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唆鲁合贴尼做了什么事?让托雷家重新夺回蒙古霸权

唆鲁合贴尼做了什么事?让托雷家重新夺回蒙古霸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42 更新时间:2023/12/23 2:20:09

因为《射雕英雄传》,我们对郭靖的安达拖雷兄弟并不陌生,他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第四个儿子,华筝公主的哥哥,在《射雕英雄传》里,他孝顺父母,疼爱妹妹,维护兄弟郭靖,还是个帅哥。

孛儿贴为成吉思汗生下了四个嫡子,蒙古习俗,最小的儿子继承家产,所以托雷是既定接班人,他也因为自己的胆略才干获得了成吉思汗的欣赏和认可,担任监国。

但是,最后成吉思汗出于种种考虑,却把帝位传给了嫡三子窝阔台,财产大部分给了拖雷。

为了尊重父亲的遗愿,在拖雷的主导下,窝阔台登上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宝座,这时距离成吉思汗去世已经两年。

这样的情形埋下了祸根,虽然拖雷尽心尽力辅佐窝阔台,但是窝阔台对拖雷却是满心忌惮,难以真心信任。

蒙古的策略是利用金宋之间的“靖康”死仇,与宋结盟,先灭金,再灭宋。

灭金之后,窝阔台病重,随军巫师说:蒙古军队灭金之时杀戳太过,触怒了金国土地上的鬼神,除非大汗死掉,或者与大汗地位相比拟的皇族死掉,才能平息他们的怒火。

不得不怀疑,这是窝阔台针对托雷的一个阴谋,拖雷没办法,只好主动站出来代死,窝阔台答应照料拖雷留下的孤儿寡妇。

托雷的妻室不止一个,其中唆鲁合贴尼是拖雷诸妻中年纪最长、最早嫁给拖雷、也最受宠的,她是成吉思汗义父王罕之弟扎合干不的女儿,王罕的克烈部被成吉思汗灭掉,扎合干不也被杀,但是成吉思汗没有杀唆鲁合贴尼,反而把她嫁给了自己最疼爱的幼子托雷,相当于是义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这辈分够乱得。

唆鲁合贴尼为托雷生下了四个儿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所以她是四帝之母:蒙哥是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开创元朝,旭烈兀为伊利汗国(波斯)皇帝,阿里不哥则曾经与忽必烈争夺帝位并一度占上风,称蒙古帝国大汗(皇帝)近四年,后来被撤职了。

四个儿子都当了皇帝,按照遗传学的说法,孩子的智商主要来自于母亲,所以可以判断唆鲁合贴尼该有多聪明、睿智和能干。

这样的一个女人,怎么可能轻易相信托雷之死是为了平息金国鬼神们的怒火:

大宋被金国杀的人还少吗?怎么没见金国皇帝或皇族自尽?

蒙古帝国这些年杀的人更多,怎么以前没见有鬼神来讨个说法?

虽然满腹疑窦,但是形势比人强,唆鲁合贴尼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那就是保护好自己的一家人,所以她什么都没说,并约束自己家的人,不要多说什么,不要和窝阔台大汗作对,这种隐忍并不能消弭窝阔台的疑心。

窝阔台决定擒贼先擒王,既然唆鲁合贴尼是托雷一家的主心骨,那就拿她开刀,一来拆散托雷家,二来夺取托雷家的财富和兵权,所以窝阔台颁下诏书,要求唆鲁合贴尼改嫁给自己的长子贵由,婶母嫁给侄子,又是乱了辈分的事情。

唆鲁合贴尼接到诏书的瞬间就明白了窝阔台的险恶用心,她一不哭二部闹,非常镇定从容地说:好,大汗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但是我要先把拖雷的儿女抚养到成年,这事我发过誓的,不能背誓。

窝阔台无话可说,只好作罢,再寻别的由头,不断挑衅托雷家族,每一次唆鲁合贴尼都不动声色,一再隐忍,并且劝告家人和部属也忍耐。

同时,唆鲁合贴尼加强了与其他皇族的关系,例如和成吉思汗的长子、已经去世了的大哥术赤家族。

就这样,在窝阔台的眼皮子底下,唆鲁合贴尼带领着托雷家族辛苦存活,尽可能地保全实力,拖雷诸子统兵四出征战,军事实力越来越雄厚。

窝阔台去世后,他的六皇后、长子贵由的生母、乃马真企图篡改窝阔台的遗愿,致使蒙古帝国的汗国虚悬了五年之久。

汗位空虚,人心浮动,蒙古帝国乱成了一锅粥,都想要得到汗位,互相打来打去,唆鲁合贴尼一直死死约束住托雷家族,不蹚浑水,不凑热闹,该干什么干什么,同时她带领托雷家族,公开支持贵由。

终于登上了帝位的贵由投桃报李,厚待托雷家族,唆鲁合贴尼和她统率下的拖雷家族越来越实力强劲。

三年后,贵由离奇猝死,这是元朝历史上又一谜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唆鲁合贴尼可能做了点什么。

贵由的寡妇、大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临朝执政,唆鲁合贴尼第一个站出来对她表示了亲切友好的慰问和热泪的支持,但是这位皇后很显然没有政治头脑,蒙古帝国再一次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术赤之子拔都,作为成吉思汗的长房当家人,邀请皇族各位宗王开会,选举新汗,宗室们都亲自或者派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唆鲁合贴尼第一时间派出了蒙哥赴会,拔都通过这件事情看出了唆鲁合贴尼和蒙哥对自己的尊重。

会议中,拔都主动提出要议立拖雷长子蒙哥为新汗,其他人还好说,窝阔台家族自然是极力反对,但是唆鲁合贴尼与蒙哥的实力今时不同往日,反对无效,蒙哥正式登基称汗,同时追封父亲拖雷为英武皇帝,庙号睿宗。

窝阔台家族很郁闷,他们却没有一个唆鲁合贴尼来教他们隐忍,于是,头脑一热,贵由的儿子脑忽联同窝阔台的另两个孙子忽秃黑、失烈门密谋造反了。反就反吧,还不知道保密,还没起兵就泄漏消息了,被蒙哥趁机将反对自己登基的所有人都逮起来了。

审讯由唆鲁合贴尼亲自主持,包括海迷失皇后在内的所有人都很快屈打成招,并被判处了死刑,窝阔台家族几乎覆灭,就剩下几个年幼的依附托雷家族活着。

整整十七年,自托雷死后,唆鲁合贴尼在沉默中,殚精竭虑、运筹帷幄、步步惊心也步步为营地保全着托雷家族,还带领着他们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这个女人,才是元朝真正意义上的开朝帝王。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唆鲁合贴尼在蒙哥登基的次年去世了,后来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正式建立元王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将一个殖民帝国带入中原封建王朝时代。

标签: 唆鲁合贴尼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之母唆鲁合贴尼:生过四位皇帝的女强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忽必烈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网络配图这位

  • 拖雷的妻子是谁?成为四帝之母的唆鲁合贴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拖雷,妻子,元代

    导读: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这位母

  • 元好问《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元好问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

  • 元好问《摸鱼儿 雁丘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摸鱼儿 雁丘词,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

  • 元好问是哪个时期的?元好问的诗词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好问,文学家,诗词,元朝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问的祖先相传

  • 解密:史上第一位外籍太监朴不花为何会进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监,外籍,朴不花,

    朴不花(也叫王不花)是来自高丽的一个宦官;而且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国籍宦官;怎么会跑到中国当了宦官呢?最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自阉入宫?想学东方不败练武功?不是的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皇后奇氏,是个朴不花的同乡,他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高丽国是属国,什么都是宗主国的,这里自然就包括美女了。奇

  • 中国历史上首名外国太监:高丽人朴不花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太监

    中国历史上首名外国太监是谁?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籍太监:高丽人朴不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朴不花,太监,高丽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元代时期,中国有过一位外国籍的太监,而且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籍的太监,名叫朴不花,他是高丽人,生于元朝文宗时期。朴不花7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净了身,于是便被送到元朝的皇城内做了一名专门斟茶倒水、扫地擦桌子的小杂务。与他同时进宫的还有一位名叫奇洛的小姑娘。在宫中苦熬的日

  • 张弘范与吴三桂 张弘范一生忠诚为何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弘范

    在历史上,经常会有人将张弘范与吴三桂放在一起,而之所以会将两个甚至连都朝代完全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则大部分是因为张弘范与吴三桂二人所做的事情。吴三桂图片张弘范生于一二三八年,字仲畴,其父亲为张柔。张弘范自小深受父亲兄长与师傅的影响,所以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张弘范能征善战,深受忽必烈的器重,曾经在与南宋的

  • 张弘范是谁?张弘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弘范,宋朝

    张弘范,是元代名将张柔第九子。张柔(1190—1268年),字德刚,河北定兴河内里人,是元朝历史初期;即蒙古国时期,中原地方武装中有名的军阀头目之一。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接着金都南迁,从中都(今北京)迁到汴梁(今河南开封),以避蒙古之军锋。张柔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