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对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上对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评价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3/12/23 6:05:24

实甫的名字是德信,应该是王德信,字是实甫,今天人们说到名字都是一个,在古代名和字是两个意思,古人一般都有名和字,并且名和字意义相似,或者说字是名字的解释,名与字相互呼应。德信和实甫其实就是古代人名和字的典范,王实甫的名与字也是相互呼应,互为释义的,下面解释一下,王实甫的名和字到底怎么回事。

王实甫画像

王实甫的名是德信,品德高尚,德行非常不错,让人们信得过的意思,而实甫,“实”是诚实,不欺骗人的意思,与其名字意思相近,“甫”这个字是在古代男子的名字下加的美称,又可以当做“父”来讲,可以看做是一个助词,没有实际的意义。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寄托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期望,有的人期望有才华,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名望,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财富,可以富甲一方,而王实甫的父母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德行。因为从王实甫的名和字来看,都是对一个人品德的期许,王实甫的名和字表达了王实甫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品德方面可以超越很多人,成为一代的德行大家的的期许,他们肯定觉得一个人的德行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根本的,是成就一番伟业的基石。实际上王实甫却没有能够如父母所愿,因为在古代那个时候勾栏场所是与妓院平起平坐的地方,王实甫却一头扎进去,再也拔不出来,在那个时代这肯定不是父母所期许的,虽然从今天来看王实甫的行为值得称道,但是在那个封建年代却是下九流,我想王实甫是“辜负”了父母的期待的。

对王实甫的评价

王实甫是元代的著名剧作家,称得上是与当时的剧作家关汉卿齐名,王实甫的剧作流传下来的不是很多,但是艺术成就却是非常高的,一部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足以奠定王实甫在剧作方面的地位,对王实甫的评价是如何的呢?首先王实甫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再者王实甫是一位反封建礼教的斗士,同时王实甫还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

王实甫画像

对王实甫的评价一:王实甫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我想这一评价恐怕是任何人都不会反对的,王实甫流传至今的剧作有十三种,这十三种剧作都堪称是精品,特别是一部《西厢记》更是广为传唱,甚至是被翻译成为了多国字在世界上传唱,至今在国内《西厢记》被多个剧种所演绎,可见其旺盛的生命力。

对王实甫的评价二:王实甫是一位反封建礼教的斗士,从王实甫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男女对真挚的爱情的追求,对禁锢人的封建礼教的反抗和鞭挞,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热情的讴歌了青年人真挚的爱情,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的红娘形象,堪称是反封建礼教的一部绝世之作。

对王实甫的评价三:王实甫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是一位追求生命的快乐的人,王实甫曾经从县官入仕,逐渐的升迁到了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省级高官,这样一个官职是非常难得的,之所以能做上这样一个官职我想王实甫是有自己的长处的,绝对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但是后来却因为“与台臣议不合,40岁即弃官不复仕。”展示出了至情至性的品质。

王实甫怎么死的

王实甫,名德信,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西厢记》的作者,堪称是一代文学大家,与关汉卿齐名,王实甫最初曾经在朝廷为官,后来却辞官不做,一头扎进了当时处于下九流的勾栏场所,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大剧作家,关于王实甫怎么死的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王实甫很可能是寿终正寝的。

王实甫画像

说到王实甫是怎么死的,不能不说王实甫的个人经历,王实甫是一位剧作家,在现代来看这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是在元朝那个封建年代剧作家实际上与妓院的地位是一样的,很多人都将做官当做读书人的出路,没有人愿意投身到勾栏场所,而王实甫却是一个例外,王实甫曾经是一个小县吏,后来因为有能力有才华,所以被提拔成为了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省级高官,但是年仅四十岁的王实甫辞官不做,投身到自己喜欢的勾栏戏院之中,乐此不疲,让自己的父母和儿子无可奈何。

王实甫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和儿子都是当时的政府高官,王实甫自己也曾经是政府高官,但是王实甫却离经叛道成为了一个剧作家,在当时来讲剧作家的收入是不稳定的,也是微薄的,但是王实甫却乐此不疲,在没有官场争斗,没有利欲熏心的环境中王实甫一直活到了77岁,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年龄了,所以说王实甫应该是寿终正寝。

王实甫和张生的关系

王实甫是元代杂剧作家,当时与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齐名,堪称一代文豪也不为过。历史上对王实甫的记载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却可以从王实甫的作品中看到王实甫的思想,王实甫的喜恶,王实甫最著名的剧作就是《西厢记》,在这部戏中王实甫成功的塑造了张生这样一个人,有人说其实张生就是王实甫的写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实甫画像

王实甫和张生的关系分析一:张生与王实甫同样是文人出身,张生在《西厢记》中以一个文弱书生的形象出现,而不是一个强大的武将,这是与王实甫的身份相关的,王实甫也是一位文人,相同的身份使得王实甫写作起来更加的能够得心应手,其实纵观很多作家的写作过程,其作品中大都是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更是融进了自己的喜恶,所以作家笔下的人物多多少少都会有作家自己的影子,所以可以说张生的身上有王实甫的影子。

王实甫和张生的关系分析二:从王实甫与张生的个人经历来看,史料记载,王实甫曾经从县令做起一直做到了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官职了,这样一个高官却因为与当时的某个官员不和而辞职回家,可见其对于仕途并不是非常热衷的,相比于自己的个人情感,王实甫的取是宁愿尊重自己的感情,这与张生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在《西厢记》中张生也是一位对仕途并没有多大热情的年轻人,张生在赴京赶考的途中遇到了崔莺莺,于是就在崔莺莺的身边耽搁了下来,可见其对仕途的热衷也是远远逊色于自己的感情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王实甫与张生的关系,张生身上有王实甫的影子,王实甫身上也有张生的品质。

标签: 王实甫

更多文章

  • 王实甫简介 元朝时期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实甫,元朝,杂曲家

    王实甫,名德信,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

  • 范文虎:历史上著名的常败将军,坑死过十几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范文虎,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范文虎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范文虎,祖籍山东省 ,南宋军队殿前副都指挥使。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元将阿术率军长驱直下,围攻重镇襄阳、樊城三年,贾似道一直封锁消息,并将泄密者诛杀。六年,南宋以李庭芝督军援襄、樊,范文虎不受李庭芝节制,贾似道竟命范文虎从

  • 南宋降将范文虎的生平简介,范文虎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南宋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元将阿术率军长驱直下,围攻重镇襄阳、樊城三年,贾似道一直封锁消息,并将泄密者诛杀。六年,南宋以李庭芝督军援襄、樊,范文虎不受李庭芝节制,贾似道竟命范文虎从中牵制李庭芝。八年三月,樊城外城被元军攻破,宋军只好退守内城。贾似道遗范文虎前往,文虎“日携美妾,走马击球军中为乐”

  • 南宋窝囊废将军范文虎:祸害两个朝代的长腿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范文虎,南宋,忽必烈,

    范文虎,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一代权相贾似道的乘龙快婿。南宋的军事实力向来不强,末年更是缺兵少将,有的没本事,有的没品行,但既没本事又没品行的,范文虎将军当之无愧。1269年,襄樊争取战,范文虎率南宋主力水军驰援襄樊,水陆部队列阵几十里,气势十足。不过,蒙古人的“回回炮”(又名西域炮)一响,范文虎就果

  • 唆鲁合贴尼做了什么事?让托雷家重新夺回蒙古霸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唆鲁合贴尼

    因为《射雕英雄传》,我们对郭靖的安达拖雷兄弟并不陌生,他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第四个儿子,华筝公主的哥哥,在《射雕英雄传》里,他孝顺父母,疼爱妹妹,维护兄弟郭靖,还是个帅哥。孛儿贴为成吉思汗生下了四个嫡子,蒙古习俗,最小的儿子继承家产,所以托雷是既定接班人,他也因为自己的胆略才干获得了成吉思汗的欣赏和认

  • 忽必烈之母唆鲁合贴尼:生过四位皇帝的女强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忽必烈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网络配图这位

  • 拖雷的妻子是谁?成为四帝之母的唆鲁合贴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拖雷,妻子,元代

    导读: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这位母

  • 元好问《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元好问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

  • 元好问《摸鱼儿 雁丘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摸鱼儿 雁丘词,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

  • 元好问是哪个时期的?元好问的诗词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好问,文学家,诗词,元朝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问的祖先相传