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史上六大炫富事件大盘点,唐代首富王元宝:钱可挂满大兴安岭

中国史上六大炫富事件大盘点,唐代首富王元宝:钱可挂满大兴安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3/12/26 21:34:32

“有钱任性”已经是人人皆知的网络流行语。虽是戏谑之言,但这句话却能非常恰切地用来形容现今社会的部分有钱人,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之事。

其实,“有钱就是任性”的“土豪”做派古已有之,历史上的炫富事件比比皆是。

正所谓“有钱不任性,迟早憋出病”,有钱任性不是今日土豪的专利。在古代,土豪任性的程度足以令今天的土豪们大惊失色、甘拜下风。

石崇和王恺争豪

石崇是晋朝大富商,富可敌国,还很喜欢与权贵斗富。他听闻王恺家中用麦芽糖水洗锅子,就吩咐自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他又听说石崇家用香料刷墙,便用赤石脂来刷墙;晋武帝将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赏赐给王恺,王恺向石崇炫耀,石崇用铁如意敲碎它,然后叫手下将家里更漂亮、更高大的珊瑚拿出来,赔给王恺;晋武帝用外国进贡的火浣布制成衣衫,穿着去拜访石崇,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却让奴仆五十人都穿火浣衫迎接武帝。

吕不韦奇货可居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其经商智慧可谓一绝,谓之“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不过,与其他土豪的任性不同,吕不韦心怀大志,他想“建国立君”。相传吕不韦问父亲:“做生意可得几倍利?”答曰:“百倍。”再问:“那么如果立一个国君,可得利几倍?”答曰:“无数倍。”吕不韦感慨到:“我要建国立君,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他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又将自己宠爱的赵姬送给赢异人,后来赵姬为赢异人生下一男婴,取名嬴政。像吕不韦这样一个任性的商人,世上没有几个。

沈万三在皇帝面前炫富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大富商,其有“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是一个名副其实“有钱就是任性”的土豪。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想显摆一番,主动请求由他出资百万两黄金,但遭朱元璋拒绝。后朱元璋修南京城,沈万三又提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让朱元璋觉得好没有面子。后来朱皇帝寻了个理由,将沈万三流放到云南,没收了沈家的财产。沈万三的故事告诉我们:炫富可以,但千万不要向皇帝炫耀。

大贪官和珅肆无忌惮家似皇宫

和珅是清代权臣、大富翁,其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的十五年财政收入,其任性程度已是肆无忌惮:皇帝在圆明园召见,和大人骑马直进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在宫内禁区乘轿,私娶宫女为小老婆;私盖楠木房屋,奢侈违制,式样模仿宁寿宫;家中收藏的珍珠手串,比宫中多数倍,而大珠比御用冠顶的珍珠还要大;在乾隆重病之后,还谈笑风生。大学士阿桂平定回部,奉乾隆命令,采和阗美玉雕琢成一只玉马,藏于大内,玉色白而润,长逾三尺,高约二尺。和珅指使人盗了出来,送给爱妾用作洗澡时坐憩的小凳子。

唐代首富王元宝钱可挂满大兴安岭

王元宝是唐代首富。据说王元宝原来叫王二狗,后来贩琉璃发财,成了长安首富,便将二狗这个特俗的名字改掉,改成更俗的“元宝”。王元宝到底有多少钱呢?野史说唐玄宗曾经召见过王元宝,问其财富。王元宝任性地说:“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缣是绢布,又是当时的货币。王元宝的话,换成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说:“我在大兴安岭的每一棵树上挂一个肾6,树都挂满了,我的肾6肯定还没有用完!”唐玄宗听后只能感慨说:“我是天下最贵的贵人,王元宝是天下最富的富人!”

隋炀帝任意挥霍国家财富

隋炀帝是大隋皇帝,在有效期内,整个国家的钱都是他家的,是一个帝王级土豪。公元610年正月,隋炀帝在洛阳大演百戏,招待西域商人,前后达一个月之久。皇帝还命令洛阳的店铺都用帷帐装饰,用彩绸缠树,西域商人在洛阳可免费吃饭,免费喝酒,免费住宿。炀帝叫人告诉西域商人:“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西域商人“皆惊叹”。不过其中有人看到缠树的彩绸,反问:“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搞得炀帝好没面子。

红顶商人胡雪岩“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胡雪岩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其开设的钱庄遍于南北,“富名震乎内外”。他曾与另一富豪李长寿共捧一个叫周凤林的伶人,一次在给周氏赏钱时,两人不知怎么较上了劲儿,胡雪岩任性的劲头一上来,“命以筐盛银千两,倾之如雨”,给一个赏员的赏银以筐来计量。胡雪岩购买古董的癖好也十分怪异:不问古董真假,只问价钱高低,价钱低的他不要,“只择其价昂者留之”,“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有人提醒他,小心受骗。胡雪岩说,我就想看看他们能骗我到什么时候。

当然“出头椽子易烂”,历史上的斗强炫富者,诸如石崇、沈万三、胡雪岩等人,没有一人能落得好下场。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更多文章

  • 唐朝白敏中作品赏析:《如石投水赋》《息夫人不言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白敏中

    敏中字用晦,太子少傅居易从父弟。长庆初进士。会昌中累官兵部侍郎学士承旨同平章事兼刑部尚书集贤史馆大学士。宣宗朝加右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太清宫使太原郡公。罢相,检校司空,出历?宁节度使剑南西川副使荆南节度使。懿宗立,徵拜司徒,复辅政,寻加侍中。罢为晋绛节度使。累迁中书令太子太师卒。◇如石投水赋石明臣节,水

  • 白敏中(唐朝宰相)生平简介,一生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白敏中

    【人物简介】白敏中(公元792 — 861年),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白敏中少孤,承学诸兄,唐穆宗长庆(821—824年)初中进士,初由义成节度使李听用为僚属,入朝为右拾遗,改殿中侍御史,后出任邠宁节度副使,因政绩显著,御史

  • 白敏中:白居易的弟弟,官至宰相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白敏中,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白敏中,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白敏中年轻时俊秀非常,且颇有才华。他与好友贺拔惎志趣相投,曾一起到长安考试。当时的主考官王起非常欣赏白敏中的才貌,但却很讨厌贺拔惎。在当时,主考官有权利决定考生的名次,于是王起派人与白敏中说:你若与那贺拔惎断绝来往,我便选你当状元。白敏中为

  • “奉天之难”中唐朝顶梁柱之浑瑊血战奉天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奉天之难,浑瑊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国师桑道茂夜观天象,见长安城西北方向有天子王气,便谏言德宗“宜高大垣堞以备非常。”德宗采纳了桑道茂之言,命神策军发众数千,将奉天城(今乾县)修筑得城高池深。到了德宗建中四年(783),发生了朱泚之乱,朱泚率军攻进长安城, “天子王气”之说被桑道茂不幸而言中。情急之际,德宗想起

  • 浑瑊:11岁立功的大唐名将,被吐蕃视为心头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浑瑊,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浑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隋唐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部落与中原内地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克京城长安,隋朝灭亡,次年李渊称帝,建国号“唐”。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归顺大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亲自到灵州,深

  • 最伟大的宦官张承业:乱世良臣太难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承业

    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同州(今陕西大荔)人,唐末五代宦官。张承业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他执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并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唐朝灭亡后,张承业拒绝李存勖的加官进爵,仍旧担任唐朝官职。在

  • 最伟大的宦官张承业简介: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承业

    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同州(今陕西大荔)人,唐末五代宦官。张承业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他执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并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唐朝灭亡后,张承业拒绝李存勖的加官进爵,仍旧担任唐朝官职。在

  • 唐末最强守财奴张承业 皇帝要钱他不给 事后皇帝还叩头谢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十国,后唐,唐朝

    李克用在世时候,虽然僻处于河东一隅,但身周聚焦了一批以张承业(846~922)为首的唐室遗臣。张承业是个太监,唐昭宗派在李克用军中任监军之职。唐昭宗在位时候,宰相崔胤勾结朱全忠清除宦官势力,李克用为救张承业,胡乱杀了一个犯人搪塞了过去。李克用独具慧眼,在他死后,张承业辅佐李存勖安然渡过了政权交接,使

  • 连李存勖都尊称为“七哥”的太监,张承业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承业,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承业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存在着这么一个群体的人,无法归于以上两类:那就是去势的男人。对于这类人,最常用的叫法是太监,其实他们还有许多叫法:有“阉人”、“奄人”、“腐人”、“腐夫”等诸多称谓,这些称呼几乎没有一个褒义词, 都是

  • 贤宦的代表张承业,宦官界的一股清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承业,唐朝,宦官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承业,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现在的人类,按性别来说其实很简单,就是两类——男人和女人。但是在古代,存在着这么一个群体的人,无法归于以上两类:那就是去势的男人。对于这类人,最常用的叫法是太监,其实他们还有许多叫法:有“阉人”、“奄人”、“腐人”、“腐夫”等诸多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