽然成书较早,但小说成分居多,所载的事情经过充满了丰富的想像,缺乏事实根据。裴炎的谋反,其实是武氏集因的诬陷,两《唐书》和《资治通鉴》都不载他与徐敬业有勾结,《通鉴考异》认为这些记述“皆当时构陷炎者所言耳,非其实也”。而从裴炎的表现来看,也无与徐敬业等人合谋的迹象。徐敬业等人起兵时是以匡复庐陵王为口号,怎能以裴炎为帝呢?身为宰相的裴炎,如果仅凭骆宾王的几句歌谣就想称帝,那也太不近情理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武则天下毒手杀裴炎的?有人指出,睿宗即位后,武则天仍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裴炎效忠李唐王室的行为势必和武则天发生矛盾。先是裴炎反对武则天追王自己的祖先、立武氏七庙,后是徐敬业起兵反武后,武承嗣武三思屡请武则天找借口杀掉韩王元嘉和鲁王灵夔,以断绝叛军宗室之望,执政者都不敢表态,只有裴炎力争不可,引起了武则天对他的嫌恶。徐敬业起兵最紧张的时候,裴炎向武则天进言说:“皇帝你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有必要凡事都亲政,使得徐敬业之类的猾坚之人有话可说。如果太后还政,像这样的乱贼不讨伐也可以破灭。”听了这样的话,武则天不被激怒才怪了。在武则天要改朝换代之际,身边却有着这样一个唐室忠臣,这就是裴炎真正的死因。

也有人认为裴炎确实没有谋反,但并不因为他是唐室忠臣就遭到武则天的憎恨。主要原因是裴炎两次得罪武则天后,认识到自己处境很危险,所以在徐敬业起兵后,不积极平叛,反而让武则天交权,这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利益,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遂遭杀身之祸,其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而不同意这种看法者认为既然裴炎自知处境危险,身居高位的他为了保全自身,理应做出一些迎合武则天的姿态才是,相反却希望藉此劝武则天还政,这只能表明裴炎是对李唐王朝的忠心和在政治上的幼稚与天真。

武则天最终决定杀裴炎的原因,到底是像武则天说的谋反,还是如一些人说的因为他是唐室忠臣,或为了一己私利,这还需人们进一步探索。在武则天执政时期,酷吏政治的特点非常鲜明,滥杀无辜时有发生,裴炎难道也是当时的牺牲品?如果确是这样,就真正成了唐朝历史上的一大悲哀。

标签: 宰相

更多文章

  • 女皇武则天为何不念旧恩对裴炎痛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女皇武则天

    当时的武则天以叛乱之名,裴炎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赐死了,但是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裴炎究竟做了什么,会让武则天不念旧恩痛下杀手呢。说是,武则天执掌大权,朝中大臣觉得应该让政权还到皇上手中,在新唐书中,还曾记录了裴炎想要称武则天出门时将她抓住的故事,但是那段时间天一直下雨,武则天没出门,计划也就因此搁浅

  • 裴炎扶植武则天当皇帝 为何最终却身首异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重垂危,已经无法决定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事情,而太子李显入住东宫才短短三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还不是很了解,国家大事一时之间无人能决断。于是唐高宗立下遗诏,委托宰相裴炎和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三个人,辅佐太子管理国家事务,治理朝政。并在遗诏中提出:“如果有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可以询问太后

  • 不念旧恩的武则天为什么对裴炎痛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当时的武则天以叛乱之名,裴炎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赐死了,但是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裴炎究竟做了什么,会让武则天不念旧恩痛下杀手呢。说是,武则天执掌大权,朝中大臣觉得应该让政权还到皇上手中,在新唐书中,还曾记录了裴炎想要称武则天出门时将她抓住的故事,但是那段时间天一直下雨,武则天没出门,计划也就因此搁浅

  • 裴炎是怎么死的?只写了两个字就被武则天砍了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炎

    在军事信息传递中,军事密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是加密的信息,即使截获,破译不出也一样没有作用。中国最早的军事密码可以上推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姜子牙发明的“阴符”。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表示不同的情报信息。在此基础上,聪明的古人又发明了代号、暗号、字验等间谍手段。所谓有

  • 唐朝宰相裴炎的生平简介,裴炎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唐太宗

    裴炎生性宽厚,不苟言笑,后进入 弘文馆就读。他勤奋好学,同学出外游玩时,仍苦读不辍,并以学业未精为由,拒绝官府的 征辟。裴炎在弘文馆苦学十年,精研《 左传》,后参加 科举,考中明经科,被授为濮州 司仓参军,历任御史、起居 舍人,累迁至黄门 侍郎。担任宰相680年(调露二年),裴炎升任 同中书门下三品

  • 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炎,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裴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一位伟人是这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裴炎就是这样被武则天利用后又杀死的人,曾经

  • 裴炎杀降遭报的说法靠谱吗?武则天为什么杀裴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裴炎

    裴炎杀降遭报的说法靠谱吗?武则天为什么杀裴炎?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裴炎是李治为儿子李显指定的顾命大臣,说明他的身份地位高,而同时,他也是由武则天一手培养提拔的,是武则天最坚实的支持者,为何最终他却与武则天分道扬镳呢?他因为反对武则天而下狱被杀,有人说是因为他杀降遭报,这是真的吗?所

  • 裴炎由武则天培养提拔,一代权臣为何就此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炎,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裴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裴炎是李治为儿子李显指定的顾命大臣,说明他的身份地位高,而同时,他也是由武则天一手培养提拔的,是武则天最坚实的支持者,为何最终他却与武则天分道扬镳呢?他因为反对武则天而下狱被杀,有人说是因为他杀降遭报,这是真的吗?所谓杀

  • 裴炎沈身为唐朝宰相,为什么会被武则天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炎,唐朝

    大家好,说起裴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话说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在唐高宗体弱多病的时候,武则天就逐渐通过帮唐高宗打理朝政,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在唐高宗李治还没有死的时候,当时就已经有了天皇天后一说,天皇指的是唐高宗李治,天后指的就是武则天.作为一个皇后居然能够跟皇帝并列尊称,可见当时武则天的权势

  • 出身名门的唐朝宰相裴炎,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炎,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裴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集“帝王、权谋、生存”于一体的《资治通鉴》,依旧是学者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其读者可谓是获益良多,既能了解历史,也能学习书中的管理能力、从政经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01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靠着自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