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能吏到贪官:丁谓是怎样登上北宋奸臣排行榜的?

从能吏到贪官:丁谓是怎样登上北宋奸臣排行榜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33 更新时间:2024/1/1 11:27:53

北宋奸臣排行榜上有“五鬼”,奸邪险伪,分别是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其中,又以丁谓最为臭名昭著。丁谓为士大夫所屡屡诟病的不耻行径,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劳民伤财,为皇帝“东封西祀”筹措经费;二是曲意逢迎,大营宫观,助长了皇帝的奢糜之风;三是宋真宗过世后,勾结宦官把持朝政;四是设计阴谋,迫害寇准李迪等国家忠良;五是在建造宋真宗陵墓过程中,默许山陵都监雷允恭擅自改变陵墓地址,致使工程无功而返,负有领导责任。

北宋民谣说:“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当时的老百姓已经把寇准和丁谓树成了正邪两个极端的典范。其实,丁谓在最初不仅不是一个奸臣,反而是一个才华横溢、满腔热忱的读书人,是一个有志于社会、救民于水火的有为青年,也是一个精明强干、德才兼备的好官。先说他的“才”:丁谓与诗人孙何是好朋友,当年,二人以诗文拜会文坛泰斗王禹偁,王阅后惊异于二人的才华,赋诗感叹道:“五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把二人比作韩愈柳宗元,说他们的文章“似六经”,年纪轻轻就“可修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宋史》中说丁谓聪明,机智,健谈,幽默,千字文章一见成诵,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千百年来难得的全才。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丁谓参加科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在殿试中荣登二甲之首。在这种全国科举大考中,能考到第四名,当然是顶尖人才。

再说他的“能”:宋真宗咸平三年,益州王均领兵叛乱,朝廷调集施州、黔州、高州、溪州等地蛮族子弟剿匪,结果匪没被剿灭,这些蛮族子弟却反戈相向,自己占山为王成了土匪。朝廷紧急安排丁谓牵头处置,面对这群凶神恶煞之徒,丁谓不但没有兵戎相见,反而轻车简从进入土匪窝,向土匪首领宣讲朝廷的安抚政策,承诺只要及早回头,朝廷既往不咎,同时还送给他们许多锦袍、银帛。丁谓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了土匪,他们答应洗心革面,还立了一个高高的“誓柱”,誓言永远效忠国家,贡奉朝廷。

丁谓担任过多年的财政官员,是财政管理方面的一把好手,堪称理财专家。当时,全国税赋政策混乱,各地随意加码,征收标准不一,百姓苦不堪言。丁谓任三司使后,专门就全国赋税情况开展调查,并结合实际情况,编订了一本《会计录》,确定了赋税基数,稳定了税额,结束了财政管理长期混乱不堪的局面,安抚了百姓。宋真宗办大事要花钱,往往也先问丁谓,如“东封西祀”这种典型的“烧钱”活动,他就是先从丁谓那里得到肯定回答后,再拍板决定的。

关于他的“德”: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20万军队南侵,一路烧杀抢掠,黄河北岸的百姓纷纷弃家南逃。每天抢渡黄河的百姓成群结队,艄公们乘机提价,准备大发“国难财”,百姓因无钱渡河,不得不大批滞留。丁谓作为当地行政长官,决定特殊情况采取特殊措施,他安排人从监狱中抓出几名死囚,假装把他们当成随意涨价的艄公,斩首于黄河岸边。那些摆渡的艄公一看就吓得半死,再不敢涨价,百姓终于顺利撤离。丁谓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毫无战争经验的文官,面对强敌压境,没有慌乱,而是想方设法保护百姓,人品才干均值得称道。

但这样一个人为何后来成为了一个当时挨骂、后世挨批的大奸臣呢?丁谓的确有才能,也正因为才能卓越,所以仕途上春风得意,是当时不可多见的成功人士。但却易膨胀,好冒险,为了私欲不择手段。丁谓通过献媚皇帝、迫害忠良向上爬,就是私欲膨胀的表现

宋真宗好大喜功,生活奢华,丁谓投其所好,通过劳民伤财来不断满足皇帝的欲望,为作恶埋下了伏笔。宋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南人不能为相”,丁谓是苏州人,又以非常手段登上了相位,在以北方人为主的官僚阶层中,自然成了众矢之的。权力斗争又如同磁场,丁谓陷入权力倾轧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标签: 宋朝奸臣丁谓

更多文章

  • 北宋被贬宰相丁谓是如何通过一把小方凳复职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宰相,丁谓

    核心提示:丁谓正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杌子这一木头道具,自己给自己恢复了宰相职务在北宋群星璀璨的政治舞台上,丁谓与李迪不仅都是宰相,而且是在丁谓成功将寇准排挤出朝之后,先后被任命为宰相的。状元出身的李迪比较正派,又是寇准一条线上的人,所以和丁谓共事不久,两人矛盾就开始激化,并很快闹得不可开交。李迪气愤不

  • 抗金战争中的产物:火腿竟然是宗泽发明赵构命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宗泽,赵构,火腿

    公元1126年的一天,磁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境内)知府正在议事时,卫兵上前报告:“大人,从金华采购的400头肥猪,已经到城门口了!”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的知府一听,喜形于色,随口问道:“400头活猪?”卫兵回答道:“不是。按照大人的指示,督官在当地把猪杀了,腌泡十几天后才运回来的。”知州一边说好,一边迈

  • 宗泽的儿子是谁?宗泽及儿子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宗泽,儿子,抗金

    在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宗泽的儿子名叫宗欣。宗泽及宗欣之死:细作来报告宗泽,有一只金军部队前往胙城,他决定带领部队前去胙城。金军大举进攻胙城,金兀术要亲自会会宗泽。宗泽带人前去胙城的途中,先锋官报告胙城已经失守了,宗欣让张用前去找岳飞,曹成也带着人来到了皇陵。胙城外金军和宋军交战激烈,岳飞带着岳家军

  • 精忠岳飞宗泽简介 历史上抗金名臣宗泽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宗泽,岳飞,精忠岳飞

    导读:宗泽(1060~1128)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汉族,浙江义乌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著有《宗忠简

  • 耶律休哥和李继隆的关系 李继隆两次战败耶律休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耶律休哥,辽国名将,李继隆,宋朝名将

    耶律休哥和李继隆的关系 李继隆两次战败耶律休哥在北宋朝百年的抗击外族战争史上,杰出将领犹如璀璨群星,但有资格被列入宋理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的北宋武将只有四人,李继隆位列其中,另三人是曹彬,潘美,曹玮。由此可见李将军在北宋武将群体中的地位以及显赫战功。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1] ),字

  • 名将李继隆:竟是辽国战神耶律休哥的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继隆,北宋名将

    名将李继隆:竟是辽国战神耶律休哥的克星李继隆(950-1005)大宋名将,开国名将李处耘长子,以荫补供奉官。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参与平定后蜀、江南,有军功李继迁扰边,与田仁朗等率兵击败。从曹彬征幽州,破契丹兵。雍熙三年(986),迁侍卫马军都虞侯,为沧州

  • 开宋四名将之一李继隆:宋朝也有不坑爹的国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继隆,赵匡胤,赵光义,

    奋以先登,勇常冠军。李氏继隆,字霸图,大宋名将,北宋开国将领李处耘长子,以荫补供奉官。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参与平定后蜀、江南,率兵击败扰边,擒赵保忠,大破契丹兵。后解其兵权。李继隆祖籍上党,其妹经赵匡胤撮合嫁与赵光义为妻,后为明德皇后。其弟李继和为镇守西

  • 耶律休哥怎么死的 耶律休哥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耶律休哥,辽国名将

    耶律休哥怎么死的 耶律休哥的墓在哪里耶律休哥(?—998年),字逊宁,契丹族。辽国名将,军事家,宗室,官至辽国的于越,封宋国王。隋王耶律释鲁之孙,南院夷离菫耶律绾思之子。耶律休哥宏谋远略,料敌如神,每战胜则推功于将士。身经百战,不滥杀无辜。在戍守南边时,省赋税、恤孤寡、劝农桑、修武备、均戍兵。宋境白

  • 塞北名将耶律休哥:高粱河险擒太宗的契丹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耶律休哥,辽国,宋太宗,

    辽朝是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它自907年由耶律阿保机建立,至1125年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灭,历经218年。长期以来,雄踞北方的辽朝与南方的北宋、西北的西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辽宋之间,围绕着燕云十六州,展开了长期的对抗,特别是在北宋建立初年,雄心勃勃的宋太宗曾发动两次北伐,意图恢复

  • 被杨家将杀了的那位很有名:辽国大将耶律休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耶律休哥,辽国,幽州

    在杨家将的故事里,我们通常都敬佩于杨家将的爱国情怀,也感慨于杨家将的悲壮事迹。而将杨家将斩杀于战场上的辽国大将,却是少有人知,他就是耶律休哥。耶律休哥,字逊宁。祖父释鲁,隋国王。父绾思,南院夷离堇。休哥少时有三公和辅相之器局。初时,乌古、室韦三部反叛,休哥随北府宰相萧干讨伐之。应历(95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