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贤的《黄台瓜辞》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自己会被逼自尽?

李贤的《黄台瓜辞》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自己会被逼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75 更新时间:2023/12/10 15:43:35

同样是写亲人相残,《七步诗》耳熟能详,《黄台瓜辞》却鲜为人知!武则天的兽行,被一囚徒赋诗曝光,还入选了《全唐诗》!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非常混乱的特殊的时期,那就是南北朝时代,短短的170年间,朝代更迭频频,留下了许多人伦悲剧。南朝的刘宋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十帝,享国59年。就是在这59年间,刘宋皇室发生了许多令人不齿之事。比如刘宋的第二位皇帝刘义符,在位时居丧无礼,又好为游狎之事。群臣谏言,一概不听。结果,在位不足二年,就被臣子给诛杀了。

再如刘宋的第六位皇帝刘子业,他在位时凶残暴虐,滥杀大臣,就连他的叔叔也没能幸免。曾命令宫女赤裸身体相互追逐、戏笑,有拒不从命的就杀死。刘子业在位期间,还与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暧昧不清。因刘子业的乱伦残暴,被叔叔湘东王刘彧等人弑杀,时年17岁。

刘子业有个异母弟叫刘子鸾,刘子业为太子时,荒淫无度,过失颇多,这引起其父刘骏的不满,曾打算将他废黜,欲另立刘子鸾为太子,后由侍中袁凯竭力保护,才未易人。刘子业即位后,仍不忘前嫌,勒令刘子鸾自尽。刘子鸾当时年方10岁,临死时对左右悲泣道:“愿来世不复生于帝王之家!”

不仅仅是混乱的南北朝时代,整个封建时代,生于帝王之家的人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更是危机重重,比如人们熟悉的曹丕曹植两兄弟的故事,就是兄弟相残的典型之一。曹操生前在挑选谁做接班人的问题上,曾经犹豫过,他最初的人选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后来,由于曹植的一些做法引起曹操不满,才改立资质稍逊于曹植的曹丕为世子的。

曹操病死后,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世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作不成就将行以大法(处死)。曹植才思敏捷,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七步诗》,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这首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全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与曹植的《七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首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的《黄台瓜辞》,诗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段血腥的亲情绞杀——诗的讥讽直接指向了他的母亲武则天。《黄台瓜辞》的写法也是比兴,以瓜与采瓜人比喻子与亲,以摘瓜喻骨肉相残,充分揭示并控诉了武则天的暴虐,讽刺意味很强: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李贤的这首诗,在格调上比较类似于曹植的《七步诗》,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贤这首诗却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所以,相比于曹诗“相煎何太急”这样激烈的言辞来,李贤的这首《黄台瓜辞》更多的是一种哀惋。清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说:“深有汉魏遗响,妙于《煮豆》歌。”

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李贤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初封潞王,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太子。身为太子的李贤,期间三次监国,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但是,李贤的治理之才,却遭到武后猜忌,调露二年(680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原来,武则天为了扫清称帝路上的障碍,开始对李氏宗室大开杀戒。唐高宗李治除了与武则天生养了4个儿子外,另外还有4个儿子,除次子悼王李孝早逝外,其他几个儿子都被武则天以各种名义赐死了。李贤的同父异母弟都被解决以后,其母武则天又开始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动手了。

当李贤感到自己的处境危险时,便写下了这首《黄台瓜辞》。《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李贤在诗句中也没有办法进行指责,因为“敌人”是自己的母亲。李贤的诗中,并没有太抱怨自己的厄运,而是奉劝母后“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不要对亲生儿女们赶尽杀绝。但是,李贤的讽谏,却没能唤醒武则天的母爱之心,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李贤被逼令自尽,终年29岁。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追赠司徒官爵,以亲王礼陪葬乾陵。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追谥章怀太子。

李贤的这首《黄台瓜辞》,受到不少诗家的好评,清代王寿昌说:“章怀太子之《种瓜黄台下》,意虽迫切而辞甚凄婉,闻者无不恻然动心。”清代贺裳则说:“《黄台瓜辞》不唯音节似古乐府,‘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言外有身不足恤、忧在宗社意,较之《小弁》尤婉尤痛,读此亦叹退之《履霜操》之浅。”《黄台瓜辞》后被收录于《全唐诗》,让后人从诗中读出了一个母亲的冷酷与绝情。

标签: 唐朝李贤

更多文章

  • 李贤妃是什么人?生下三个皇子却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妃,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贤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明朝的皇帝之中,明仁宗朱高炽的嫔妃不算多,相比他父亲明成祖朱棣在后期广征美女而形成的庞大后宫,实在有些寒酸。这与他在位时间太短不无关系,但他的儿子数量并不少,朱棣只有4个儿子,他却有10个儿子。小珏并非在宣扬多子多福的观念,也没有男

  • 李贤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被武则天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本来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高宗死后,她就把握大权,自立皇帝了。她没当皇帝之前,曾经立她的儿子李贤为太子。可不久,李贤却以谋反的罪名被贬为老百姓,并被流放到离京城很远的巴州地区。李贤到了巴州后,没过多久就被人杀死了。李贤是被谁杀的

  • 李贤是什么人?身为章怀太子的他到底有多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李贤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讽刺亲人之间自相残杀的古诗词中,有两首被奉为经典,一首是《七步诗》,另一首是《黄台瓜辞》。《七步诗》通常被认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以讽刺曹丕残害亲兄弟;而《黄台瓜辞》则被认为出自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之手,以讽谏武则天不要对至亲骨肉赶尽杀绝

  • 李贤是怎么被废掉的?唐朝第二个因为龙阳之好被搞下台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李贤是怎么被废掉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后次子。永徽五年出生于高宗和武后祭拜昭陵途中,自小教育良好,“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李贤的伴读。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等书,还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其“章怀注”。李贤于咸亨

  • 李贤的生母到底是不是武则天?李贤真的谋反了还是被陷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李贤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贤的出身及被废、被杀,一直是个谜。史书的记载,除了“官方说辞”外,又以曲笔的方式,暗示李贤很可能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所生,李贤的被害,也极有可能是武则天暗中指使。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将相关事件整理,并作如下逻辑分析

  • 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害怕李贤?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害怕李贤,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则天和李治的4个儿子中,次子李贤最像她。他不像李弘那样病怏怏毫无活力,也不像李显那样凡事不过脑子没心机,更不像李旦那样软弱无能,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他和武则天一样,是个有心计又有野心的人,是武则天最害怕的儿

  • 探索章怀太子李贤可悲的一生,他的地位一直是家中最卑微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讽刺亲人之间自相残杀的古诗词中,有两首被奉为经典,一首是《七步诗》,另一首是《黄台瓜辞》。《七步诗》通常被认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以讽刺曹丕残害亲兄弟;而《黄台瓜辞》则被认为出自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之手,以讽谏武则天不要对至亲骨肉赶尽

  • 朱祁钰旧臣李贤,为什么在朱祁镇重新登基后还能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贤,明朝

    李贤作为朱祁钰旧臣为何还被朱祁镇重用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谗言,轻率御驾亲征蒙古,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率领的军队打败,京师三大营死伤殆尽不说,自己也做了蒙古族的俘虏。一年后,双方达成意见,蒙古送还了朱祁镇,但此时的朱祁钰已经贪恋上皇位,拒绝还位

  • 悲催的唐敬宗李湛:被假宦官刘克明戴绿帽子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敬宗,宦官,绿帽子,

    导读:董淑妃年轻漂亮,却经常被到处寻欢的李湛晾着,时间一长,难免寂寞,正好让刘克明钻了空子。刘克明的到来,恰如久旱逢甘露,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合伙给李湛戴了一顶绿帽子。在唐朝中后期,由于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困局,甚至连皇帝的废立生死都操纵在大宦官手里。皇帝对他们既恨得要死,也怕得要命

  • 刘克明:最牛“假太监” 没净身入宫 贵妃陪睡皇上陪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克明,假太监

    刘克明是唐朝大宦官的养子,年龄和当时的太子李湛相仿。他长得细皮嫩肉,英俊帅气,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白脸”,而正好也符合了太监的那种“伪娘”气质。因此,靠着这种先天的优势,以及干爹的势力,刘克明根本没有切掉自己的小弟弟就进了皇宫,成为了皇宫中,除了皇帝以外,各项零件一样不缺的“假太监”。为了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