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禹偁

王禹偁——北宋诗人

王禹偁

王禹偁的资料

中文名:王禹偁

外文名:Wang Yu Cheng

别 名:王黄州

国 籍:中国(北宋)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巨野

出生日期:954年

逝世日期:1001年

职 业:官吏、诗人

信 仰:儒家

主要成就:诗词、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小畜集》《小畜集外集》《五代史阙文》等

王禹偁的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人物生平

王禹偁出身贫寒,《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山东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984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他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端拱元年(988年)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后拜左司谏、知制诰。

淳化二年(991年),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名文字学家徐铉。当时禹偁任大理评事,执法为徐铉雪诬,又抗疏论道安诬告之罪,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

淳化四年(993年)移官解州(今属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随即召回。任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任翰林学士,后以谤讪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扬州。

宋真宗即位(997年),再召入都,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撰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999年)再次被贬出京城,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宋史》与《东都事略》都有其传。 苏文编绘的《吴中先贤谱》亦有记载。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欧阳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

王禹偁自编《小畜集》30卷,集名出自《易经》:“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今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其曾孙王汾裒辑《小畜外集》13卷,以及清光绪年间的孙星华刻本。近人徐规所著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收集佚诗佚文多篇。

有关“王禹偁”的历史故事

  • 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

  • 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全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这首诗的诗题很具吸引力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

  • 北宋词人王禹偁经历了三起三落,他的诗词蕴含着怎样的心境?

    《点绛唇·感兴》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北宋诗人王禹偁的相关内容。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点绛唇·感兴》这首词,一改宋初词风的柔靡,写得清新自然,毫无

  • 王禹偁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他对正义的坚持被后人敬仰

    你知道王禹偁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点绛唇·感兴》这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王禹偁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首词。这首词,一改宋初词风的柔靡,写得清新自然,毫无雕饰,让人感觉好似

  • 王禹偁:遗世而独立的名臣,因太耿直屡遭贬官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禹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01新科进士集体送行宋太宗至道元年(995),东京汴梁郊外西短亭。杨柳依依,细雨霏霏。这一年录取的三百五十三名进士,在状元孙何率领下,在桥边送别一个中年文士。文士两鬓微霜,从容对孙何说:“替我谢过苏公。行旅之人,没带笔砚。

  • 王禹偁是什么出身?他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

    王禹偁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禹偁出身寒微,祖上世代以农耕为业,但这位贫农出身的孩子却天赋异禀,特别聪明,九岁就能写诗作文。公元983年,王禹偁参加了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不久,宋太宗召他来面试,提拔他为右拾遗。989年,宋太宗面试贡士,又召试王禹偁,面对皇帝出的题

  • 连欧阳修叹服的北宋学士:揭秘王禹偁生平

    连欧阳修叹服的北宋学士:揭秘王禹偁生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流行轻佻浮艳之风的宋初诗坛,王禹偁是力图挣脱这股颓风暮气的诗人之一。王禹偁有一首七律《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连欧阳修都叹服的北宋学士:王禹偁是何人?

    连欧阳修都叹服的北宋学士:王禹偁是何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流行轻佻浮艳之风的宋初诗坛,王禹偁是力图挣脱这股颓风暮气的诗人之一。王禹偁有一首七律《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对王禹偁的评价如何?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

  • 北宋大臣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王禹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

  • 【王禹偁】那些你没有读过的的唯美宋诗 6-8

    #大有学问#今天为大家介绍北宋诗人王禹偁的三首唯美宋诗。唯美宋诗 6中国人大多喜欢竹子,尤其是文人,梅兰竹菊,各有所爱,但是,对竹子的感情似乎更包含了一种深沉的爱,因为,竹子不是花卉,也不是普通的植物,但是它比花有风骨,比寻常植物有气节。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文人王禹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

  • 江南名士丨王禹偁——白居易在大宋的超级粉丝

    原作者:陈谷子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苏州历任的地方长官中,出过不少风流人物。南宋的范成大写《吴郡志·牧守》“吴郡地重,旧矣,守郡者非名人不敢当。”白居易年少时,旅行至苏杭二郡,仰慕于韦应物和房孺复两位州牧的才高位尊,放言“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后来出任苏州刺史时,他把这件事写进了《吴郡

  • 王禹偁一首意味深长的七律,旷达洒脱,写出逆境时该有的人生态度

    写在前面: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因为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王禹偁(cheng)遭到宰相的谗谤,再一次被贬出京城。这是他接连八年里的第三次遭贬,也是其短暂人间里的最后一次,两年后,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名臣不幸病逝于蕲州任上。“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守正道,问心

  • 古茶诗解析:王禹偁《龙凤茶》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茶诗/王禹偁其人/创作背景/龙凤茶/原诗及注释中国诗歌与茶诗诗歌在中国已绵延数千年。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和高山仰止的

  • 王禹偁:北宋著名直臣、诗人、散文家,敢于直谏遭贬谪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

  • 王禹偁:一位直言不讳的宋代文学巨匠,屡受贬谪而不屈

    以前学《中国文学史》,当翻到宋代时,开篇总写的是这王禹偁,诗有《村行》,词有《点绛唇》,记有《小竹楼》,传有《唐妪传》,集有《小畜集》,可以说是宋初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记得当年一个人呆在川北大山中过清明节时,虽然知道杜牧那最著名的"雨纷纷",但口中吟诵地却是王禹偁的《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

  • 王禹偁到底有多聪明 他的学识有多高

    做人不能太聪明,尤其是在官场。王禹偁,北宋人,出身寒微,祖上世代都是农民,但是这位寒门的孩子却天资异禀,特别聪明,九岁就能写诗作文。宰相毕士安当年做过济州的从事,也就是王禹偁的家乡,听说有个如此聪明的孩子赶紧召来一见,当场让他做一首《磨诗》,王禹偁张口就来“但存心里正,无限眼下愁。若人轻着力,便是转

  • 王禹偁在政治及文学上的主张是什么 他的词和诗歌提倡哪些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政治主张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乃作《三黜赋》,申明“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